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访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1:访谈

“北京中轴线”数字展策展人

数字技术如何助力中轴线申遗?

2021年11月08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北京中轴线”数字展截图。受访者供图
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
“北京中轴线”数字展策展人贺艳
受访者供图

  10月28日下午,由国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对话会闭幕。闭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宣布,“北京中轴线”数字展即将发布,观众将可线上“游览”北京中轴线上7.8公里长的老城景观。

  据了解,即将上线的“北京中轴线”数字展由北京市文物局监制,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研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提供技术支持。展览以朱红、瓷白、赤金、靛蓝四色为主基调,汇集了社会各界与北京市文物局合作推出的一系列特色节目和出版物成果。

  北京清城睿现数字科技研究院院长、“北京中轴线”数字展策展人贺艳向记者介绍,数字展策展团队围绕北京中轴线独有的“空间壮美秩序”,利用清华大学专利布展系统的视差滚动技术,将中轴线上的重要遗产模型按真实的空间比例关系分布,搭建起一幅从永定门到钟鼓楼的立体画卷场景。

  新京报记者就“北京中轴线”数字展中采用的数字技术、策展思路,以及数字展如何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等话题对话贺艳。

  

  “全景式的空间视角在线下无法体验”

  新京报:观看数字展,可以收获哪些在线下游览中所没有的体验?

  贺艳:以前大家看到的很多数字展,往往是对线下展览的一个虚拟复制。而我们这个展,线下是没有这么一个展厅空间的,完全是在数字世界里独创的一个展览。

  其次,中轴线在空间上延续了将近8公里,我们在线下探访时,只能看到某一个具体的空间节点。北京中轴线数字展则给予了一个很强的整体性概念。梁思成先生当年把中轴线比喻为一幅中国画的长卷。在数字展厅里,观众通过从左向右的横向浏览,可以完整地从永定门走到钟鼓楼,通过这幅“手卷”横向的徐徐展开,以一种非常传统、非常中国的方式,体验到整条轴线上的空间景观起伏和节奏变化。这样一个全景式的空间视角在线下实体空间中是无法体验的。

  另外,北京中轴线的核心价值在于,它是一个不断变化、不断生长的城市空间。因此我们在前景做了一个半透明的时空照片墙,让前景的照片墙具有历时性,跟遗产建筑有空间和时间上的呼应,通过景别位移让不同时期的照片在建筑模型前交叠出现,形成不同的时空幻像,让观众可以很直观体会到,同一个建筑好像是从时空隧道走过来的。相比在实体空间中观众只能看到某一具体的时间点,数字展可以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发生过的历史性变化以及它充满活力的“生长性”。

  新京报:可以介绍一下北京中轴线数字展中运用的数字技术吗?

  贺艳:首先,中轴线数字展利用了清华大学专利布展系统。它其实就是一个动态交互,来实现不同内容的叠加,将不同时空的数字内容叠合,实现线上线下场景的虚实融合。我们还通过人工智能的计算,在模板后台上传的一些图片,会根据模板本身的位置自动显现在前台。

  展览的后台是一个基于云计算平台的负载平衡和弹性计算技术,结合全站加速及CDN加速实现海量动静态资源调取。它的作用是,可以支持海内外多用户大流量在线观展,它不需要观众提前下载什么,能够提供流畅的观看体验。

  我们所有的展示采用了二维、三维一体化,实际的设计开发是先完成三维模型,再把三维转二维,最后把二维数据通过一些动态交互上传后,去实现三维的视觉。因为二维的数据量比真正三维的数据量要小,用二维数据的支持可以实现快读浏览和快速上架。

  策展时要考虑如何阐释中轴线的核心价值

  新京报:北京中轴线数字展跟实体的中轴线是什么关系,数字展包含了哪些策展创意和理念?

  贺艳:中轴线的核心特点就是7.8公里一贯到底,结合前面说的梁思成先生的描述,我们选择了一镜到底云游整条中轴画卷的方式,对这7.8公里的景观进行了完整的模拟。中轴线上所有的建筑模型之间保持同等缩放比例,同时各遗产点点位也是按照实际的空间距离来放置,给予观众“张弛起伏”的真实空间感,观众在浏览过程中可以非常直观地感知到,建筑物彼此间的大小关系,以及何处是制高点等,从哪到哪其实距离很远等信息。

  把整个中轴线放上去以后,要考虑的是如何阐释它的核心价值。北京中轴线的主要构成是建筑群,是由历史建筑构成的轴线,但它同时也处在整个城市之中,这是它的核心价值之一。因为它是依托于北京老城的,因此我们想传承的是它跟当今共生的这么一个概念。线上展不可能做特别多的内容,展项的选择也是策展里非常重要的一点,包括什么展项能上架、给它多大的面积,都是需要考虑的。

  新京报:这个线上数字展有何特色?

  贺艳:这次数字展策展中最重要的两个考量就是“价值阐释”和“用户体验”。由于网络访问具有“短平快”的使用习惯以及用户对于交互的需求。线下展览大多有一个很逻辑化的叙事,但是网络往往是碎片化、即时化的,网络是从视觉上先抓住人的。与做线下展览相比,我们这次的策展工作可能内容完全相同,但流程上则更为综合,大纲非常简明,每一个点位在做的同时脑子就在构思它的视觉形象,在形成一个视觉的吸引的同时,又要能非常恰当地衔接上再深一个层次的延展交互内容。

  同时,考虑到网络观展是一项非常个人化的体验,用户的偏好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策展时就要做知识和信息分层,呈现在最前端的是最通用的、视觉吸引最强的,然后在各个视觉点上把很多复杂的信息一层层地通过交互热点来提供。因为如果把它们都摊平在屏幕上直接显示,就会过于冗长。信息的分层呈现,可以让观众自己选择浏览的深入度。

  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需要情感上的联系

  新京报:北京正积极推动中轴线的申遗保护工作,数字展如何助力中轴线的传承保护以及申遗工作?

  贺艳:首先,在现在疫情的环境下,外国的观众基本上只能从线上了解相关内容,数字展是一个特别有利于中轴线去做国际推广的方式。数字展制作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对中轴线7.8公里景观的空间模拟,都是围绕着中轴线申遗的核心价值来做的,对核心价值的诠释本身也是申遗工作的一部分。数字展对中轴线的空间模拟和对“中轴线与当下生活共生”的这一元素的强化,有助于让申遗专家能够更好地了解文化遗产的特质。

  另外,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能否让公众了解和理解,申遗工作是否得到了社区的欢迎和民众的支持,是世界遗产申报工作中非常关注的一点。数字展的尾厅关注公众参与,通过“大家谈”板块展现了政府和专家们对于中轴线的评价,并且记录了老百姓积极参与到北京中轴线相关的科普教育、公众活动,留言区内上架的留言贴和留言本照片,来自于“发现北京中轴线”等展览和活动现场,真实体现了公众对中轴线的文化认同和对申遗的祝福。

  新京报:除了制作数字展,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方面还可以有哪些方面的运用?

  贺艳:我们现在身处数字经济的社会,数字展只是运用之一。比如,未来AR扫描可以布置到各个遗产点,可能在整个中轴线的探访路上,随时调用数字展或者数字展中的某些特殊信息。在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方面,不管是数字的测绘还是监测,都可以有大量的应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

  但其实我更想说的是,用数字技术做一些展示和信息的传递,可能跟文化遗产的传承关系更密切。观众在体验和理解文化遗产之后,才能更自发地产生一些情感上的联系,从而自发地传承和保护。

  新京报记者 胡闲鹤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