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论
近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价格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据媒体报道,公立医疗机构开展的新型冠状病毒抗原检测服务,允许按照“价格项目+检测试剂”的方式收费。收费总额现阶段不得高于每人次15元,其中“新冠抗原检测”价格项目不高于每人次5元。
相比核酸检测,新冠抗原检测更便捷、更高效,无需专业人员、场地和设备,居民可自查,短时间便可出结果。但作为补充手段,抗原检测要想扩大社会覆盖面,价格是其中关键。因此,社会上对抗原检测的价格也十分关心。
此次《通知》规定的整体价格基本处在民众可承受区间内,这是保证普惠性的必要之举。限价控价,才能确保人人共享,进而使其社会效果最大化。不仅如此,《通知》还为抗原检测留下了进一步降价的空间,明确“具备条件的,可将封顶标准调低至更合理的水平”。这意味着,随着未来成本进一步降低,相关费用还会继续下调,更加凸显其普惠性。
此外,《通知》还强调,对患者就诊过程中,由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检测试剂,患者自测新冠抗原的,公立医疗机构不得收取“新冠抗原检测”价格项目的费用。这有效压缩了“乱收费”的空间。
随着价格明确,抗原检测走向日常已经具备了基本前提。当然,接下来的工作还有不少。比如偏远、农村地区的产品配给,自测抗原结果与公共服务平台联网等,这些都是抗原检测的“配套措施”,也有待于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渐完善。
随着抗疫经验的累积,现阶段人们对防疫已有了新认识,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也成为了社会共识。显然,新冠抗原检测也是“更小代价”的一种体现。可以预见,今后抗原检测将会越发普遍。社会也期待抗原检测可以尽快发挥更大的功用,让防控措施更精准、社会成本更可控,为我们走出疫情增添更多的底气。
□吴瑜(媒体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