| ||
| ||
| ||
| ||
|
10月8日,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内,“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开启。这是2021年下半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系列测试赛和测试活动的首场赛事,也是国家速滑馆迎来的首个国际比赛。
与4月进行测试活动时相比,如今的国家速滑馆各项设施更为完善,奥运氛围更浓。
比赛
荷兰选手夺首金 对“冰丝带”赞不绝口
此次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上,来自中国、韩国、荷兰的运动员在三天内,要进行12个小项的比拼。在北京冬奥会上,速度滑冰共设有14个小项,此次测试赛除了没有男子10000米和女子5000米两个长距离项目外,包括了男、女500米,男、女1000米,男、女1500米,男子5000米,女子3000米,男、女团体追逐,男、女集体出发共12个奥运项目。
10月8日下午3时30分,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正式拉开帷幕。进行的首个项目是女子3000米,三个国家代表队共有4名选手参赛,所有参赛队员都是00后。中国队派出小将杨滨瑜,她曾获得2020年洛桑冬青奥会女子集体出发冠军和女子1500米铜牌。杨滨瑜以4分25秒61获得亚军,荷兰选手克莱伊维尔德以4分25秒32获得冠军。韩国选手朴彩源获得季军。
“这个场馆非常漂亮,能来这里参赛非常荣幸,今天得到了非常愉快的比赛体验。”荷兰选手克莱伊维尔德对“冰丝带”赞不绝口。
“这是一个华丽、漂亮的冰场,体验感很好,冰面的质量也很好,各方面设施非常完善,非常荣幸能够在国家速滑馆参加比赛。”杨滨瑜说。
保障
场馆设“闭环内”“闭环外”两个圈
与4月进行测试活动时相比,如今的国家速滑馆各项设施更为完善。东侧看台新增了大面积的蓝色带桌媒体席,赛时将为媒体记者提供工作便利。新增的贵宾区座椅设计了与座椅同色的杯架,场馆内各区域座椅的材质、色系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
测试赛期间,馆内、馆外各开设了一个奥运特许商品销售点,销售除贵金属之外的各个门类奥运特许商品。特别是涉及“冰丝带”场馆、速度滑冰项目的商品是最齐全的。中国邮政也设立了服务点,销售冬奥相关邮品,并安排了盖邮戳、邮寄等服务项目。
此次公开赛,“冰丝带”严格遵照首都联防联控机制,将场馆根据不同风险等级的客户群的空间及流线,分设“闭环内”“闭环外”两个圈层。
记者通过媒体中心后,在进入比赛区域看台位置前,被要求佩戴上了N95口罩。
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主任武晓南介绍,比赛期间,“冰丝带”制定了完善的防疫方案及防疫手册,做到疫情防控“一馆一策”,确保实现分区不重叠、流线不交叉、边界须严管、人员不跨区。
这次测试赛的采访环节采用视频云采访的方式。参赛运动员和记者完全分隔开,通过摄像头、传声筒、显示屏来实现实时交流。
目标
运行就绪 按奥运标准“测试交付”
武晓南介绍,本次测试赛和今年4月的测试活动,在办赛目标上是不一样的。如二氧化碳跨零界制冷系统,今年4月的测试目标是设备设施的初次检验,本次国际测试赛的目标就是运行就绪、测试交付了。
同时,比赛的组织也要按照奥运会的比赛标准进行。参赛队伍的训练、比赛都是按照奥运会的实际来模拟、演练。武晓南说,特别希望在平原冰场上看到运动员创造纪录。他表示,通过测试赛进一步提升、做好准备,希望在明年冬奥会比赛的时候实现这个目标。
这次有外国运动员来华,包括国际单项组织的代表,国际的裁判员和官员,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来说,对场馆团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和考验,“在各方面工作中围绕不同进馆人员都有相应的细化,比4月份都更加完善。”武晓南说。
新京报首席记者 吴为
B04-B05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陶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