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经济遇上法律》
作者:邱澎生
版本: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年9月
推荐语
邱澎生在本书中探讨的是传统中国商品市场发展程度这一老问题。不过,他通过实证分析苏州与松江棉布加工业、云南铜矿业与重庆航运业等经济组织,并辅以分析其中的债务诉讼,让人看到传统市场发展并不是只有一种刻板的模样,就连在最苛刻、最保守的道德层面,对追求利益、商人积累财富的看法也有所改变,甚至对法律制度也产生了影响。
《探索的历程》
作者:许成钢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7月
推荐语
经济学家许成钢将他过去几十年的部分文章整理成集,以“探索的历程”来为这一段学术路程命名。在这个过程中,他多地辗转,持续反思经济学方法论,也反思制度在现代主流经济学中被遗憾地忽略,并不断重访个人的历史经历、境遇对学术研究的影响。这是流失已久的学术传统。而他对科奈尔(2021年刚逝世)、科斯等经济学大家的回顾文章读来也令人深思。
《置身事内》
作者:兰小欢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8月
推荐语
作为影响最大的一门社会科学学科,经济学如今却经常缺少兼具专业性和易读性的通识出版。本书是2021年少有的一本。兰小欢在综述学界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向读者讲解过去几十年中国地方政府如何参与、推动经济的发展,并得出结论,务实而非意识形态化的经济政策行为是经济成功的关键。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置身事内”的过程得到清晰的呈现。
《高利贷的逻辑》
作者:林展
版本:科学出版社
2021年5月
推荐语
高利贷的“利”在本质上是使用资金的价格,而价格一旦超出借债者的支付能力,就可能通过暴力维持交易。高利贷由此也一直充满着争议。林展从清代刑科题本、民国满铁调查等材料中找出共计一万余起债务命案和借贷交易案例,并探索其中的供求、风险等市场机制,他的量化研究辅以故事案例,提出了高利率交易在民间的真正逻辑及其被忽视的价值。
《理解中国产业政策》
作者:江飞涛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4月
推荐语
产业政策是经济研究中分歧比较大的选题。江飞涛回到发展史中解析中国产业政策的源起、发展与演进,既看到产业政策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发挥的功能,也理解其局限。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过去的产业政策的效果也越来越有限,不良政策效应凸显。他的研究使人在分歧中理解产业政策存在和转型的必要性。
《贫困的终结》
作者:李小云
版本: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4月
推荐语
扶贫是近年来的政策研究和社会发展热点。在国内农村贫困问题的研究领域,李小云是不得不提的一位学者。他本人是研究者,也是参与农村扶贫的实践者,多次进入云南等地的农村展开贫困综合治理实验。本书收录的文章多是具体的扶贫故事,在其中也穿梭着他对贫困形成问题的根源性思考,对消除贫困的过程机制也多有揭示,包括必要的政治和制度条件。
《祥瑞》
作者:张向荣
版本: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8月
推荐语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唐代诗人白居易将王莽与周公并举,以论识人真伪之难。历史上的王莽也曾自比周公,只是周公辅弼成王便退居臣列,而王莽却篡汉建新。传统史家视王莽为诈伪典型,近代历史学者又将其当作变革改制的理想主义者。《祥瑞》跳出传统史家的真伪之论与近代学者的理想主义之说,着眼于西汉末期政制变化,通过对王莽政途的梳理,出入思想史与政治史之间,让这位历史人物得以摘下了身上矛盾重重的标签。
《青年路德》
作者:(美)埃里克·埃里克森
译者:舒跃育 等
版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10月
推荐语
《青年路德》是心理史学的标志性作品,也是埃里克森关于同一性理论的代表之作。心理史学的一大特点便是对历史人物的心灵生活做出切片式的细读。本书聚焦马丁·路德青年时期的同一性危机,并从当时的政治变革、神学斗争等历史行进脉络中挖掘线索,细腻呈现了这位身处绝对信仰时代末期的宗教改革家的精神突围之路。虽然该书的成书时间较早,但它对人类存在问题的叩问、对个体行动勇气的呼唤,在这样一个剧变时代仍具深切意义。
《与时俱进的启蒙》
作者:徐贲
版本:上海三联书店
2021年1月
推荐语
这是一本面向历史的学术作品,作者徐贲对启蒙传统的历史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并对启蒙的社会传播条件、过程,以及对梁启超等中国思想家的影响之类问题提出了比较独到的评述。本书同时如书名所述,也是一本“与时俱进”,面向当下和未来的作品。知识付费、社交媒体带来碎片化的观念与知识,方兴未艾的种种后现代思潮让人们轻视崇高,人文价值受到挑战。作者希望通过历史的追溯重申启蒙在当下的价值、意义。
《职场妈妈不下班》
作者:(美)阿莉·霍克希尔德
译者:肖索未 等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1年9月
推荐语
对于职场女性来说,婚姻生活的艰难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照料有关。社会学家霍克希尔德在这本书中将其称为“第二轮班”。上世纪80年代,她对50组夫妻进行了历时8年的追踪研究,探索当时美国社会的家庭照料危机,揭示出隐藏在双职工家庭性别分工背后的种种张力。今天,女性仍是这一系统性困境的代价承担者。提升照料劳动的价值、提高男性的家务参与度不仅关乎性别平等议程,也是亟待正视的社会议题。
《逊色》
作者:(英)安吉拉·萨伊尼
译者:李贯峰
版本:重庆大学出版社
2021年4月
推荐语
男性和女性是根本不同的。这似乎是我们习以为常的科学事实。只是,科学真的毫无偏见吗?《逊色》批判性地回顾了科学史中声称对女性刻板印象具有科学依据的热门研究,重新检视与纠正了性别差异理论的诸多偏见。作为一部科普作品,作者借由翔实全面的最新研究数据,直指渗透于科学研究领域中的父权意识形态,并为讨论性别议题开启了全新的视角与方向。
《故国之妖》
作者:盛文强
版本: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1年11月
推荐语
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坊市街巷,魑魅藏焉。古人奇幻的想象,造就出光怪陆离的传说逸闻。它们散落在民间各处,成为乡间众口流传的故事,被文人笔之于书,成为志怪笔记。尽管在今人看来,这些志怪奇谭荒诞不经,但其中蕴含的古老的心灵世界,却直抵今天日复一日的庸常生活。盛文强的《故国之妖》正是这样一本往返于古今虚实之间的志怪手册,借妖界非常奇闻,叙人间日常意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