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4:封面报道

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代表委员关注国家植物园建设

国家植物园可打造中国特色“卫星园”

2022年01月1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1月5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延庆区园林绿化局局长徐志中在“履职新时代”代表专访活动中发言。新京报记者 王飞 摄
1月8日,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李俊清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摄

  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在北京“两会”上,国家植物园的建设也引起了代表委员的关注。建立国家植物园有何意义?未来将承担什么功能?对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李俊清和北京市人大代表、延庆区园林绿化局局长徐志中。

  焦点 1

  建立国家植物园有何意义?

  《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明确,国家植物园建设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保护第一、惠益分享;坚持以植物迁地保护为重点,体现国家代表性和社会公益性;坚持对植物类群系统收集、完整保存、高水平研究、可持续利用,统筹发挥多种功能作用。

  为何要建立国家植物园?

  李俊清称,日前,首批5个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它们的作用是就地保护,保护我国自然状况下最本真、最有代表性的物种和生态环境。但是很多植物,尤其是有重要经济或者观赏价值的植物,在自然情况下容易受到影响。一些珍稀濒危物种在野外可能受到滑坡、崩塌、火灾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有的甚至灭绝。建立国家植物园,就是把对国家有代表性的、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有重要意义的物种,通过迁地的形式保护起来。

  徐志中也认为,植物园不同于公园、花园,一方面是本地种子资源的展示,另一方面是外来引入的植物,通过在植物园的培育、驯化,将来能让它适应当地的环境,来丰富当地的植物资源。

  “其实不光是在山区,我们还要推进城市的生物多样化,推进城市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不光是展示,未来在城市的精细化治理、绿化美化等景观提升方面,也有指引意义。”徐志中说。

  “国家植物园很重要的一个功能是科学研究和教育。”李俊清称,研究物种进化、生命起源、物种种间关系等离不开有大量物种的植物园,比如一个类群或者一个复杂进化关系的物种,只有在比较大的植物园中,系统把这些植物保护下来,才能继续做深入研究。

  目前,药材、粮食和水果品种的改良,园林花卉的开发,也需要通过国家植物园把植物保护起来,并开发它的基因资源。“北京做生物、植物相关研究的高校数量众多,一个大的植物园相当于功能完备的大实验室,学植物的人就有了研究的对象。”李俊清说。

  “建立国家植物园还有一个意义——美的欣赏和文化传承”。他说,点缀我国美丽大好河山,植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民向往的城市也都是植物最丰富的城市。另外,中国人常常用植物比喻人美好的品格,比如把梅兰竹菊比喻成四君子,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人们提到银杏、水杉,会马上想到中国,所以有的植物也蕴含着很多中国故事。

  焦点 2

  北京建立国家植物园有何优势?

  去年10月,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

  国家植物园为何选在北京?

  李俊清说,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定位与国家植物园的建设存在联系。“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不仅仅包含大家耳熟能详的信息技术等,其实生命科学研究创新药,也离不开植物和遗传资源。植物园的植物种类齐全,可以为研究提供丰富的资源。”

  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植物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三万多种高等植物,同时还保存了很多中国特有的孑遗物种。北京也是国际交往中心,更应该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中心,比如世界药用植物的研究中心、世界花卉研究的中心。

  另外,北京的地理位置也具备建立国家植物园的优势。李俊清说,北京处于太行山和燕山的“北京湾”中。“被两座山围在中间,北京气候宜人,还有很多湿地,温带、亚热带甚至热带地区的植物,耐寒耐旱的植物,湿地植物等都可以在此生长。”

  徐志中也认为,把国家植物园设立在北京,首先一定是依托了北京的地区优势。北京市68%以上是山区,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同时北京市域内也有许多自然保护地,比如西山、灵山等,北京作为一个超大型城市,具有植物多样性的区域特点。未来,北京就会有很好的资源基础。

  李俊清说,从人文条件来讲,中科院植物所是国内植物研究科研力量最强的,研究所里的植物园(南植)有多种多样的植物类群,比如第三纪孑遗物种、单科单属单种植物,因此建立国家植物园具有强烈的代表性。“国家植物园有国家二字,不是说有中国代表性就够了,还要吸收世界其他国家的植物,中科院的植物园和60多个国家300多个科研机构有植物种子的交换。”

  北京植物园(北植)收集了大量不同形态、在各个区域都有代表性的植物,包含月季园、热带植物大棚等,吸引老百姓来欣赏。“南北植物园结合建立国家植物园,正好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展览展示的中心。所以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李俊清说。

  焦点 3

  南、北园区承担什么功能?

  《批复》提出,依托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和北京市植物园现有相关资源,构建南、北两个园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挂牌、统一标准,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南、北两个园区未来是否会有不同的功能?

  李俊清认为,南植在科学研究、保护珍稀物种、国际交流等方面作用更大。北植可以在科普教育、园林绿化、植物欣赏、展览展示等方面发挥作用。“尤其是非专业的国际友人来北京,可以看看北京植物园的展览。两个园的功能加起来,正好完成了一个国家植物园所应具有的全部功能。”

  焦点 4

  如何建设好国家植物园?

  《批复》提出,国家植物园要“建设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

  在中国特色方面,李俊清建议,可以考虑建设国家植物园的“卫星园”。

  他说,我国是多山的国家,绝大部分植物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长在山上。国家植物园应该体现山地特点,可以对灵山、百花山所在的门头沟区的废弃矿山进行修复,引种植物,建设山地卫星植物园。中国有众多湖泊、湿地、海湾,水生植物多。大运河流淌经过的通州区,可以考虑建设湿地卫星植物园。“中国还有一个特色,西北很大一部分地区是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沙生植物特别多,可以考虑在北京南部的大兴建立荒漠植物卫星园。”

  李俊清说,中药有中国特色,是中国和世界的遗产,可以考虑在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好、人为干扰少的北部怀柔区建设药用植物卫星园。

  徐志中认为,延庆地区更多的区域在长城以北,在这个地区能够适应生存的植物相对要少一些。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对于未来丰富延庆这一生态涵养区的生物多样性,也会有引领带动作用。“比如有些植物,在昌平生活得很好,但到延庆能不能生长好?比如柿子在延庆就很少。国家植物园在引进、驯化植物的过程中,对于气候条件相对特殊的延庆区来说,提供了更大机遇。”

  李俊清建议,国家植物园还应该有全球视野,收集保护世界上的重要物种,对中小学生进行展示科普。“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也可以为外国提供物种。物种的交流、引种也是促进人类文明的重要条件。”

  中药有中国特色,是中国和世界的遗产,可以考虑在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好、人为干扰少的北部怀柔区建设药用植物卫星园。——李俊清

  延庆地区更多的区域在长城以北,在这个地区能够适应生存的植物相对要少一些。在北京设立国家植物园,对于未来丰富延庆这一生态涵养区的生物多样性,也会有引领带动作用。——徐志中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吴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