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特刊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65: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特刊

延庆冬奥核心区的“拓荒”民警吴月云

在山上驻扎4年 看着赛区一点点蜕变

2022年02月04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吴月云
吴月云,56岁,北京市公安局延庆分局张山营派出所民警,张山营镇西大庄科村党支部“穿警服的副书记”。2017年,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域确定在海坨山开工建设后,吴月云成了这片建设用地的“大管家”。2018年初吴月云搬上山,扎进这个12平米的警务站,最多的时候,担负着整个项目9万多名工人的警务和安全。受访者供图

  不久前,56岁的民警吴月云又接下了一个新任务,他被聘为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的安保经理。而在这个任务到来之前,他已经在赛区驻扎了4年。

  2018年初,为了保障冬奥延庆赛区核心区的平安建设,吴月云搬上了山,扎进了那个位于“大工地”里的12平米警务站。山里云卷云舒、日升日落,吴月云为在这里开工动土的9万多名工人守夜、化纠纷、保平安。

  2021年夏天,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雪车雪橇中心基本完工。

  吴月云看着赛区一点点换了装,等待盛事到来。有人喊他“拓荒民警”,但吴月云乐在其中,“能从头见证一片冬奥会场地的建设,我是幸运的。”

  

  山上的警务站

  新京报:你是怎么参与到冬奥服务工作中的?

  吴月云:大家今年看到的冬奥会延庆赛区核心区域,包括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冬奥村,都是倚靠海坨山而建的。海坨山位于我工作的张山营派出所管辖区,更具体说,延庆赛区就位于张山营的西大庄科村。我是这个村的驻村民警,所以自冬奥会比赛场地选址在此开始,我们就密不可分了。

  我之前对冬奥会也没有概念,只知道几个滑冰、滑雪项目。雪橇和雪车长什么样、要怎么比,完全不知道。这片项目用地开工后,西大庄科村往上这片海坨山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新京报:为什么把警务站搬到了山上?

  吴月云:当时的海坨山处于“四无”状态,无水无电无信号无路。最先进行的是修路,水、电、通讯信号也同步铺设。我记得,2017年就有十来家工程公司同时开工,上山的工人有两万多名。

  一下涌入这么多人,在这里干活、吃住,纠纷警情就多了起来。出警要进山,从我们派出所开车到山下需要半个小时,然后我得继续爬山走上去,少说也得再走40分钟。根据工作需要,单位帮我协调在山上建了一个临时警务站,吃住都在上面,专门协调解决工地上的各种问题。

  新京报:你需要处理哪些问题?

  吴月云:这儿像个两万多人的大社区,工人之间会因为干活产生矛盾,比如你的车占了我的道,老板和员工的纠纷,项目组和村民的不快。都是鸡毛蒜皮的事儿,看上去不起眼,但必须疏解开。我在这里工作18年了,所以项目部协调不过来的事儿也经常来找我。

  “有困难找警察”这句话已经印在大家脑海里。哪怕没出警,我那12平方米的警务站也有震慑作用。

  爬山蹚泥的民警

  新京报:驻扎山上,生活上会遇到一些困难吗?

  吴月云:我2018年初上山,那时候条件好些了。最难熬的是山上的低温和冷风,雨雪天、大雾天,山上路滑,林里阴冷,九级大风刮起来外面呼呼响。我现在还常回忆起,刚上山时,我的警服要每天一洗一换,土太大了,赶上雨雪天,相当于在泥里走了一遭。这样的情况持续了3年多。

  家人也不在身边,没有警情的时候,山里的时间挺难打发。这4年里跟我搭档的辅警换了4个,不忙的时候,我每周要抽空回两次延庆城区的家。一到家,我爱人做些我爱吃的菜,那是最放松的时候,经常吃完饭就在沙发上倒头睡着了。

  新京报:在山上处理警务时,会遇到棘手的事情吗?

  吴月云:常规出警,处理纠纷、协调矛盾,都还算是手到擒来,但是被疫情打了个措手不及。2021年1月的一天,我下山给车加油,回到警务站,项目部的一位书记已经在等我,说得排查一下工人们情况。那时候临近春节,工地还有2000多人,我们一个个联系登记,确保“安全”。

  春节后复工复产,各地的工人又大批返回,防控任务更加紧张了,一直到现在还没有放松过。

  像我看着长大的“女儿”

  新京报:和4年前比,这片场地有什么变化?

  吴月云:海坨山是北京第二高峰,延庆区的第一高峰,我从小一抬头就能望见它。我最喜欢秋冬季节的海坨山,会有山下葱绿,山上雪白的“海坨戴雪”景观。春天,山顶积雪还没化完,山腰的山桃花一簇一簇挂着,特别美。

  现在,这里变成了冬奥会延庆赛区,我也感到很开心。全长1975米,垂直落差超过121米的“雪游龙”赛道,是冬奥会设计难度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施工工艺最为复杂的新建比赛场地之一。今年10月测试赛开始后,这条“龙”灯火通明。

  站在西大庄科村看山里,今非昔比,冬奥会改变了这个村的命运。现在,西大庄科村被称为“奥运村”,村里人也在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党员和村民组成护林队,保障冬奥核心区外围森林防火安全,还有不少村民参与了场馆志愿服务。

  新京报:你看到这样的变化心情怎么样?

  吴月云:我今年56岁了,在这里驻扎了四年。驻扎到冬奥场地以来,我看着海坨山一点点在变,看着这样的海坨山,感觉就像看到自己一点点蜕变的女儿。很多人在这里付出,扮靓这座山,迎接这场国际盛事。

  新京报:你现在的工作有变化吗?

  吴月云:去年年底开始,我被冬奥组委聘为延庆赛区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的安保经理。1月21日开始我们又进入了新一轮的闭环工作中,这几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巡查占地18.69公顷的“雪游龙”的每一个角落,保障人员安全、设备设施安全、排除各种隐患,经常从早上5点查到次日凌晨。

  其实我没想到,我会一直在这里工作四年,感觉意外又荣耀。几个月前测试赛的时候,我看雪车运动员比赛,在大屏幕里看着他们从赛道上嗖地一下冲过去,激动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大家说我是冬奥会的“拓荒”民警,工作很艰辛、漫长,但回看时,我觉得能有这样的经历实属幸运。再有三年多时间我就退休了,我想着,那时候去照看小外孙,能有不少故事讲给他听。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大家说我是冬奥会的“拓荒”民警,工作很艰辛、漫长,但回看时,我觉得能有这样的经历实属幸运。

  ——吴月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