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新京报2021年终特别策划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6:新京报2021年终特别策划

抗美援朝随军摄影师张崇岫

我老了,但是图片不老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12月16日,安徽合肥,张崇岫捧着他和战友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拍摄的影集《战斗在朝鲜》。

  现年92岁的张崇岫,曾担任抗美援朝第九兵团随军摄影师,亲历了第二次、第五次战役。他是一个能打仗的摄影师,一个会拍照的兵。

  张崇岫回忆,自己1950年11月12日入朝,那时鸭绿江结了冰,“不需要桥梁都可以走过去。”他的身份是新华社驻九兵团分社摄影记者,九兵团摄影组组长,随军在朝鲜东线作战,几乎全程参与了抗美援朝第二次及第五次战役。他说朝鲜的冬天酷寒无比,“脸冻得咯咯响”,战士的皮肤冻粘在衣裤上,一揭开,“像熟山芋一样掉一层皮”;入朝头十五天,“除了朝鲜百姓家的土豆,没有别的可吃。”虽然70年过去了,他仍用十来分钟画一张作战线路图,标注出鸭绿江、柳潭里、长津湖、水门桥等近十个地名。能准确地说出每张照片拍摄的年份、月份,乃至背后的故事。

  在朝鲜,张崇岫要急行军,要埋伏,要冲锋陷阵,要在这些行动的间隙按下快门。他把相机压在石头下,开着B门,打亮镁光灯,拍下漫天的机枪弹道。这是他最得意的照片之一。战事中段,他得知咸兴港有大捷,立刻带着照相机与一把小手枪,独身步行五十余公里,成功在咸兴港拍下了志愿军第20军59师侦察队与朝鲜人民军的会师场面。这张照片后来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纪念》收录。纪念册中另有一枚《涉江追击敌人》的邮票,同样出自张崇岫之手。拍摄当天,他与部队一道强渡昭阳江,“迫击炮直接打到水面上,牺牲的同志就漂在身边。”

  一位摄影界的前辈曾称赞他:“你抓住了历史瞬间。”

  长津湖“冰雕连”的阵地离他有二三十公里远,他在战斗结束后才知晓他们的事迹,因此没有拍摄记录,是为一种遗憾。

  “九兵团十五万人,减员四万人,但是把美国人赶回了三八线。意味着什么?”现在,他几乎对每个采访的记者都说这样一番话,声音高亢,“长津湖(战役)是战略上的大胜。”

  “记录这些场景,为历史留下见证,撷取光影片段,这是当时社会、时代、组织、上级和摄影这个行当交给我的责任。我就是一个简单的摄影人,一个为人民、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摄影人。”张崇岫在去年的一篇自述中写道。

  采写/新京报记者 冯雨昕 摄影(除署名外)/新京报记者 王嘉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