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冬奥名将访谈录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03:冬奥名将访谈录

李佳军 为北京冬奥会当好“服务员”

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李佳军收获1银1铜。受访者供图

  从6岁接触冰雪到31岁正式退役,运动员时期的李佳军是中国首个短道速滑男子世界冠军,首位获得冬奥会奖牌的中国男运动员。参加了4届冬奥会,李佳军与金牌几度擦肩,但23个世界冠军头衔足以让他成为中国短道速滑的传奇。

  退役后,现年46岁的李佳军没有离开冰雪,相继担任过教练、领队以及竞训管理人员。如今,作为中国冰雪运动推广大使之一,李佳军全心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运动员

  4战冬奥会,未见金留憾

  1991年,16岁的李佳军进入国家集训队,在15名集训队员中,他是唯一的男运动员,也是女队员的“陪练”。

  “从1991年到1994年,进入国家集训队那段时间,就我一个男运动员,除了自身训练,更重要的任务是给女队员当陪练。”那段经历让李佳军心怀感恩,这为他快速提高成绩打下基础。

  1994年利勒哈默尔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李佳军创下中国男选手参加冬奥会的最好成绩(第16名)。1996年荷兰世锦赛,李佳军夺得男子1000米冠军,这是中国短道速滑项目首个男子世界冠军。

  1997年,李佳军被查出患了严重的肾炎,队医建议他暂别赛场,好好养病,但李佳军拒绝了。

  他带病参加了1998年长野冬奥会,斩获男子1000米银牌,实现了中国男选手冬奥奖牌零的突破。此外,李佳军还携手队友拿下男子5000米接力铜牌。

  1999年世锦赛,李佳军带领中国男队首夺男子5000米接力桂冠。“相比一个人为金牌孤军奋战,我希望有更多队友可以一起成长,这是最终的目标。”李佳军说。

  凭借1999年至2001年3届世锦赛上的8枚金牌,李佳军成为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全部4个单项的夺冠大热门,但因为赛场上的多种因素,他最终仅收获1银1铜。短暂“退役”后,李佳军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演“最后一舞”,斩获1枚铜牌。

  作为冬奥会“四朝元老”,对金牌的渴望给李佳军带来不小压力,这让他曾经有两次想过退役。

  “一次是1998年长野冬奥会后,尽管当时有了成绩的突破,但那届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收获6银2铜,没能实现金牌零的突破,当时有不少质疑的声音,带来不小的压力,这让我有过退役的想法;另一次是盐湖城冬奥会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奥运会4年的周期,未来的不确定性让我再次萌生了退役的念头。”李佳军说。

  在4届冬奥会经历中,尽管李佳军没能获得金牌,但队友的成长让他不再是一个人孤军奋战,这也让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在世界一线强队占有一席之地。

  教练员

  短道执教鞭,冰雪多面手

  离开赛场后,李佳军被外派赴加拿大学习两年,然后去哈萨克斯坦担任短道速滑国家队主教练,带队参加了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并于同年8月回到国内担任国青队教练。

  “那时候我们没什么经验,只有在训练和比赛中摸索,如果成绩提高明显,说明训练效果不错,就留下一些宝贵的经验。如果成绩不理想,那可能就要重新去尝试新的技术。”李佳军说。

  退役后的那段时期,李佳军依旧在最熟悉的短道速滑领域从事相关工作。尤其作为国青队教练让他感受颇深,他希望可以把赛场的经验倾囊传授给年轻队员。

  2012年之后的近10年,李佳军暂别了短道项目。他先后做过竞训管理和科研工作,当过速滑、单板滑雪领队,并且热衷于推广大众冰雪工作。

  不少冰迷都有过好奇,李佳军为啥没有继续从事短道速滑项目工作?他对此淡然表示,冰雪不分家,无论是三亿人参与冰雪还是冰雪进校园等活动推广,“我一直在冰雪项目中为大家服务,只是做的工作不一样了。”

  从投身冰雪项目至今,李佳军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和情结始终没变。他说:“作为运动员,我想要在赛场上实现更大的突破。退役后,我依然可以为这个行业服务。”

  服务员

  首棒火炬手,先做好保障

  作为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训练二部负责人,李佳军目前正在负责几个项目的冬奥会备战,继续为这个行业服务。

  李佳军是一个非常看重“过程”的人,他见证了北京冬奥会从申办、筹办到即将在家门口举办的每一个阶段,“这个过程非常有意义。”

  李佳军不仅是见证者,更是亲身参与者。2021年10月18日,在希腊古奥林匹亚遗址举行的北京冬奥火炬传递活动中,李佳军从希腊高山滑雪运动员安东尼乌手中接过火炬,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首棒火炬手。

  说起家门口的冬奥会赛事,作为“服务员”的李佳军,打心底里希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剩下的只有祝福和期待。

  “冬奥会脚步越来越近,运动员现在是主角,希望他们在国外征战获取积分的同时,注意疫情防护。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是为运动员营造安全参赛、顺利完赛的条件,让他们能够在赛场上发挥出应有的水平。”李佳军说。

  【同题问答】

  希望更多项目实现“飘升奏”

  1

  新京报:是什么契机和冰雪运动结缘,第一次接触这项运动时您多大?

  李佳军:第一次接触冰雪是在6岁的时候。因为小时候营养不良,总是生病,后来父亲听邻居说有滑冰培训班招生,加上父母每天上班也没时间照顾,考虑到我一个人在家的安全问题等因素,最后报了培训班,开始接触滑冰。

  2

  新京报: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比赛和时刻?

  李佳军:每一项比赛都历历在目,那些年我都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在最后的决赛中总是一个人面对其他国家的两到三名队员,每次比赛都要认真准备,从500米、1000米、1500米再到接力,每个项目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亚运会冠军、奥运会奖牌都是一次经历。

  3

  新京报:北京冬奥会重点会关注哪些项目和运动员?

  李佳军:在家门口比赛,当然希望更多比赛项目实现“飘升奏”,无论哪个项目,能做到这一点都很让人佩服。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