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5:发布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5:发布
上一篇

758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开门迎客”

超4万名城市志愿者已上岗服务;李妮娜、丁宁、李素丽等十人担任城市志愿者“形象大使”

2022年02月03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图/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新京报讯 (记者张璐)2022北京新闻中心2月2日举行城市志愿服务专场新闻发布会。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指挥部执行指挥、北京团市委书记李军会介绍,758个城市志愿服务站点全部“开门迎客”,持续服务至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活动结束。

  北京在全国志愿服务起步早、发展快。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超过449.3万,注册志愿团体超过8.1万个,累计发布志愿服务项目超过52.4万个,记录志愿服务时长超过5.7亿小时。截至目前,超过4万名城市志愿者已经上岗服务,加上后续上岗服务的志愿者,累计上岗服务的志愿者将达到20万人次。

  李军会说,北京作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必定载入奥林匹克运动史册。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是“双奥之城”的重要体现之一。本次冬奥会延续2008年夏奥会城市站点“蓝立方”的成功经验,聚焦冬奥会“五区四线三周边”,发布城市志愿服务站点758个。

  其中,冬奥会场馆周边服务点位16个、城市志愿服务站149个、冬奥冰雪运动场所9个、重点社区(村)507个、温馨家园及助残机构39个、公交地铁场站37个以及2022北京新闻中心。赛后将根据城市功能规划和市民需要,适当保留一些城市志愿服务站点,使其成为“双奥之城”的时代见证。

  李军会介绍,此次十位在各个领域、行业的代表人物担任城市志愿者“形象大使”,参与城市志愿服务。他们分别是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军李妮娜、乒乓球世界冠军丁宁、全国劳模李素丽、知名主持人马丁、最美领诵员冯琳、“轮椅上的舞者”李楠、烈士后代夏芸枫、联合国志愿者林俊杰、颐和园“科普使者”孙迪、“延庆乡亲”代表孙艳萍。

  与此同时,城市志愿者报名积极踊跃,既有从事志愿服务20多年的80多岁的老爷爷、老奶奶,也有全家齐上阵的“志愿家庭”。

  关注1

  城市志愿者上岗预计达20万人次

  冬奥城市志愿者上岗预计达到20万人次,这样一支庞大的志愿者队伍,在冬奥会后会有怎样的考虑?李军会说:“在制定志愿工作方案时,已经把志愿队伍的激励保留作为一项内容进行考虑”。他举例称,在加强志愿者激励方面,为所有的城市志愿者设计了精美的志愿服务证书,发放了城市志愿者专用笔记本等志愿服务用品,对表现突出优秀的志愿者,还特别设计了激励物品。

  冬奥会、冬残奥会之后,北京将根据城市发展和市民需要,实施一系列志愿服务项目,统称“志愿+”,比如志愿+城市更新、志愿+疫情防控、志愿+生态文明、志愿+文化科技,还包括志愿+接诉即办,志愿+城市应急处置等等,带动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延续志愿者的志愿生涯。

  李军会表示,专业化是志愿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冬奥会、冬残奥会结束之后,将结合志愿者的个人意愿和专业特长,围绕城市建设发展实际需要的特殊领域,组建一系列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如语言服务志愿者、应急志愿者、医疗志愿者等志愿服务队伍,扩大志愿者服务圈,同时通过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发挥市民的个人专长,让志愿服务成为广大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

  关注2

  台湾青年志愿者服务队“让两岸同胞一起向未来”

  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老师陈文成来自台湾彰化,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海淀区城市志愿者中的一员。

  冬奥会测试赛期间,在海淀区青联及相关高校的支持下,陈文成组织策划了2021年两岸大学生冰雪嘉年华系列活动,得到两岸大学生的积极响应。“目前,我正在组织北京冬奥云讲座进岛内高校活动,圆岛内青年一个冬奥梦。”

  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工作启动以来,在海淀区青年联合会的组织下,陈文成向广大台湾青年发出邀约,组建了台湾青年冬奥城市志愿者服务队,并于2022年1月25日在紫竹院公园东门城市志愿服务站正式上岗。

  此次城市志愿服务,他和在北京的台湾青年们不仅提供文明引导、交通引导、饮用热水等服务,还结合冬奥会、冬残奥会以及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和两岸元素,组织游客们开展冬奥知识问答、写福字、剪窗花、做花灯、猜灯谜等趣味活动。

  “我们还带游客、小朋友一起跳舞,他们知道我们是台湾同胞后,为我们竖起了大拇指,夸我们的服务细心、热情。”

  陈文成说,接下来的一周,他们还将开展两岸主题文化周活动,提供冬奥线下拍照打卡、台胞志愿者舞蹈教学、冬奥祝福闽南语教学、两岸知识问答竞猜等多项特色活动,促进两岸同胞交流,“让冬奥城市志愿服务站成为奥运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展示窗口、两岸青年融合发展的交流窗口、志愿服务精神的传播窗口”。

  陈文成希望通过志愿服务的经历,把精彩的北京冬奥盛会第一时间传递给台湾同胞,让两岸同胞一起向未来,共享冬奥的激情与荣光。

  北京冬奥城市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站点新变化

  设计更加时尚

  志愿服务站点包含了飞扬的雪花、爱心、和平鸽剪影等元素。总体来说,城市志愿服务站点非常醒目,将成为冬日京城的一道风景线。

  功能更加优化

  志愿服务站点面向志愿者、广大市民和社会群体。对志愿者而言,站点有歇脚、保暖的功能;对广大市民和其他社会群体而言,城市志愿服务站点承担了信息咨询、手机充电等功能。

  设置更加科学

  志愿服务站点就像城市的毛细血管,2008年奥运会设置了500个站点,北京冬奥会设置了758个站点,有两方面考虑,即服务赛事举办、服务城市运行。

  758个站点围绕“五区四线三周边”进行设计。一方面对接场馆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和赛事志愿者虽然空间上有距离,但服务不断线,对参赛观众进行服务保障,同时服务整个城市的运行,为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举办提供高效、顺畅的城市服务。

  三区志愿服务内容

  朝阳区

  ●在世贸天阶街舞青年站点,将有20余名街舞青年志愿者在冬奥期间为广大游客提供服务,宣传街舞文化。

  ●在冬奥村站点,由“新鸟巢一代”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举办“双奥朝阳 一起向未来”主题分享活动。

  ●在朝阳公园站点,由朝阳律协团委组成志愿服务队,提供法治宣传及心理咨询服务。在望京SOHO站点,有以轻微残障人士志愿者为主组建的自强志愿服务队。

  石景山区

  ●城市志愿者将在站点提供信息咨询、语言服务、疫情防控、应急救援等服务。

  ●在首钢园三高炉全民畅读书店建设“冬奥城市志愿者之家”,让志愿者在此饮水休憩、读书学习。

  延庆区

  ●志愿者将开展“爱心接力”志愿服务,为闭环内工作人员及家属提供孩子作业辅导、心理健康辅导等服务。

  ●招募10余名语言志愿者进驻冬奥服务保障酒店,提供语言服务。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