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这几乎就是奇迹!”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看到,尽管受到疫情影响,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工作依然顺利进行时,不禁如此称赞。
如今,北京冬奥会即将闭幕,北京作为国际上唯一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双奥之城”,为世界奉献了一场“简约、安全、精彩”的体育盛会,尽展北京城市魅力。
斗转星移,时光荏苒。2008年夏天,在刚完工不久的国家体育场(鸟巢),一场“空中漫步”点燃了“祥云”火炬,拉开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序幕。
时隔14载,2022年立春的晚上,同样在鸟巢,奥林匹克的火炬,以一种“百年奥运史上从未有过”的方式再次点亮北京的夜空。作为北京的地标性建筑,鸟巢见证的这一历史时刻,同样也是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荣耀,更传递出发展理念之变。
告别大搭大建,更重节俭利用。北京冬奥会的所有新建场馆都拥有一份“面向未来”的脚本,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11个场馆也被再利用。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办过之后就成了‘寂静的山林’。”
冬夏项目场地实现双向转换。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水立方惊艳世界。14年过去了,如今水立方摇身一变,成为全球首个完成“水冰转换”的场馆。从2008年到2022年,从“水立方”到“冰立方”,从柔情似水到刚毅如冰,这座奥运会主要竞赛场馆的转换,标志着北京夏奥会与北京冬奥会实现了完美的对接传承。
此外,国家体育馆、五棵松体育中心、首都体育馆等夏奥场馆也创造性地实现了“水冰转换”“陆冰转换”。“冰丝带”首次采用碳排放趋近于零的制冰技术,场馆常规电力需求实现100%绿色电力供应,北京实现6项空气质量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每个冬奥场馆都制定了赛后利用方案……科技赋能,创新助力,“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形成一系列成果,彰显北京“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创新,进一步擦亮了绿色北京的名片,也沉淀为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
相聚五环旗下,相约长城内外。鸟巢上空绽放的烟花,天安门广场矗立的奥运主题花坛,中国结与奥运五环,福娃与冰墩墩、雪容融,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是东西方两大文明的融合,也是中国“百年变局的一个缩影”。
作为“双奥之城”的北京,于辉煌煊赫之外,将更有底气在细微处见真章,奥运舞台上的激情澎湃成就一个城市的高光时刻,同样精彩的叙事还将延续在志愿者的讲述中,在发展理念的变革里。
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