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4:最艺术演出榜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4:最艺术演出榜

新京报最艺术演出榜2021十大演出公布,歌剧《党的女儿》、舞剧《冼星海》等入榜

演出“生机勃勃”,音乐剧、音乐会、舞蹈、歌剧有新体验

2022年01月06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当然有戏 供图
陶身体 供图
国家大剧院 供图
北京国际音乐节 供图
国家大剧院 供图

  如同年度戏剧一样,2021年音乐剧、音乐会、舞剧等演出领域,都呈现出了“生机勃勃”的作品,这份生机勃勃,不仅体现在现场有“新体验”,也代表着创作视角有新的切入。以复排版歌剧《党的女儿》与原创舞剧《冼星海》、舞剧《五星出东方》等为代表的作品,在保持主题鲜明的前提下,创作手法极具新时代文艺特色;而北京国际音乐节2021年的主题“纪念大师 致敬时代”让更多作品拥有了全新的生命力,“热血”音乐剧《摇滚浮士德》,如同一剂“调味剂”,年轻的世界永远少不了“摇滚”的韵律。

  ●所选为2021年首次在京津冀地区上演的演出。 ●排序不分先后,每个类型分别按演出时间排列。

  音乐剧

  北京演艺集团 音乐剧《在远方》

  大麦评分:9.5

  演出时间:2021年7月15日-18日

  演出地点:天桥艺术中心

  编剧:申捷 导演:肖杰

  主演:阿云嘎、安悦溪、夏振凯等

  剧评团点评

  该剧以小人物折射大时代、大发展、大变革,将音乐剧现代性、流行性的元素与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故事、富有美学精神的中国表达相结合,并以青春故事、青春偶像引导原创音乐剧的年轻化传播,为新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剧创作提供了新经验。音乐剧《在远方》选择了一部优秀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电视剧作为改编素材。原作编剧申捷在改编过程中遵循了音乐剧的创作规律,不以宏大叙事展现中国物流的崛起过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不沉溺于创业商战的波谲云诡、你争我夺,而将视角对准发展背后的主体——基层快递员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生活,以小人物的心灵成长折射大时代的民族精神变革。

  ——仲呈祥(中国传媒大学学术委员会主席)

  当然有戏 音乐剧《摇滚浮士德》

  大麦评分:8.5

  演出时间:2021年7月23日-25日

  演出地点:天桥艺术中心

  中文编剧/作词:李文贤 

  导演:王婷婷 主演:刘令飞、叶麒圣、贾凡、王敏辉、冒海飞、张泽、徐丽东、崔恩尔

  剧评团点评

  《摇滚浮士德》是一部音乐胜于叙事的作品,整台戏的最主要审美乐趣来自于几位顶尖音乐剧演员演绎这些极具难度的演唱段落,最棒的一首歌出现在第18首《Mad Gretchen》,不管是徐丽东还是崔恩尔的表现都会让你整夜难以忘却。《摇滚浮士德》的视觉设计和听觉是吻合的,简单说来还是三个字“金属感”。演员的妆发和服装(尤其是Black和群舞)都带着明显的哥特元素,国内最为优秀的编舞刘艾为这个版本创作了大量原版所没有的群舞段落,也让整个故事更为丰富。总的来说,《摇滚浮士德》是一部不那么“通俗审美”的摇滚音乐剧,确实有很强的演唱会质感,“热血”二字所言非虚。

  ——魏嘉毅(《好戏》主编 资深评论人)

  舞蹈

  北京演艺集团 舞剧《五星出东方》

  大麦评分:8.7

  演出时间:2021年6月19日-21日 演出地点:天桥艺术中心

  总导演:王舸 编剧:许锐 作曲:杨帆

  主演:古丽米娜、罗昱文、索朗群旦等 演出:北京歌剧舞剧院、新疆新玉歌舞团

  剧评团点评

  以“汉代织锦护臂”为题材的《五星出东方》的舞剧故事,通过“化解冲突”的戏剧进程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舞蹈盛宴”,创作中运用跳出跳进的舞剧叙事手法,让剧情推动更加清晰自然,剧中所呈现的“时空穿越”,化解舞剧冲突的同时丰润了舞剧的情调。本剧中“命运共同体”的“力量”凝聚和“喜感”满满,在舞蹈呈现上,“风格展示性”舞蹈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而且舞蹈所具有的“力量凝聚性”也起到对人物性格矛盾化解后延展叙事的作用,造就了人物“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对舞剧“戏剧性”的积极推进,本剧结尾通过述说大汉的文明最终促成不同族群的和解,传扬中华民族“厚德载物”的包容性文明。这部剧更以首善标准、实际行动真情援疆,彰显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盛大礼赞。

  ——于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陶身体数位系列《11》

  大麦评分:8.8

  演出时间:2021年8月24日-26日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编舞/导演:陶冶 

  作曲:小河

  主演:黄丽、鄢煜霖、范敏、徐福进、佟雨升、李思雨、孔令印等

  剧评团点评

  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作品《11》是编舞陶冶首次尝试的“下身限定、上身即兴”的突破之作。11位舞者的下半身动作、走向、步伐都是编排好的,而上半身从脊柱到头部,则由舞者根据当下感受即兴而舞。舞者在下半身保持整齐一致的同时,上半身的动作需要不断自由变换,在限制与自由之间进行自我对话。这种限制中的自由体验,在观者看来则是因未知而生出的无限惊奇。11段舞蹈,独舞、双人舞、三人舞以及不同群舞的依次交织。11位舞者在舞台上纵向排列,观众无法看到每个舞者的正面,但能够看到11个上半身各自不同的运动轨迹,以及从整齐队列中突然滑出来的独舞、双人舞或三人舞。这种限定中的未知自由,仿佛生活中不经意间获得的礼物,让人期待却又无法预测。在疫情尚未结束的2021年,没有什么比身体在场更具有生命的意义。

  ——张延杰(《北京舞蹈学院学报》副主编)

  国家大剧院与宁波市演艺集团联合制作原创当代舞剧《冼星海》

  大麦评分:9.0

  演出时间:2021年12月16日-22日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编剧:许锐 导演:肖向荣

  主演:魏伸洲、李宇、王金格、何将、孙锐(特邀舞蹈家)、颜涵懿等青年舞者,以及宁波市歌舞剧院首席演员夏天、王钰、王政等

  剧评团点评

  舞剧《冼星海》整体创意非常大胆,具有颠覆性,完全出乎意料。广大观众对冼星海的作品耳熟能详,但对于这个人并不太了解。整部舞剧并没有强化某个作品,而是重点表现了冼星海的一生。抛开传统叙事,用冼星海生命章节中的不同片段表达他的爱国之心。舞剧形式非常新颖,突破了传统的舞剧概念,符合年轻一代的审美。“命运”这个角色的设定非常巧妙,从头至尾一直拿着灯引导冼星海,无论在何种情境下,绝望、沮丧、低谷,幸福、开心、圆满,总能给你一团火、一束光。

  ——陈立(音乐评论家)

  中央芭蕾舞团《奥涅金》

  演出时间:2021年12月24日-27日

  演出地点:天桥艺术中心

  原著:普希金(俄)

  编舞:约翰·克兰科(德)

  主演:张剑、马晓东、邱芸庭、徐琰、

  黎文韬、孙瑞辰等

  剧评团点评

  中芭时隔近十年,再度将戏剧芭蕾的旷世杰作《奥涅金》搬上舞台,以实力证明了中国芭蕾的当今实力。舞剧最大的特色在于打破了古典芭蕾程式化的表现形式,让每一个舞蹈动作都为讲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内心而服务,因此也对演员在舞技和演技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次时隔十年,中芭的演员班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担纲主演的新一代演员们也都表现不俗,然而最打动人心的,仍是老牌首席张剑的演绎,2008年她就曾作为首演阵容,成为中国芭蕾舞台上的第一个“达吉亚娜”,如今年逾四十的她,在剧中呈现出一个更加丰满、深刻、洗练的女性形象,并以岁月锤炼的精湛演技展现出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怅怅(舞评人)

  音乐会

  《心灵的远游》郭文景交响作品音乐会

  演出时间:2021年10月10日

  演出地点:北京保利剧院

  作曲:郭文景 指挥:黄屹

  演出:唐俊乔、宋元明等 中国爱乐乐团

  剧评团点评

  音乐会以纯乐队作品《日月山——为管弦乐队而作的帕萨卡里亚》开场,这无疑是作曲家“山”系列作品中的又一成果,作曲家高超的乐队驾驭能力在此作中再次得以展现。《野火》是作曲家完成的第二部竹笛协奏曲,作品一如既往地在竹笛的演奏技法上大胆开拓。在配器上,乐队与独奏乐器竹笛相得益彰,既突出了竹笛的音色和技法的发挥,又以特定和弦及其移位等技术手段,烘托出了野火的跳动闪烁甚至狂野不羁、势不可挡的品格。

  音乐会上演的第三部作品,芭蕾舞剧《敦煌》第二组曲《守护者的青春与爱情、死亡与永生》,展现了作曲家不断探索新形式的勇气,曲一“飞天-大漠-绿洲”一响,便展现出与纯乐队作品全然不同的效果,听众顿时被带入到芭蕾舞的场景之中。第四部作品选用现代诗人西川的同名长诗为词,便是一个大胆之举。此次音乐会的四部作品,形式各异,从纯乐队作品到民族乐器协奏曲,再到芭蕾舞剧音乐、交响声乐套曲,不同角度地展现了作曲家郭文景创作领域的不断拓展和鲜明多彩的郭氏音乐风格。——李淑琴(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歌剧《浪子的历程》半舞台版

  演出时间:2021年10月12日 演出地点:北京保利剧院 

  原作:斯特拉文斯基 导演:邹爽 

  指挥:张洁 主演:夏侯金旭、周正中、李晶晶、韩音培等 

  演出:上海交响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

  剧评团点评

  由北京国际音乐节创意并联合制作的半舞台版歌剧《浪子的历程》,成为本届音乐节的重头戏,这也是其在中国的首次亮相。《浪子的历程》作为西方歌剧舞台炙手可热的作品,斯特拉文斯基“反表现”的创作态度,恰恰为制作的“表现性”提供了无限空间。所谓“半舞台版”,即在音乐会形式的基础上,部分运用道具、布景和舞台调度的“折中”形式。

  北京演出的《浪子的历程》使用的是30多人的小型乐队,这种“四两拨千斤”的设置对音响的张力和完成的细致度要求更高。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化“走出去”逐渐赶超了“走进来”的意识,当下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主要任务是把属于当代中国人的艺术观念和实践展现给国际社会,树立自己的文化形象和话语。此次《浪子的历程》的上演便是现代歌剧“中国化”制作的一个开端。

  ——朱依依(艺术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音乐会《新作与纪念》谭盾对话斯特拉文斯基

  演出时间:2021年10月24日 演出地点:北京保利剧院

  作曲:谭盾 斯特拉文斯基 指挥:谭盾

  演出:陆轶文、韩妍、苏畅等 中国爱乐乐团

  剧评团点评

  在本场音乐会上,谭盾将斯特拉文斯基的早期作品《焰火》和代表作《火鸟》共同呈现,这两部作品的串联构成了斯特拉文斯基个人创作的“抛物线”,也精准再现了现代主义音乐在初生时刻的历程。与斯特拉文斯基对话,谭盾选择了二胡交响协奏曲《火祭》和《琵琶与古筝双重协奏曲》。《火祭》原本是一部探讨战争与人性的音乐作品,在今天以全新面貌上演具有更深层的意义。

  2020年初迄今,全人类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疫情俨然成为了新的战争。整部作品以跌宕、厚重的音响展现战争的残忍冷酷。《琵琶与古筝双重协奏曲》则是一部自带“对话属性”的作品,中国传统民间音乐《小白菜》与巴赫的经典旋律在一个乐章中共同出现。而在整部作品中,谭盾频繁使用节奏旋律,用节奏的丰富变化组成音乐旋律,这种创作手法与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思路不谋而合。——张光楹(乐评人)

  歌剧

  国家大剧院歌剧《党的女儿》

  大麦评分:8.3

  演出时间:2021年7月13日-18日 演出地点:国家大剧院歌剧院

  剧本改编:阎肃 编剧:王俭、贺东久、王受远

  作曲:王祖皆、张卓娅、印青等 指挥:李心草 

  主演:雷佳、廖昌永等 

  演出:国家大剧院歌剧演员队、合唱队、管弦乐团 中央民族乐团

  剧评团点评

  雷佳经过《白毛女》、《木兰诗篇》等歌剧的历练,在《党的女儿》中田玉梅的演唱和表演凸显了她过人的歌剧表演能力,不仅在演唱上继承了这部歌剧的传统,同时,在30年以后再演田玉梅更丰满更具人性化方面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细腻而声情并茂的演唱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歌唱家廖昌永擅长西方古典歌剧的演出,而他扮演的七叔公在声音的塑造和美声唱法演唱板腔体方面也做出了有益的尝试。给观众意外惊喜的歌唱家薛皓垠,对叛徒马家辉这个角色的阐释十分到位,从内心塑造人物而避免脸谱化,使得这个叛徒更是一个人。舞台美术艺术家刘科栋新一版的舞台设计更是加入现代多媒体等元素,让景置更立体,更具有时代感,让这部歌剧提升了演出规格和歌剧艺术品质。国家大剧院以超强的阵容复排这部歌剧经典,传承民族歌剧精神的做法令人钦佩。

  ——伦兵(资深媒体人、文艺评论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