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中国共产党的“胸怀天下”,是以一种开放的、合作的、共赢的眼光,通过真诚的行动,促进自身与世界的和平发展。
刚刚发布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提出,100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总结为“十个坚持”,是我们党引领中国未来的科学指引。其中,“坚持胸怀天下”这一提法,引发舆论关注。
“胸怀天下”,自古就渗透在中华文明的古老智慧中。古语讲“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中国人眼中的世界,是天下一家的世界,是全体人类和合共生的世界。因此,中国共产党强调“坚持胸怀天下”,是传统中华文明与中华精神的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品格与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一脉相承,构成了强大的生命力与绵延不绝的竞争力。
揆诸党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本就是一个胸怀天下的政党。《共产党宣言》确立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毛泽东说,“所谓天下大事,就是解放、独立、民主、和平友好,人类进步。”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是对中国共产党“天下观”的创新性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产生非凡意义。
出之于言,践之于行。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贯彻于长期的中国实践中。
一方面,一直以来中国在经济增长、减贫脱困、绿色环保上的努力,以及近两年来在疫情防控上的巨大付出,不仅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福利,也为世界的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体现了大国关怀与大国责任。
另一方面,中国通过积极入圈建群,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建繁荣发展的地球村。高质量“一带一路”,为伙伴国家插上发展的翅膀;积极响应联合国维和倡议,派出部队参与维护地区安全稳定;签署《巴黎协定》,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采取有效行动;进博会、服贸会、广交会、消博会等一系列合作平台的搭建,为各国搭乘中国发展快车提供机遇。
天下无外,人类大同。凡此种种,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天下胸怀。从苦难中走来的中国共产党,深知一个国家的发展,不能靠自己单打独斗,也无法独善其身,唯有合作,才能实现世界各国的共赢。“德不孤,必有邻”,胸怀天下苍生,着眼全球利益,中国方能获得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全身心地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力迈进。
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利益格局面临新一轮深度调整,个别国家奉行单边主义、霸权主义,给全球合作带来不小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中国越应该保持定力,坚持世界眼光,秉持天下胸怀,以超越国别的全人类视野,去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坚持胸怀天下”的中国共产党,必将迎来更多尊重,与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所以,中国共产党的“胸怀天下”,绝不是打着算盘的“胸怀天下”,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合作的、共赢的眼光,通过真诚的行动,促进自身与世界的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不仅关乎现在,也关乎未来;不仅关乎中国,也关乎世界。在今天这样一个面临各种挑战与全球性问题的时代,尤其需要中国以兼济天下的宽广胸怀,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中国共产党“坚持胸怀天下”,“天下”也必将共享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