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题材重点剧目收官,关联中国四十年时代变迁,新京报专访导演揭秘创作思路
| ||
| ||
| ||
| ||
|
从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至闭幕,历时近20天,国家广电总局重点指导项目、冬奥题材重点剧目《冰雪之名》的首轮播出也正式收官。结局中,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金莹在六国邀请赛上代表中国队第一个冲过决赛终点线,获得了2022北京冬奥会的参赛资格,两代人的冰雪之梦终于得以实现。
在冬奥会与冰雪运动的热潮之下,《冰雪之名》的播出在社会各界引发广泛热议。日前,该剧导演白涛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在他看来,冰雪运动相较其他运动,条件较严格,成本投入较高,因此,其在中国的发展也不能单纯从体育竞技层面思考,反而,它反映的是中国的时代进步和国力强盛。这也是为何,《冰雪之名》作为一部冬奥题材,却将更多视角聚焦于冰雪运动与中国四十年变迁间的关联,并采用群像方式,展现两代冰雪人截然不同的追梦步伐。“不管是我们还是当下的运动员们,真的应该感谢这个时代,给了大家圆梦的机会。”
导演曾与短道速滑运动员杨阳是同桌
白涛与《冰雪之名》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三十年前。
白涛是吉林长春人,土生土长于东北雪乡,从学生时代开始便在长春市体育运动学校学习自由式摔跤。中国短道速滑运动员杨阳、王春露、冯凯等,都曾是白涛的师兄妹,其中杨阳还曾是他的“同桌”。
在冰雪运动的氛围下长大,白涛比非专业人士更能体会此类项目的专业性之高,拍摄难度之大,以及普及性之局限。“夏季奥运会有很多对抗性竞技,比如摔跤、柔道、拳击,群体覆盖面也更广一点。但冰雪运动很多都是技巧性的,比如高台滑雪、U型池。而且受地域局限性也比较大,北方(观众)相对会比南方(观众)接受程度更高一点。”
因此在拍摄过程中,白涛首先注重冰雪运动的专业性展现。《冰雪之名》上篇“冰雪情缘”聚焦花样滑冰双人滑,下篇“冬奥梦想”讲述短道速滑,白涛第一时间便把剧本发给从事这些项目的老同学,请他们担任技术顾问,在人物关系、训练过程、器材设施等诸多专业方面提建议,纠错误。同时,白涛也根据对方提供的训练视频、训练计划、技术编排图解等资料,与演员、摄影、美术、造型等主创团队及时探讨、调整剧本,让《冰雪之名》尽可能和专业运动员靠近。
此外,白涛也力争规避专业局限,从细枝末节展现冰雪运动员的真实质感。冰雪运动并不像跑步、游泳等全民运动,普通人经过短期训练就可模仿大概。尤其是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项目,其专业运动员都是从几岁开始不断训练、沉淀十几年,才能实现对冰雪的驾驭,“绝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冰上跑步。”但事实上,剧中大部分演员只有屈指可数的滑冰经验,甚至有的人在拍摄前都没有上过冰。
因此,在主演们经过十余天突击训练的基础上,白涛也并未要求他们在冰上驾轻就熟地跑起来,而是更多从“人物塑造”角度“破题”——在生活细节上做足功课。比如,演员们必须熟练掌握冰刀怎么穿,护目镜怎么戴,头盔怎么戴;充分了解花滑和短道速滑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形态、表现、情绪、表情。而挑战花样滑冰的演员们,还要利用自身舞蹈动作和表演上的细节,与专业运动员的气质实现完美贴合。
剧中大量花滑、短道速滑的高难度全景镜头,大多是邀请专业替身拍摄。但剧组也应用了辅助器材,例如在冰上、雪上架设的特殊轨道,帮助演员也能在冰上实现快速滑动效果。“我们希望通过强化赛场上、训练中的运动员的质感,让人物状态更加自如、真实,提高冰雪运动展现的完成度。”白涛说。
以冰雪展现时代变迁从冬奥讲述追梦故事
过往冬奥题材大多聚焦冰雪项目、运动员成长,但《冰雪之名》却另辟蹊径,将故事分为上、下两篇,以上世纪80年代到2022北京冬奥会之前,一家人为了冰雪梦想不懈奋斗的故事,串联起中国与冬奥结缘的40余年发展历程。
其中,上篇故事“冰雪情缘”围绕花样滑冰双人滑运动员严振华与李冰河展开,以上世纪80年代的东北雪乡发展困境为大背景,构建了早期冰雪运动员想要走向大城市,追求冬奥梦想的坎坷与艰苦。相较剧中大量花滑技巧的展现,白涛印象更深刻的是伴随冰雪梦想,严振华与李冰河,以及与各自的家庭之间,由亲密关系、时代发展带来的成长阵痛。尤其在最后的结局中,严振华为了照顾家乡的父亲,放弃了花样滑冰梦想和朦胧的爱情;李冰河也背负着对梦想的渴望和分离的感伤。两人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
“我们都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那个年代的价值体系和认知,让我们除了梦想,还背负了太多东西。自己的选择总是需要考虑别人。冰雪运动是美好的,但人的成长往往伴随着撕裂与伤感。”白涛说。
如果说“冰雪情缘”兼具美感与力量,下篇“冬奥梦想”则更强调速度与激情。下篇延续上篇的故事,讲述了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运动员的圆梦条件也变得越来越优渥。严振华的儿子严阳带着父辈对冰雪运动的热爱,不顾父亲反对,入选短道速滑青训营,却因种种原因成为女队陪练。但经过刻苦训练,最终一路打拼为正式队员,他通过冰雪运动实现了自我价值,也完成父辈未完成的冬奥梦想。
“当下这个年代,年轻的孩子们已经不需要为别人活着。这与上篇的选择形成鲜明对比,这也是时代的发展。他们要为自己的理想而追逐。”白涛表示,严阳最后通过自己的拼搏,感动了父亲。两代人之间通过冰雪运动,实现了和解与成长,也是下篇想要表达的另一层情感主题。
两个时代的故事循序渐进,暗含中国四十年的时代发展,这些都让《冰雪之名》具有强烈的时代印记,在上、下篇的视听语言上,白涛进行了明确的时代划分。例如,上篇整体颜色偏油画质感,从初升的太阳到渐落的夕阳,都打造了强烈的逆光效果。美术、影像、镜头语言、人物整体造型上,也明显刻画了怀旧基调,以细节堆砌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社会现状。而下篇的整体光线则由复古变成明亮,颜色更加鲜艳,更加接近现代生活审美。
情感戏只是辅助,花滑运动给“爱情”自由空间
《冰雪之名》编剧梁振华曾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如果一个竞技题材都在谈赛场、谈输赢,那势必变得单薄。真正吸引人的还是运动员们走上赛场前的故事。这也是为何《冰雪之名》塑造了严振华与李冰河因花滑结缘、相恋,最终却因家庭等种种原因分道扬镳的情感线索。
对于《冰雪之名》的感情戏,白涛坦言,开拍前主创曾深入探讨是否要加入爱情线。最后他们还是认为,《冰雪之名》更偏向于写实。相比纯粹的竞技比赛,团队更希望聚焦冰雪运动之外,运动员为梦想拼搏、奋斗的过程,其中也包括情感和生活上的成长。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信息并不发达,物质生活也不富足,每个人都背负着极大的生活压力。恰恰,爱情是那个年代最弥足珍贵,也是最奢侈的精神食粮之一。那个年代,人们在情感表达上也是含蓄的,所以在两人为花滑梦想共同奋斗的状态下,更显得这种朦胧的、默契的感情难能可贵。
而下篇的故事则完全聚焦于运动员的训练和拼搏,极大减弱了情感的展现。“在长时间的互相帮助、互相扶持的状态下,下篇的男、女主角也只是滋生了一点点(感情的)苗头。下篇我们想留空间让观众去品味和解读。”
主创团队也为此走访了专业运动员。据悉,与其他运动项目不同,花样滑冰的教练员通常不会反对队内恋爱。因为双人滑大多是从“青梅竹马”便开始搭档,要一起度过十几年的时光。两人不仅要共同完成高难度动作的挑战,同时也要从表演中寻找情感表达。很多双人滑的比赛曲目,都是以爱情作为主题,这更需要两人之间具备绝佳的羁绊与默契,不需要语言沟通,只需要一个眼神、动作,就能意识到彼此之间高强度的信任,辅助两人完成一套高难度和漂亮的动作。例如,冬奥会花样滑冰冠军申雪、赵宏博便是真实的“冰上情侣”。
“这是花滑区别于其他运动的真实情况。”白涛坦言。
【荧幕之外】
《冰雪之名》走进社区,感动退役冰雪运动员
《冰雪之名》不仅获得了专业人士认可,同样深受广大普通观众的喜爱。2022年北京冬奥会比赛期间,“北京视听零距离”——电视剧《冰雪之名》走进社区活动陆续在京举行。该活动是北京市广播电视局为探索构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公共服务新模式所开展的2022年“北京视听零距离”系列活动之一。从前门、体育馆、白纸坊、什刹海到朝阳门、团结湖中路北社区,近百位居民在“迎冬奥、庆新春”的欢乐氛围中一起观看了这部冬奥题材的电视剧,并与演员们实现了近距离交流。
前门街道草厂西社区居民李晓静透露,因为女儿在追《冰雪之名》,所以她以为这是一部年轻人看的剧,但接下来她决定和女儿一起追剧。“故事很精彩,情节励志,老人和年轻人都能产生代入感,这是非常难得的!”
朝阳门社区赵爷爷的家人也有练过体育的,他看完《冰雪之名》感慨道:“那会儿运动员真的太苦了,冰雪运动也没这么普及,很多训练的场地、器械全靠自己‘白手起家’,就靠着这么一股劲坚持下来。看到这个剧想起以前的亲身见闻,他们真的太不容易了。”
体育馆街道四块玉社区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的家属社区,有不少国家体育总局退休老干部和退役运动员,大家在观看期间热烈地交流,分享着观剧感受,也一起回顾往昔为梦想拼搏的峥嵘岁月。居民刘仙坦言,剧中训练花滑的场馆,和她此前参加训练的场馆非常相似,体现了剧组的用心。“我现在好想去原来训练的场馆看看,不知道它还是不是我记忆里的样子。”
居民杨文静的小孙子恰巧在学习短道速滑,梦想着能像武大靖一样在冬奥会上摘得奖牌。“看剧的时候,就觉得下篇的男主角有着武大靖的影子,想趁小朋友还在放假,让他陪着我看这部励志且精彩的《冰雪之名》。”
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赫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