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韩文秀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11日召开的“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篇章,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成为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也明确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方向和思路。
关注1
“十四五”开局良好
长期向好基本面不会改变
2021年,我国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在韩文秀看来,来之不易的成绩表现在六个方面: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产业链韧性得到提升;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
韩文秀说,现在一些机构和专家学者预测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会增长8%左右,总量超过11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预计超过1.2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所划的高收入国家门槛。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低于1%,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200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的较低水平。“可以说实现了较高增长、较低通胀、较多就业的优化组合。”
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增多,挑战上升。从国内看,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存在缺煤、缺电、缺芯、缺柜、缺工等问题;从国际看,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增强信心。”韩文秀说,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多有利条件,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的人力资源,便利的基础设施,强大的国内市场,澎湃的市场活力,足够的政策空间,特别是有党中央坚强领导,有百年奋斗的智慧经验,“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关注2
“四个必须”
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不断积累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在应对风险挑战的实践中,我们进一步积累了对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居首位。韩文秀说,今年经济工作遇到许多新的重大挑战,关键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步调一致向前进,我们才能够过险滩、闯难关,稳住宏观大局。
“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韩文秀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新时代的发展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必须坚持稳中求进”——韩文秀说,经济运行是一个动态过程,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都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不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不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
“必须加强统筹协调”——韩文秀指出,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系统,要防止顾此失彼。既要防止出现“合成谬误”,避免局部合理政策叠加起来造成负面效应;也要防止“分解谬误”,避免把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更不能层层加码,导致基层难以承受。
关注3
稳字当头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稳’是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为突出的关键词。”韩文秀说,会议消息稿中出现了25个“稳”字,简而言之,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会议提出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七大政策: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结构政策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改革开放政策要激活发展动力;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社会政策要兜住兜牢民生底线。
韩文秀说,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努力实现明年经济平稳开局,向好发展。
在谈到宏观政策时,韩文秀说,明年宏观政策要稳健有效,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稳健”就是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有效”就是要提高政策的针对性、操作性、管用性,抵御经济下行压力,使“六稳”稳得牢,“六保”保得住。
微观主体对宏观经济稳定具有基础性作用,是政策效果的受益者和“阅卷人”。韩文秀表示,微观政策要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比如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力度,实行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还要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有效治理恶意拖欠账款和恶意逃废债等行为,为企业竞相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关注4
立足当下、着眼未来
正确认识和把握五大重点问题
针对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许多新问题,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五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涉及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初级产品供给保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碳达峰碳中和等。
共同富裕的路子怎么走?韩文秀说,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全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要通过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好“蛋糕”,通过合理制度安排切好分好“蛋糕”。发挥好第三次分配作用,要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但不能搞道德绑架式“逼捐”。
会议提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韩文秀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在马列经典著作中没有,苏联搞计划经济也没遇到,是我们党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资本是要逐利的,既要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也要支持和引导资本规范健康发展。“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要资本有序发展。”
如何保障初级产品供给?韩文秀说,初级产品供应要防止因重大缺口演变成“灰犀牛”事件,特别是粮食安全不容闪失,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增强国内资源生产保障能力。
谈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韩文秀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底线思维,继续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抓好风险处置工作,要压实地方、金融监管、行业主管等各方责任,压实企业自救主体责任,推动风险有效化解。
碳达峰碳中和如何推进?韩文秀说,实际工作中出现的“碳冲锋”“运动式减碳”等问题,都不符合党中央的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要充分考虑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基本国情,通盘谋划,先立后破,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五个方面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既是当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又具有前瞻性、战略性、长期性。”韩文秀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6大民生看点
●就业优先
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
“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会议鲜明的观点,传递稳就业积极信号。
这次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稳就业正是题中之义。
会议要求,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
解读
今年1至10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33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今年我国就业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但就业结构性矛盾分化趋势有所加重、重点就业群体就业心态呈现新变化、中小微企业等就业主要创造者仍受到疫情影响,就业形势依然面临一定挑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主任张成刚说。
市场主体承载着数亿人的就业创业。会议强调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
专家表示,这有利于强化对市场主体,特别是广大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助力发挥各种就业形态在就业方面的作用。
●住房需求
坚持“房住不炒” 加强预期引导
会议要求,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解读
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表示:“‘房住不炒’既包括抑制‘炒’,也包括支持‘住’,这个定位有利于夯实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根基。当前形势下,这对于提振市场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具有重要意义。”
倪鹏飞认为,通过发展和利用保障房、长租房、商品房,完善金融、土地、税收等政策措施,有利于满足居民更高质量、更多样化的合理居住需求。
房地产业链条长、产值大,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业内人士表示,会议提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养老保障
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格外重要。会议要求,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解读
据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为老年人提供收入、服务等方面的保障,要求我国加快探索和推进一系列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胡宏伟说。
今年6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补充养老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年金基金规模超过4万亿元。
胡宏伟认为,提升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有利于养老保险制度健康运行、推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
●生育政策
推动新生育政策落地见效
会议要求,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
解读
今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发布,作出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重大决策。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
目前,我国多地已陆续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上海将生育假由30天延长到60天;青海给予男方看护假15天……增设育儿假、延长产假、发放补贴等举措成为亮点。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健表示,优化生育政策的核心在于释放家庭生育意愿,这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协作,提升社会化服务的支撑能力,缓解家庭生育、抚育压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应对好人口老龄化压力。
●共同富裕
做大做好切好分好“蛋糕”
会议认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首先要通过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要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和社会群体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
解读
目前,脱贫攻坚已取得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研究员冯文猛表示,会议强调发挥分配的功能和作用,有助于更好促进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
冯文猛表示,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主要方式,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自觉自愿是慈善事业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则,有助于让更多社会力量怀着使命感参与其中。
●能源供应
保供稳价 倡导绿色低碳
会议认为,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
关于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初级产品供给保障,会议认为,要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在生产领域,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在消费领域,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解读
今年以来,国际市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多种因素导致此前一些地方出现拉闸限电。各级部门采取有力措施保证能源供应特别是民生用能,能源供需紧张形势有所缓解。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高级顾问韩文科表示,确保能源供应特别是民生用能,事关经济平稳运行,关系千家万户的生活。国企是我国煤炭、电力生产的“主力军”,要带头保供稳价。 据新华社
声音
明年财政政策重心将落脚保市场主体、保收入、保就业
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
这一表述,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精准”。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分析认为,强调“精准”主要是考虑到明年的增长形势,明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动能可能继续减缓,稳增长压力进一步加大。
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具体倾向哪些方面?连平认为,明年财政政策的重心有望前移至上半年,更早发力。保市场主体、保收入和保就业将作为积极财政政策跨周期调节的主要落脚点。
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所宏观政策研究室主任冯煦明认为,积极财政明年会体现出三个维度的新内涵。在力度上,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继续保持适度的财政支出强度,对冲私人部门需求下行。
在结构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具体是三个“加强”:加强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加强对“两新一重”建设、技术改造、产能绿化等领域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支出助力供给侧固本培元;加强在教育、文化、体育、养老、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扩大供给,提高品质。
在节奏上,适当前移财政支出节奏,尤其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良性循环 因城施策 房地产业调控转向“稳供给”
此次会议重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并提出“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红塔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房住不炒”的政策定位仍有提及,这说明房地产调控从严的大方向不会发生改变,中国经济转型从长期来看还将坚持逐步“去地产化”的路线。
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分析,与以往相比,此次会议的房地产政策在表述上出现了三处明显变化,视角从“房地产市场”到“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变为“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将保障性住房建设放到了商品房之前。可以看出,当前房地产业的调控已经从“抑需求”转向“稳供给”。
连平也表示,这次对房地产业的政策要求较去年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朝着“稳预期”的方向转变。
此外,李奇霖认为,强调“因城施策”不排除部分房价下行压力较大的城市可以放松房地产调控,但对多数房价上涨压力较大的一线和核心二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预计还将从严,不会有大的变化。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顾志娟 程维妙 黄鑫宇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