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1:头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1:头版
下一篇

延庆冬奥村基本具备赛时运行条件

三个冬奥村均符合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北京冬奥村44个小时内可转换为冬残奥村

2021年12月17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12月12日,北京冬奥村。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京报讯 (记者吴为)昨日,北京冬奥组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北京冬奥会三个冬奥村建设情况。

  延庆冬奥村节能率达到60.9%

  北京冬奥组委奥运村部副部长、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场馆主任宋雪莹介绍,延庆冬奥村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已基本具备赛时运行条件。

  场地设施方面,村内主体建筑工程施工已全部完成,引导标识和形象景观已基本完成铺设工作,村内景象焕然一新。设备物资方面,各功能空间物资、设备已基本完成移入。设备运转调试方面,村内主体能源设备通过了11月23日能源压力测试,各服务空间和功能空间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并完成调试。人员储备方面,村内重点岗位人员全部到岗,团队中既有服务保障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验丰富的老同志,也有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人。

  宋雪莹介绍,延庆冬奥村采用分散式、半开放院落布局,充分体现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特点和聚落形态。“通过采用高效围护结构外保温、自然通风和采光、高效空调机组、节能智能照明、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措施,节能率达到60.9%。”

  12月11日至12日,延庆冬奥村(冬残奥村)开展了全流程、全要素的运行模拟测试,测试围绕能源、设备“硬测试”与运行、应急“软测试”相结合,全方位检验了延庆冬奥村赛前运行状态。

  三个冬奥村均符合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部长刘玉民介绍,在绿色可持续方面,三个冬奥村均符合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刘玉民透露,延庆村在建设过程中,避让了约130棵原生树木,整个赛区移植了2.4万棵树木至专门的奥林匹克林;施工现场的石块就地破碎,做成了建筑外立面的“石笼墙”,不仅取之自然,融于自然,还降低了工程成本。

  “在融入中国文化方面,三个冬奥村都有自己的中国故事。”刘玉民说,北京村院子里的园林景观,契合了中国两百多年前展示皇家宫廷冰上运动的名画《冰嬉图》;延庆村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四合院村落形式,在核心区还保留了一个古老的村落遗址;张家口村在建设初期常规文物勘探时,在原选址上发现了建于约800年前的太子城行宫遗址,我们便将冬奥村选址整体向东移了200多米,这片遗址得以完全地保护和展现。

  在赛后利用方面,三个冬奥村都与赛后利用计划高度融合。北京村赛后将成为北京市高端人才公寓;延庆村按照四、五星级两个酒店模式进行建设和赛后运营;张家口村将在赛后作为滑雪公寓出租或出售。

  无障碍设施

  13位轮椅使用者测试后提出改进意见

  北京冬奥组委奥运村部综合处处长、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场馆运行团队秘书长马博洋介绍有关无障碍设施的情况。

  马博洋介绍,11月20日至21日北京冬奥村开展了场馆运行测试工作。在所有参测人员中,邀请了13名轮椅使用者参加了测试,其中有一项工作是选定了他们居住的公寓楼进行消防演练,13名轮椅使用者在志愿者引导下有条不紊地撤离到安全区,既测试了硬件,也测试了服务,大家都对这次测试表示整体满意,达到了预期效果,一致评定北京冬奥村无障碍环境建设基本可以满足赛时需求。

  “测试过程中我们也收集到了很多意见和建议,针对残奥我们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改进和提升。”马博洋说,比如餐厅水龙头造成了轮椅运动员使用不方便,轮椅坡道要考虑照明和警示提示,这些都是轮椅使用者和各方面专家给我们提的改进性意见。我们马上形成了整改清单,明确了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与相关领域积极对接推进整改,目前除仍有部分正在施工的临设需要新建无障碍坡道之外(计划12月底前完工),其余整改内容已基本完成。

  “做好转换期工作也一直是我们工作的重点,由于转换期只有44个小时,时间紧迫,按照国际残奥委会要求,我们已对转换期各项工作做了充分准备,并细化到小时,细化到分钟,细化到责任人,保证44个小时内完成转换工作。”马博洋说。

  防疫

  通过缓冲区实现闭环外向闭环内物品传递

  北京冬奥会实行闭环管理政策。马博洋介绍了三个冬奥村将采取的有针对性的防疫措施。村内居民除就餐、饮水外,在公共场所均需要佩戴口罩;餐厅、健身中心、娱乐中心、综合商业服务区等公共场所均通过限流、提示、一客一消杀等措施,加强村内居民的健康安全;在场馆闭环内外区间通过硬质隔离进行分区管理。通过缓冲区实现闭环外向闭环内的物品传递。

  同时,闭环内区域实行垃圾管控,村内清废团队统一收集并转运至清废区的暂存点,另由市政部门转运出场馆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集中处理。针对冬奥村内住宿、餐饮、清废、引导四个一线服务场景积极探索“有温度”的防护模式,结合冬奥官方图形色彩、岗位职能,为赛时服务保障人员设计了轻便、美观、方便穿脱且具有日常防护功能的工作服。

  马博洋介绍,如果赛时期间村内出现阳性病例,将实施多项应急处置措施。一是及时报告,快速转运。发现阳性病例后,医疗团队将使用负压救护车迅速转运病例至定点传染病医院。二是对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公共卫生团队与属地流行病学调查人员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报专家组分析判定密接者,在村内特定隔离场所实施观察。三是终末消毒。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公共卫生团队联系属地疾控部门,组织专业消杀人员入村对驻地和交通工具等环境及物品实施全面消毒。四是启动专家评估。如发生规模性聚集性疫情,在开展紧急应对同时,专家组立即根据赛事特点、场地情况、疫情扩散风险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确定进一步应对措施。

  清废

  制定形成清废管理“一点、一图、一表”

  发布会上,刘玉民介绍了场馆的清洁与废弃物管理工作的准备情况。

  场馆的清洁与废弃物管理,即“清废”,主要是指场馆内的清扫保洁、废弃物管理和扫雪铲冰应急保障等三个方面。有宏观层面的清废工作指导意见,也有微观实施方面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刘玉民说,这为保证各场馆运行团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格落实“三个赛区、一个标准”的工作要求,奠定了制度基础。

  北京冬奥会借鉴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经验,由各场馆业主单位招聘了清废合同商服务团队,负责实施场馆内的各项清废工作。刘玉民介绍,通过一系列实战演练和专业培训,特别是经过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宝贵经验积累,将为京张两地培养一大批清洁与环卫行业的高素质骨干技能人才,为促进赛后京冀地区,乃至全国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都将贡献冬奥力量。

  刘玉民介绍,场馆运行团队已制定形成了清废管理的“一点、一图、一表”,人员工作点位、废弃物收集流线,以及联系方式、对接机制、应急程序都清晰地反映在其中,赛时将挂图作战,便于更加清晰地指导实际工作。

  清废工作人员多,服务范围广,作业时间长,接触人群杂,如何做好自身的疫情防控,成为重中之重。

  刘玉民介绍,前期,北京冬奥组委正式印发了清废业务领域的疫情防控工作指引,明确提出在闭环内清废过程中,严格遵循“三步工作流程”操作法,对闭环内外涉及的人员、物资、空间和废弃物,按照“四个严格分开”基本原则实施作业。目前,场馆正在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细化工作流程,确保赛时清废人员“零感染”。

  “赛时,我们将实行‘三个全覆盖’”。刘玉民说,首先是“废弃物品类全覆盖”,对赛时产生的所有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其次是“管理过程全覆盖”,对生活垃圾从产生、投放、收集、运输到处理,实行全流程管理。第三是“场馆区域全覆盖”,赛时场馆封闭线以内区域,都要纳入分类管理范围,闭环内外的废弃物严格区分开来。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