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距离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50天,作为各国运动员的“大后方”,冬奥村内餐饮、住宿方面已经做好准备,现在每天要做清洁、检查水电、灯光;北京冬奥村的后厨陈全聪介绍,三个冬奥村的菜单已经确定,根据最新通知,北京冬奥村内将入驻1670人左右的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根据各国不同的饮食习惯,中国餐台、世界餐台、清真餐台、无麸质餐台等已准备就绪。
冬奥村工作人员介绍,如何建立一个奥运村、服务流程是什么,这些问题奥组委下发的文件中都有详细的规定,因此,无论冬季、夏季奥运会,还是哪个国家的奥运会,奥运村及村内服务都有大致相同的服务。此次因为疫情,在住宿、餐饮方面的各个服务流程都要反复揣摩,增加疫情防控措施。
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南部,占地23.6公顷,由总建筑面积38.66万平方米的20栋公寓楼、1个运行区和1个广场区组成。冬奥会期间将启用18栋公寓楼,预计接待来自5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冰球、冰壶、花样滑冰、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单板滑雪(大跳台)7个项目的1670名冬奥运动员及随队官员。
近日,记者来到了北京的冬奥村,了解了50天后运动员们的餐宿如何得到保障。
探访1 超级居民服务中心
运动员进村“第一站”
提供问询、投诉处理等服务
入驻冬奥村的第一件事,是要来到超级居民服务中心注册、领取房间钥匙。超级居民服务中心是住宿区的中枢,24小时运行,可提供问询、意见征集、投诉处理、失物招领等服务。服务中心二层是公共区域,有洗衣、开会、按摩、医疗等服务设施,使用前需要预约。
北京冬奥村内超级居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孙军介绍,赛时运动员来了北京之后,所有的代表团都要先在这里取房间钥匙、注册,然后才能进村、进房间,“这个地方是所有运动员进冬奥村的第一站,类似酒店前台一样。”
孙军介绍,超级居民服务中心可以提供问询、意见征集、投诉处理、失物招领等服务,“像钥匙丢了开不了门、问路等问题,我们都可以解决。之前一场测试赛,就有很多人来我们这问餐厅怎么走。所以我们需要提前做很多功课,要知道园区里都有哪些设施,这样别人问了问题才能回答上来。”
服务中心二楼是公共区域,有自助洗衣房、会议室、医疗室、按摩室等功能区,在服务中心预订后可免费使用。“二楼还有健身中心、娱乐中心、多信仰中心,多信仰中心是给代表团做宗教仪式用的,这是奥组委指定的冬奥村内必须有的场所,也是历届奥运会的传统。但是这个不对个人开放,只对团队预约开放。”孙军介绍。
住宿区是整个冬奥村的核心区域,而超级居民服务中心则是住宿区的中枢,24小时持续运行,解决村内居民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
50天后,当各国运动员云集在冬奥村内,超级居民服务中心将要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居民,沟通的语言问题如何解决?孙军介绍,服务中心配备有会说外语的志愿者,另外服务中心内部的团队也有会外语的工作人员,“我们团队在选人的时候就有侧重,每个班次的工作人员里,会外语的大概要占1/3以上。”
在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时,孙军也参与了奥运村的住宿服务保障,她在这段时间的准备工作中感受到,此次冬奥村的准备和2008年相比是很不一样的。“主要是因为疫情,我们各个服务流程都要在疫情防控方面特别留意,比如公共区域中的‘三区两通道’,工作人员和运动员们走不同的通道,平常尽量避免接触,这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们提供更多的服务。”
探访2 冬奥村餐厅
中西餐比例3:7
餐厅可送食物到比赛场馆
运动员有12个餐台可以选择:中国餐台、世界餐台、素食餐台、无麸质餐台、犹太洁食……运动员们的餐食少油少盐,但也设置了调料台。运动员取餐全程都要佩戴口罩。若赛时运动员来不及赶回餐厅吃饭,餐厅可以运送食物到比赛场馆,有随行的人员监督食品安全。
陈全聪原先在广州阳光酒店工作,后被推荐来协助北京冬奥村的厨政工作。陈全聪有丰富的后厨经验,后厨管理运行、菜单设计等都是他在冬奥村要负责的工作。
“在赛前最主要的工作是三个冬奥村一起编辑菜单、确定食材种类、预估食材数量,赛时我就负责北京冬奥村整个后厨的管理,比如排班等管理工作。”陈全聪说,编辑菜单这个过程很不容易,要一次次地跟另外两个村商量,还要根据国际奥委会的一些要求、建议进行修改。
陈全聪介绍,现在确定的这套菜单,中餐跟西餐的比例是3:7。“非运动员跟运动员在吃方面有很大差别,我们一般人出去吃西餐,经常会吃到奶油,但奶油对运动员来说脂肪太高了,他们在饮食上有严格的要求。”最早的冬奥村菜单上有很多奶制品、奶油制品,但听了国际奥委会的建议后几乎全部删去了。“替换成了清淡的水煮、清蒸类食物。此外,国际奥委会还严格要求我们尽量不放盐、不放油。我们有调料台,运动员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加。”
运动员餐厅中一共有12个餐台,不同的餐台有不同风格的食物:中国餐台、世界餐台、素食餐台、无麸质餐台、犹太洁食……“比如清真餐台预备了一些清真食品,整个进货、库存、制作流程严格按照清真的规范去完成的。”
陈全聪介绍,在中国餐台上,还可以吃到热腾腾的火锅。“因为疫情,像火锅这样现场制作的菜,都是我们自己操作的。我们现场涮完递给他,他自己去选调味料。”另外,陈全聪介绍,厨房有300多位工作人员,早、中、晚三班倒,这意味着运动员餐厅是24小时运营的,“如果真的有人半夜来吃火锅的话也可以。”
此外,食物在餐厅做好之后,也可以运到场馆里面。“可能有些场馆比赛时间比较长,运动员可能来不及过来。送餐时要留样、签封、控制温度,菜品运到场馆那边才可以再拆封。”陈全聪介绍。
探访3 运动员公寓楼
多功能空间设置
按需分配医疗室、按摩室
当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声明需要50个房间时,公寓楼负责人就会从4个户型中选择一栋楼,划分出专属于该国家的几层楼来,“在这个楼里面除了有50个房间以外,代表团可能还需要几个医疗室,需要几个按摩室,我会根据要求在50个房间里面去设置。比如说有1栋楼的5层到10层是澳大利亚的,除了住宿以外还需要设置按摩室、会议室,这样可以减少他们去居民服务中心预订公共空间的次数,避免很多交叉接触产生。”
冬奥村最核心的区域就是居住区,居住区包括公寓楼、康体中心、娱乐中心、餐厅、医疗室等,以及一个因为疫情而产生的疫情隔离楼。
公寓楼负责人李昕原介绍,根据目前确定的参赛国家和运动员数量,目前公寓楼已经有了大致的分配。根据分配情况,楼长会和对应的代表团做服务和沟通。
目前奥运村内所有的楼宇已经由相对应的工作人员接手,“楼里面的工程我们要查。家具设备是否到位也要查验。我们还要做清洁、服务流程设计、人员管理培训。查验时要保证工程跟家具设备设施达到可使用状态。比如说灯光、水电气可以达到可使用状态。”
赛时,公寓楼内的工作人员正常做每日的清洁以及提供应急服务。应急服务包括对发热人员的处理、物品递送、安全巡逻和居民的一些其他需求。“一般的要求我们都会满足。比如我是楼长,基本上有什么事你找到我,我都可以帮你解决。”李昕原说。
李昕原介绍,“三区两通道”,是冬奥村结合疫情做出的新安排。“三区”是核心区、洁净区、缓冲区。公寓楼里的一层和三层以上区域叫核心区,是运动员会经过的区域。-2层是公寓楼内工作人员的办公室,叫洁净区。-2层到核心区中间有一个缓冲区,工作人员会在缓冲区更衣。“两通道”则是指的电梯和楼梯。“我们称电梯为居民专用通道,然后消防通道就是楼梯,称为服务人员专用通道。公寓楼一共15层,因为疫情防控,我们跟运动员要避免接触,因此所有的服务人员只走楼梯,不用电梯。”李昕原说。
据悉,整个北京冬奥村有4个户型,135平米、165平米、194平米和220平米。公寓楼的空间有多种功能设置,除了办公室、会议室外,还会有医疗室、按摩室等功能空间,届时会根据每个国家的不同需求来对分配给他们的空间进行功能规划,这样在疫情期间可以极大地减少各个国家使用公共功能空间产生交叉的情况。
当一个国家的代表团声明需要50个房间时,公寓楼负责人就会从4个户型中选择一栋楼,划分出专属于该国家的几层楼来,“在这个楼里面除了有50个房间以外,代表团可能还需要几个医疗室,需要几个按摩室,我会根据要求在50个房间里面去设置。比如说有1栋楼的5层到10层是澳大利亚的,除了住宿以外还需要设置按摩室、会议室,这样可以减少他们去居民服务中心预订公共空间的次数,避免很多交叉接触产生。”
疫情期间房间的清洁和消毒也是重中之重,李昕原介绍,根据目前冬奥村制定的防疫规定,中国运动员的房间每天打扫一次、消毒一次,其他国家运动员的房间是每两天打扫、消毒一次。公寓楼里房间外的公共空间是每天打扫、消毒三次。“因为国外运动员可能感染的危险度会高一些,所以我们为了避免服务人员和运动员之间的交叉,在服务上和中国运动员有一些不一样。另外国外运动员的床我们是不铺的,中国运动员的床会铺,不铺床这一项不是我们的特例,今年东京奥运会也是这样的。”
新京报记者 王景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