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专栏
上一篇  下一篇

纪念尼克松访华50周年,中美关系的根基理应更加稳定

2022年02月22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 专栏

  

  美方有必要从50年前尼克松访华的历史事件中,学到更多东西。

  今年是尼克松访华50周年。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中美两国领导人实现“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中美双方经过一系列秘密谈判,于1972年2月28日发表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中的第一个联合公报——《上海公报》。

  尼克松访华的这一周,是中美关系史上的历史性事件,不仅打开了中美正常交往的大门,为此后中美的相向而行创造了条件,而且塑造了新的国际地缘政治,对促进亚太地区及世界从对抗走向和平发挥了重大作用。因此这一周,在后来也被称作“改变世界的一周”。

  事实上,出现“改变世界的一周”并非必然。在尼克松访华前,中美之间已有23年没有正式交往,两国官方交流渠道只剩下在华沙断断续续进行了136次的大使级秘密会谈,以及1971年7月基辛格的秘密访华。无论从战略态势还是意识形态上,当时中美在一定程度上其实处于敌对状态。因此在美国国内,反对美中改善关系的力量极其强大,迫使尼克松和基辛格等人不得不谨慎从事,甚至把这种反对声音当作与中方讨价还价的筹码。

  然而就是在关山万重、缺乏战略互信的情况下,伴随尼克松访华,中美达成了历史性共识。今天回顾起来,尼克松访华的历史性成就,是两个客观因素和两个主观因素合力的结果。两个客观因素是当时“苏攻美守”的冷战格局和美国摆脱越战泥潭的迫切需求;两个主观因素是中美领导人对战略机遇的敏锐把握和中方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坚定维护。

  而这四个因素之所以将中美关系导向相向而行的方向,是中美两国都做了正确的选择。

  从美方的角度来看,就是面对冷战和越战的不利形势,意识到了中国是维护地区稳定和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没有这样的认识,而继续维持意识形态的执念,很难想象尼克松会改变过去的对华立场,在中美尚未建交时就主动访问中国。

  而从中方的角度看,如果没有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坚定维护,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基础就难以牢固,三个联合公报也很难发挥如此持久的机制性作用。

  这一点,在《上海公报》的磋商过程中体现得尤其明显。在美方讨价还价的过程中,中方坚持其他问题可以谈,但中国台湾问题寸步不让,最终在《上海公报》中,美国首次承认“只有一个中国”,美方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持异议,由此奠定了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

  《上海公报》的发表,充分体现了中美领导人的政治智慧——它绕开了掣肘众多的美国国会程序,为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它又具备足够的法理性。

  50年前尼克松访华,可谓筚路蓝缕,最终实现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维护了亚太地区的长期稳定繁荣。今天,国际格局已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的经济规模如今也达到了美国的70%。中国的快速发展,让美国不少人感到不适应。那么,中美还能够相向而行吗?

  肯定地说,中美相向而行的客观因素依然存在。50年前,冷战和越战迫使美国走近中国。而今天,不少全球治理课题仍离不开中美合作。如:全球气候变化、新冠疫情、反恐、逃税洗钱、核不扩散、供应链稳定、地区安全等重大议题。与50年前相比,中美可以合作的领域不是缩小了而是扩大了。同时,中美在一些领域的竞争关系也越发趋于剧烈。

  毫无疑问,与50年前相比,今天的中美关系要复杂得多。但无论多么复杂,都不能刻意忽视中国发展这一现实。50年前,尼克松、基辛格等人尚能认识到中国是维护国际秩序的重要力量。当下,部分美国政客若视而不见,对中美都非幸事。

  而在今天,尤其要警惕通过动摇和破坏中美关系政治基础来修订中美关系航向的倾向。

  让中美关系保持稳定,制造喧嚣、极限施压无济于事。美方有必要从50年前尼克松访华的历史事件中,学到更多东西。

  □徐立凡(专栏作家)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xjbpl2009@sina.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