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新京智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09:新京智库

陈德亮:今年我们将面对怎样的气候环境

2022年01月18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陈德亮
国际著名气候学家、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

  2021年是极端灾害频繁发生的一年。

  从1月到12月,从亚洲,到美洲,再到欧洲,不少地方都遭遇了各种各样的极端天气灾害。比如12月10日至11日凌晨(当地时间),美国南部和中西部地区,总共发生了45场龙卷风,上百人死亡。

  国际著名气候学家、瑞典哥德堡大学讲席教授陈德亮告诉新京智库,就全球而言,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许多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出现了诸如异常龙卷风、更多的和路径不一样的强台风等现象,而且有些干旱的地方更干旱,多雨区域出现更多强降雨等迹象。

  在全球气候变化越发受关注的当下,2022年我们将面对一个什么样的气候环境?哪些国家和地区的极端天气事件或将更严重?我们能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做点什么?新京智库为此采访了陈德亮。

  极端天气发生频率和强度在加强

  新京智库:极端天气的发生有没有呈现出什么新特征或趋势?

  陈德亮:现在很明显的一个趋势就是,一些地区变得又干,温度又高。这种类型的复杂极端事件可能导致野火等。2021年夏天世界上出现很多这样的事件,例如意大利出现45摄氏度的高温天气、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死亡谷最高温达到54.4摄氏度、加拿大也出现了46摄氏度的高温天气。在加拿大一些地方,夏季平常温度也就是20多摄氏度。瑞典过去几乎不缺水,这几年开始出现了干旱现象。同样,在欧洲南部,地中海地区,2021年干旱更厉害了。

  与此相反,有些地区尤其是气候湿润区更容易出现强降雨、洪涝现象。

  新京智库:在中国这个情况正好反过来:北方降雨多了,南方降雨少了。

  陈德亮:对,中国降雨的区域分布上是有一点反过来,但它不是极端天气。“7·21”郑州暴雨,这类事件将来可能更容易发生。

  新京智库:美国总统拜登对于2021年12月的龙卷风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不认为其与气候变化有必然关系。换句话说,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其政府首脑如果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足够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你认为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

  陈德亮:拜登是一位政治家,而不是气候科学家。不过在谈到气候变化时,与他的前任相比,他更以事实为基础,表述也相对严谨。他不说龙卷风跟气候变化有必然联系,是科学的说法。龙卷风是一种短期的天气现象, 而气候是天气的长期统计结果。如果是前些年,科学界也没办法将某一次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联系起来。因为天气是一个混沌、复杂的系统, 极端天气也可以在没有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发生。天气与长期的气候变化有时有联系,有时也没有确切的关系。

  最近几年,我们有办法把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找出来,但也不能说是“一对一”的关系。只能说,如果没有人类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了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发生的概率,比如说只有5%,但因为有了人类温室气体的排放,发生的概率增加至95%。也就是说,极端天气与气候变化的因果关系还不是百分之百的确定关系。

  所以,我不认为拜登的这个表述证明现任美国总统不重视气候变化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

  中美合作不止在气候变化领域

  新京智库:有观点认为,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可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上达成一致。你怎么看两国目前在气候变化合作上的进展?

  陈德亮:应对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中美目前是全球第一、第二排放大国,如果中美两国不减排或减排的量不够,那么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就基本无解,所以很多人都希望中美两国合作。中国外长王毅说的一句话很实在,美方希望气候变化合作成为中美关系的“绿洲”,但如果“绿洲”周围都是“荒漠”,“绿洲”迟早会被沙化。这话的意思就是,中美合作不能仅仅局限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

  美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态度是,该跟中国合作的要合作,但是在政治策略上,他们的目的其实是要以此来让中国减排,让中国做更多的承诺。但两个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美国已经实现了碳达峰,工业转型基本完成,经济发展也比较好,而中国还没有,还处于发展中阶段,排放量大而且还在增加,这是个不太容易解决的问题。当然,现在有条件和能力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如果中美真想合作,一定是要有更多领域的相互开放,比如贸易、技术。事实上,中美不仅没能合作,美国最近又出了一些制裁中国的措施。从目前美国政府的行动来看,看不到有合作的迹象。

  新京智库:这对全球气候合作是不是将带来影响?

  陈德亮:肯定会有影响。但是,现在中国政府已经认识到减排“不是人家让我减,而是我自己要减”。所以,我想中国政府会持续做好减排工作。至于要跟美国在多大程度上进行合作,做多少事,这要看中美两个国家的共同努力。

  在2021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上,中美联合发布了《中美关于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大家对此有点惊讶,双方竟然发布了这样一份联合声明。这份声明让大家看到了一丝合作的希望,但仅有希望不够。

  新京智库:不管是二氧化碳,还是甲烷或一氧化氮减排都需要技术。中国在这方面还是有一些短板,需要跟国际开展合作。你觉得跟哪些国家可能建立比较好的合作关系?

  陈德亮:确实,发达国家在减排技术上还是有一定的优势。但可能让中国比较尴尬的是,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处于发展早期阶段,这些国家给予了技术方面的援助。如今,在中美竞争大背景下,发达国家都开始提防着中国,甚至围堵中国,所以接下来在技术交流方面,中国想跟发达国家合作可能会比较困难。

  “拿你的钱去投资环境友好公司”

  新京智库:因为新冠疫情导致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约7%,你是否觉得这给我们应对气候变化带来了启示?

  陈德亮:我觉得是有启示的。因为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约7%,但我们还活得不错,这说明二氧化碳是可以减排的。碳减排可能让人类过得稍微痛苦点,但最起码没让人类痛苦得不能忍受。另一个启示是,2021年二氧化碳排放的强劲反弹说明我们在减排的道路上依然任重道远。

  按照《巴黎协定》设定的1.5摄氏度温控目标,接下来10年-20年时间每年要减少7%左右的二氧化碳排放。这与2020年因疫情而减少的排放量正好相当。

  新京智库:所以,还是要通过科技手段来实现减排?

  陈德亮:那是肯定的,正如前面介绍的,二氧化碳的寿命比较长,还有很多国家在继续排放,如果不改变策略,那么短期内全球的二氧化碳总量就难以减少。

  怎么办?除了继续努力减排,比如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量,不用那些二氧化碳排放多的能源, 还需要通过人工手段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比如采用碳捕集技术,捕捉到后把二氧化碳埋到废弃的矿井里、深海里。在挪威、冰岛研究者正试着把捕捉到的二氧化碳渗入到岩石中,让二氧化碳也变成岩石。这种事情我们还要做得再快,再多一点。

  新年愿景

  我的期望是,如果想做得更有效果,还是得从国家层面甚至全球联手,因为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与能源结构和消费有关。大家都应该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在“地球村”生存的人类,每个人都要有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感。

  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我们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来做出我们的贡献,比如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同时可以减少浪费,比如食品浪费。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全球还有很多人吃不饱,另一方面却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规划署统计,全球粮食总产量的约14%损失发生在收获与零售环节之间,另有17%遭到浪费,包括家庭、餐饮服务和零售方面出现的浪费。此外,还可以少吃点牛肉。

  新京智库访谈员 肖隆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