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论
继“985废物”之后,“海归废物”又成最近的热词。起薪太低、工资赚不回学费、找不到理想工作……在某社交平台一个名为“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的小组中,留学生们分享着自己回国后的种种困扰。
近些年,社会对留学身份的确经历了一个祛魅的过程。当留学规模日渐扩大,就业市场逐渐成熟,海归身份不再是“不证自明”的求职敲门砖。现在,用人单位更多是基于自身发展需要,综合评估应聘者的能力进行抉择。
就业市场祛除一味的“海归崇拜”,逐渐回归理性,有利于形成更加科学、公平的人才评价体系。一切凭实力说话,对在国内踏实求学的年轻人来说也更加公平。
海归“贬值”的趋势是一些“留学僧”的焦虑源。其中吐槽最多的,便是“投入产出比”的失衡。对这一现实,学生和家长要做好预期管理,校正过高预期,在理性评估之后再做决定。海归们也要认识到,事业发展中,起点不等于终点,有些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显现的,只要能力出众,闯出一番天地的不在少数,没必要纠结于眼前的入职工资自怨自艾。
另一方面,不少年轻人因收入不高而自嘲为“海归废物”的现象,也反映出他们面临相对窄化、单一评价标准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直接体现在代际之间。很多父母就表示,子女留学后的所思所想让人不能理解。比如,他们放着高薪工作不干,却跑去开咖啡馆、当志愿者、学按摩。
由于大学本身就是年轻人三观渐趋成熟的重要时期,留学生又身处全新的环境,他们对自我的探寻往往会经历较多变化。我在留学时遇到的一些朋友,就常常会分享自己是如何从执着于单一竞争赛道转向更加遵从内心的故事。
事实上,如果不知道孩子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家长就很容易产生一种沟通上的“断裂感”,引发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摒弃以物质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方式,用更加开放、多元的心态接纳孩子的变化。
□任冠青(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