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0:北京新闻

社区舞蹈队跳进广场舞决赛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9月17日,马家堡街道戏曲文化中心小剧场外,在一场舞蹈活动中,建功南里社区艺友舞蹈队的队员在剧场外排练。
9月14日,白纸坊街道市民中心,魏静然(左)和队员们商讨舞蹈效果。
9月14日,白纸坊街道市民中心,一名新加入舞蹈队的队员(右)在老队员的指导下练习动作。
9月14日,白纸坊街道市民中心,舞蹈队员们做热身准备。
9月17日,马家堡街道戏曲文化中心小剧场,各舞蹈队的舞友们兴奋地打着招呼。
9月17日,马家堡街道戏曲文化中心小剧场,杨阿姨帮助其他队员整理演出服装。

  在北京,广场舞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基础。据统计,北京有数千支广场舞团队,长期活动的广场舞人群超过15万人,其中退休人员占很大比重。自2002年至今,在由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创办的“舞动北京——群众舞蹈大赛”的推动下,北京的广场舞持续火热,深得市民喜爱。

  “心里惦记,就会早起。”杨阿姨起床时还不到6点。洗漱、早餐,给自己认真地化上淡妆。再从衣柜里选了一件黑色的带豹纹领口的针织衫,配黑色紫边百褶短裙和黑色弹力裤。7点半,杨阿姨披上蓝花长风衣,穿上白色平底软皮鞋出门了。9月14日的北京清晨已有丝丝凉意,杨阿姨加快脚步走向公交车站,一个多小时,她从新宫来到了白纸坊街道市民中心三层的活动室。

  76岁的杨阿姨是北京西城区白纸坊街道建功南里社区艺友舞蹈队的队员,是白纸坊街道的老居民,两年前她搬家至新宫后,仍然坚持参加建功南里社区艺友舞蹈队的活动。9月14日正是舞蹈队活动的日子。

  杨阿姨来到白纸坊街道市民中心的时候还未到9点,中心里已经到了一大半的舞蹈队队员,魏静然正招呼大家进入活动室活动。

  魏静然是舞蹈队的创始人,10年前,有着文艺工作经验的她,在社区的号召下,组织社区里其他喜欢文艺的退休居民成立了建功南里社区艺友舞蹈队。目前舞蹈队共有33人,年纪最大的76岁,最小的55岁。

  在大家看来,今年59岁的魏静然是一个认真且充满活力的人,舞蹈队大多数事务都由魏静然负责,入队报名,联系场地,组织表演,节目排选……除了舞蹈队,她还负责社区合唱团、器乐团的日常事务。

  舞蹈队一周活动三次,队员们都很喜欢这样相聚的时光,跳跳舞,唠唠家常。杨阿姨喜欢带上家里的小点心分享给大家,加入舞蹈队5年多,她和许多队员成了要好的朋友,大家除了跳舞时相聚,平常的空闲时间里也会三三两两约出来聊天吃饭,为退休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

  参加了舞蹈队,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充实,社区、街道、区里的各种活动、会议上,建功南里社区艺友舞蹈队都是被邀请表演的常客,有时甚至需要“赶场子”,舞蹈受到观众的喜爱,舞蹈队的技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玩就玩出点名堂。”魏静然觉得既然跳舞,就要在艺术造诣上有所追求,她梦想带出一支让人刮目相看的舞蹈队。为此,她会研究各种团队舞蹈,和团队里几个骨干改进创作出适合舞蹈队退休人员年龄特点的舞蹈,为了舞蹈的新颖,动作的舒展,每个舞蹈都会在队员们的练习中打磨更新出数个版本。

  魏静然觉得让舞蹈队多上台表演,多参加比赛,可以更好地提高队员的个人能力和心理素质,“台下练十次,不如上台演一次”。

  舞蹈队也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成绩,“区里比赛没出过前三”,最让魏静然觉得骄傲的是一次全国的社区舞蹈大赛,400多支队伍,建功南里社区艺友舞蹈队取得了银奖。在今年举行的第十六届“舞动北京——群众舞蹈大赛”上,建功南里社区艺友舞蹈队在西城区的区赛上胜出,将代表西城区参加市里的最终比赛。

  杨阿姨有时也感叹随着年龄增长,四肢不如以前灵活,但她坚持参加每次的排练,认真地重复每一个舞蹈动作。她特别享受站上舞台的快乐,仿佛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光,在少年宫的舞台上,在宣传队的演出中,她在C位,享受着观众的鼓掌。

  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摄影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