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访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0:访谈

古迹保护专家燕海鸣:

北京中轴线讲述了“中国人对于空间的理解”

2021年11月08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燕海鸣。受访者供图

  北京中轴线遗产目前保护情况如何?其希望给外界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申遗成功后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秘书处主任燕海鸣。

  他指出,北京中轴线是一套完整的故事体系。通过中轴线,能够了解中国人如何通过规划布局来表达对政治理念、文化象征和生活空间的认识。同时,申遗本身也是很好的宣传过程,申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北京中轴线注重整体保护

  新京报:当前,北京中轴线遗产总体上的保护情况如何?

  燕海鸣:据我了解,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其实是经历了一个过程,总体上是越来越好的。20世纪后半叶,我们的重点放在经济和城市发展上,北京中轴线沿线的一些风貌、历史古迹,确实面临着一些保护的压力。

  这些年,尤其是十八大之后,国家越来越注重城市发展和文化保护之间的平衡。对一些曾认为不太和谐、属于违建的建筑,伴随着申遗的总体进程,开展了很多有力度的工作,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都解决了。

  新京报:北京中轴线建筑群整体作为一个文化遗产,跟其他单个点位的文化遗产相比,有何独特价值?

  燕海鸣:单个点位的文化遗产,比如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故宫和天坛,它们是某一特定时期皇权的象征,代表的是某一特殊的群体,当然价值也非常高。但北京中轴线是一个整体,它跳出了某一个特定的群体,指向整个中华民族,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在北京建都的过程中,秉持一种独特的价值观念体系。

  对于单个点位的文化遗产来说,一些不那么重要的元素构成遭到破坏,影响可能比较小,因为它们最重要的是某些元素,只要保护好就行了。而北京中轴线作为一个整体,跨度很大,必须要通过所有的元素构成才能支撑起它的价值。一旦某个元素遭到破坏,整个故事链可能就断了。

  申报与保护并重 整体“打包”以应对名额限制

  新京报:泉州以“系列遗产”的方式将22处遗产点整体“打包”并于今年申遗成功。北京中轴线申遗项目同样由要素众多的古建筑群构成,它跟“系列遗产”有何区别?

  燕海鸣:“系列遗产”这个概念是指“由多个区划不连续的遗产构成组合起来的完整遗产项目”。泉州叫“系列遗产”,因为它的二十二处遗产点各有自己的遗产区和缓冲区,区划是不连续的。二十二处遗产点组合起来,共同建构起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泉州作为一个重要的商贸集散地的价值。

  北京中轴线不是“系列遗产”,因为中轴线的遗产区和缓冲区是连续的,区内的很多古建筑、道路和景观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遗产。虽然中轴线贯穿北京城的南北,但所有的遗产构成要素是通过一套区划给框进去的。

  当前,在世界遗产申报过程中,对讲故事的要求越来越高,看重遗产价值的提炼和发掘,看是否具备超越国界的普世价值。这也是很多遗产要反复提交两三遍文本才能过关的原因。

  北京中轴线和泉州“系列遗产”虽然都是作为历史古城进行申遗的,但泉州的很多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在申报的过程中,重新去整理、发掘、建构和拔高。

  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大家对北京中轴线的认知度一直很高,这个故事本身就是完整的,我们不需要再重新去建构一套关于中轴线的叙事,而是要通过更扎实的工作,把这套已经成型的故事再拔高一下。

  新京报:近些年来,中国的申遗工作有哪些变化?

  燕海鸣:首先是总体理念和方法的变化。从前些年的“只重申报不重保护”,变为“申报和保护并重”。原来是先申报,申报之后再谈后续的管理和保护工作,现在是申报之前就把该做的工作做好。

  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是,世界遗产每年每个国家只能申报一项,而且像我们国家有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之分,都是两年申报一项,所以在培育储备项目或预备项目的过程中,更加侧重于像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江南水乡古镇的申遗等系列遗产,或者具备整体、综合价值的遗产。在名额有限的前提下,进行一些打包的尝试。不光是中国,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应对名额限制的一种尝试。

  新京报:在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过程中,如何平衡与当地居民的关系?

  燕海鸣:世界遗产在申报过程中,越来越关注申报遗产的行为本身,是否能给当地百姓带来好处。比如有的遗产申报完之后,对当地百姓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这就违背了世界遗产申报和保护的初衷。

  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也是如此。

  据我了解,生活在北京胡同里的居民,和居住在现代楼房里的居民相比,生活条件是比较差的。我家曾住在天坛南里一个两层高的筒子楼里,做饭都没有自己的厨房,也没有自己的厕所,冬天还非常冷。中轴线申遗,也是给这些百姓一个改善生活条件的机会。

  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根本利益,提供合理合法的补偿也好,或者更多的选择也好,既能保护中轴线整体风貌,又能兼顾到这些生活其中的居民的实际利益。当然,在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申遗本身是很好的宣传过程

  新京报:北京中轴线申遗项目希望给外界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燕海鸣:北京中轴线要讲的故事,其实很有意思。

  日常生活中,关于政治、文化、社会、经济这些元素,每一个个体所接触和经历到的都是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但北京中轴线实际上是一套完整的故事体系。

  从皇家的宫殿、祭祀空间,到城市中的水利系统、商贸活动,再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些从上到下的政治、文化和生活元素,都可以通过中轴线这样一个完整的遗产体系呈现出来。皇家的生活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故事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套故事体系是通过有序的都城规划布局来表达的。

  通过中轴线,我们能够了解中国人是如何认识空间的,如何通过规划布局来表达对政治理念、文化象征和生活空间的认识,或者说体现了中国人对于政治、生活世界的价值观。

  新京报: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后,会给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整个社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燕海鸣:申遗成功不是目的,申遗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其实在申遗过程中,就已经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比如通过申遗,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国古代城市杰出的规划理念,得以从整体上去认识这些遗产点的价值。申遗本身也是很好的宣传过程,能够提升整个社会在知识和历史层面的认知。

  不过,中轴线申遗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面临一些挑战。如果申遗成功,意味着这些挑战我们都能克服,将给整个文化遗产保护行业带来极大信心,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化自信。

  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