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保障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4:保障

石景山交通支队冬奥会期间每天保障280辆次班车往返,重点区域交警24小时待命

“雪飞天”暂时谢幕,交通保障仍继续

2022年02月17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交警在首钢园内疏导交通。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随着苏翊鸣拿下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比赛的金牌,被称为“雪飞天”的首钢滑雪大跳台也在北京冬奥会上“谢幕”。对石景山交通支队的民警来说,并不意味着冬奥保障任务的结束。

  1个竞赛场馆、6个非竞赛场馆、1个交通场站、3个签约酒店和4条涉奥交通保障路线,用“繁复紧张”来形容石景山区的冬奥交通保障任务一点也不夸张。

  今年1月上旬,首钢园内场馆实施“小闭环”以来,石景山交通支队的民警就迎来了自己的冬奥时间。进入比赛日后,他们每天需要保障70辆次运动员班车、100辆次媒体班车,还要保障酒店的110辆次班车的往返。在一些重点区域,有交警24小时待命,每天早上在运动员抵达场馆前两个小时,有出勤任务的交警就要提前到达岗位。

  

  提前摸排

  冬奥交通保障“零失误”

  石景山区的首钢园内不仅有首钢滑雪大跳台场馆和闭环酒店,还是北京冬奥组委总部、主运行中心、交通指挥中心、技术运行中心、电力运行中心、制服和注册中心所在地,称得上是北京冬奥会的“指挥大脑”和“大本营”。

  日均保障70辆次运动员班车、100辆次媒体班车、保障酒店日均110辆次班车往返,光是这些数据就能看出赛区交通保障任务的繁忙程度。在冬奥会开幕式、火炬传递、运动员训练日、正式比赛等各项保障任务中,石景山交通支队的民警实现“零失误、零差错”。特别是2月2日全天,他们进行了15个小时的连续保障工作,圆满完成了火炬传递过程中的交通警卫任务。

  此前,首钢园内的道路属于园区内部道路,并未正式移交给交管部门,一些道路标识也存在缺失,同时交管部门对园区内道路的情况也并不熟悉。为此,在小闭环开始前,石景山交通支队就安排民警对这些保障道路进行实地踏勘、排查风险隐患。

  在石景山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石景山交通支队会同相关部门围绕着首钢园周边共新增、复划标线1.1万余平方米,并对道路标志、隔离墩、信号灯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摸排、解决;将首钢园内20处信号灯、20套视频监控接入交管部门的平台进行使用,在园区内增设相应的视频监控和非现场执法设备,实现涉奥区域道路科技手段全覆盖;针对园区内闭环区域人、车同检口易引发车辆排队滞留风险,交管部门也建立了应急分流预案,保障运动员、裁判等乘坐的免检车辆准点到达。

  由于市民对北京冬奥会的热情很高,能够远眺滑雪大跳台的新首钢大桥也成为市民的热门打卡地。为了避免出现车辆违停情况,交管部门在日常执法的基础上,在新首钢大桥上安装了2套语音提示设备,针对视频巡控中发现的违法停车行为及时进行远程语音纠正,提醒市民挪移车辆,消除交通安全隐患。

  道路保障

  分流疏导避免车辆扎堆

  北京冬奥会期间,为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北京只施行常规的尾号限行措施,并未像2008年时执行单双号限行措施。这样一来,一些重点路段就面临着不小的交通压力。“如何实现冬奥保障和社会交通两不误”也成为交管部门必须解决处理好的问题。

  为保障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赛会交通万无一失、社会交通和谐运转,北京交管部门启动赛事交通与社会交通“1+1”一体化交通保障模式,加强指挥调度、路面疏导和视频巡控,及时发布交通引导信息,科学编排、规划奥运车辆发车时间、行驶路线,加大环路、主干道、联络线等道路节点的维护力度,在确保奥运车辆安全准点抵离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社会交通的影响。

  “首钢园周边有多条冬奥保障道路,同时也是社会车辆的交通主干线,比如金安桥路口就是保障道路上的重要节点。”石景山交通支队支队长许春生介绍,每天早上都有运动员班车要从此处经过,通勤车流量很大,周边还有地铁站,人流、车流十分密集。既要保证冬奥会运动员的训练、比赛,也要保障社会交通的顺畅,交管部门在石门路电厂路口、阜石路金顶北路西口、金顶街南口等外围设置五处分流岗,在冬奥保障车队集中通过前,可以预先对社会车辆进行远端分流,避免在路口扎堆等候,此举也取得市民的充分理解。

  为保障运动员的紧急就医需求,交管部门在滑雪大跳台场馆通往冬奥医院的6公里道路上设置了绿色通道,沿线每一个路口均有人员值守,保证救护车经过时可以一路畅通。

  得益于充分的准备工作,在救治受伤运动员的过程中,交管部门做到了快速响应。

  2月5日,一名自由式滑雪运动员在首钢滑雪大跳台训练时摔伤,13时06分,石景山交通支队收到场馆交通指挥室的部署后,北辛安大队紧急启动运动员受伤医疗绿色通道,仅用时8分钟就将摔伤运动员安全护送到冬奥定点医院——首钢医院。

  随时备勤

  应急保障人员时刻待命

  不只是对运动员的紧急救治保障,交管部门在处置冬奥保障道路上的交通事故时同样有条不紊,而这也离不开提前制定的各项预案和模拟演练。

  围绕着冬奥保障道路和首钢园周边,交管部门采取了24小时视频巡检、车组巡逻、定点执勤等多种方式,紧盯路面突发警情。每天在运动员抵达场馆比赛或训练前两个小时,交警就会到位执勤,提前对道路交通进行疏导。

  为了确保能及时应对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石景山交通支队还协调区城管委租用了多台吊车、拖车、叉车、铲车等清障救援力量,跟随交管部门一起24小时备勤,并联系公交集团和公联公司增派了大型的公交救援车和清扫车。

  北辛安大队的民警王来成就是应急保障小分队的一员,这段时间,驾驶舱就是他最常待的地方,必须要时刻保持待命状态。10天前,他们这个小队就发挥了重要作用。

  2月7日早上6点多,在阜石路高架桥由东向西方向石景山法院西侧,一辆轻型厢式货车因左后车轮脱落发生侧翻,车上总重4吨的水果和蔬菜散落了一地,后车纷纷紧急避让,造成了道路严重拥堵。而这一天刚好是大跳台的冬奥正赛首日,早上7点半将有大量运动员乘坐闭环车辆途经此处。

  事故发生后,为了最快地疏导、恢复交通,石景山支队立即调派最近的民警赶往事发地点,同时,周边还安排民警进行远端疏导分流,应急保障小分队立即到场开展现场勘查,并调派清障和清扫力量对现场散落的果蔬进行搬运,然后将车辆吊起。经过紧锣密鼓的现场处置,当天早上7点10分,事故现场已清理完毕,全面恢复了社会交通,保障了运动员车辆的顺畅通行。

  首钢滑雪大跳台的比赛任务在2月15日告一段落,交管部门的保障任务却不能停歇,辖区内还有闭环管理的签约酒店和冬奥组委相关保障部门仍在为冬奥会开展着工作,一线交警也需要坚守到冬奥会最后一刻。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