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56亿元,教育、科技、交通支出仍排前三
2022年,北京财政收支紧平衡状态仍然持续。综合基数因素、疫情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预期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169.6亿元,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
1月6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北京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给出了2022年北京财政工作的主要目标。
关注1
2022年北京将落实国家新的减税降费政策
2021年,北京最终实现全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1%,远超预期。在这样的基数压力下,尽管北京的财政收入增长有较好支撑,但考虑到全球疫情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2022年北京收入增长仍然面临一定挑战。同时,各领域对资金的需求仍在快速增长,支出的压力也很大。
在这样的形势下,报告给出明确判断:2022年,北京财政收支紧平衡状态仍将持续。北京全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将趋于吻合。
按照积极稳妥的原则,北京确定了2022年财政目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6169.6亿元,增长4%,略低于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GDP增速目标(同比增长5%以上)。这也是北京财政收入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
报告解释,这样的安排主要是考虑到今年将继续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以及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可能导致财政收入减收。
据报告,2022年,北京将落实国家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等支持力度。
同时,政府将继续“过紧日子”,2022年,北京安排“三公经费”预算7.09亿元,下降1.1%。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41亿元;公务接待费0.21亿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5.47亿元。
关注2
今年将建设一批普惠托育服务设施
支出方面,2022年,北京安排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56.0亿元,增长4.3%。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两区”建设、高精尖、科技创新、京津冀一体化、中轴线申遗保护、双碳等都属于刚性支出,需要资金提供保障。
教育、科技、交通仍然是排在前三的支出“大头”,具体到每一类支出的花钱细节,就能看出财政资金的侧重。
记者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积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出台政策支持幼儿园招收2至3岁幼儿。这可以被看作是“三孩”配套政策的一个具体落地,将缓解0-3岁婴幼儿无人照护的生育矛盾点。
与之相呼应,财政资金在此方面也有更多投入。教育作为每年北京财政支出最多的领域,2022年的支出结构将有明显调整,主要向“三孩”倾斜,建设一批普惠托育服务设施,加大对学前教育等薄弱环节支持。同时,卫生健康支出也安排了这部分资金,完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2022年,北京用于住房保障方面的支出增长最多,将安排30.2亿元,增幅达15.8%。报告解释,按照中央政策要求,2022年新增了对中央在京企业等所属老旧小区改造的资金支持。
此外,副中心三大建筑——剧院“文化粮仓”、图书馆“森林书苑”、博物馆“运河之舟”的开办、中轴线申遗、冬奥、“双减”课后服务,以及国务院刚刚批复的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都是2022年财政资金的保障重点。
关注3
支持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央企持续在京发展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预算报告呈现了更多“干货”,特别是对近期相关社会热点进行了“回应”。
比如,报告指出,将支持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央企及其子公司、分公司持续在京发展。这些企业对于北京财政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又如,对土地市场出现的波动,报告指出,将关注经济运行趋势、土地市场波动等情况,提前制定应对经济不确定性的工作预案。
此外,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科学测算债务水平,将政府债务率保持在合理区间,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报告还提到,将探索建立重大政策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机制,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 相关新闻
去年北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1%
2021年,北京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32.3亿元,同比增长8.1%,远超过年初设定的“增长3%”的预期目标。其中,地方级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7.1%,收入质量排名全国首位。
1月6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开幕。北京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大会审议,也就是常说的“北京账本”。上述数据成为2021年的“北京账本”中的最大亮点。
2021年,北京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实现收支平衡。其中,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932.3亿元,增长8.1%,加中央返还及补助、地方债等,全年收入合计8042.5亿元。支出方面,去年一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862.7亿元,增长1.3%,加上解中央、地方债还本等,支出合计8042.5亿元。
总的看,受2020年突发疫情财政收入低基数增长的影响,全年财政收入总体呈现“上半年逐步回升,下半年稳步回落”运行趋势。
收入方面呈现了多个亮点。比如,在收入中,地方级税收收入去年实现5164.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87.1%,收入质量排名全国首位。
又如,8.1%的收入增速也远超过年初设定的“增长3%”的预期目标。记者梳理发现,自2021年3月份起,收入连续九个月呈两位数增长,12月份增速回落至个位数。
财政收入超预期的增长得益于多个行业的带动。其中,表现最亮眼的是医药制造业,在新冠疫苗生产的带动下,该行业去年收入增长达1.8倍。此外,头部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带动信息服务业收入增长33.1%;批发零售业和商务服务业也随着疫情的好转开始回暖,收入分别增长25.1%、13.0%。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8.1%的同比增速远超预期,但报告也指出,2021年的财政收入仍然属于恢复性增长。与疫情前的2019年相比,增长2.0%。
政府账本并不是“赚得越多、花得越少”就越好,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都需要政府拿出“真金白银”给予保障,这也是所谓“刚性支出”,是必须要花,且要花“好”的钱。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