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专栏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专栏
下一篇

为“卡友”纾困,就是保供保链保民生

2022年04月13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社论

  

  只有货车司机在路上无忧,人们的日常生活才会无虑。

  疫情重塑了人们的生活,对货车司机——“卡友”这一从业群体来说,因疫情而变的还有赖以生存的工作状态。近期,全国多地疫情出现反复,各地防控措施也愈发趋严:有的地方要求中途经过高风险区的驾乘人员“1天1次核酸检测”;也有地方要求司机“不得离开驾驶室,无接触装卸货”;更有个别地方,为外地车辆贴上了封条……

  这群职业状态为“一直在路上”的“卡友”,面对不同地方的防疫政策,正遭遇着“人在囧途”的困扰。部分“卡友”因行程码星号被迫滞留在高速、困在车里,司机本人连同运载的物资,都面临不同程度的困境。

  在疫情防控关键阶段,人可以暂缓流动,生产生活物资却片刻不能停留。人们的一日三餐、经济运行,都离不开货车司机的车轮滚滚。为“卡友”纾困,打通一路堵点卡点,就是在保供保链保民生。

  也因此,国务院、交通运输部连日部署,要求各地切实做好货运物流保通保畅有关工作。其中提出,不得随意限制货运车辆和司乘人员通行,不得以车籍地、户籍地作为限制通行条件,不得简单以货车司乘人员、船员通信行程卡绿色带星号为由限制车辆船舶的通行、停靠。

  这些具体而明确的要求直面当下道路货运行业痛点,是纾解货车司机困难的切实举措。而这也要求,各地需依据上级决策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人性化的防疫举措,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保通保畅工作,以确保“保供动脉”畅通无阻。

  疫情持续两年多,道路货运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重要性愈发凸显,尤其每逢战“疫”吃紧,更直接关乎民生应急物资保障和供应链稳定。一旦途中遭遇梗阻,其影响必然涉及方方面面,深刻影响民众正常生产生活。

  而奔波在物流一线的货车司机群体,直接承担着生产生活物资保障的重任。疫情之下,他们是为生活奔波的奋斗者,也是市场保供的“逆行者”,其运送的生产生活物资,发挥着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而由于行业的特殊属性,又决定了货车司机流动区域广、途经地多,不可避免地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关注对象”。精准防控是我国一直以来的防疫政策,采取严格防御措施避免病毒传播无可厚非,但各地应当坚决杜绝“一刀切”的防疫手段,尤其是对货车司机而言,更应有灵活调整与机动应变。

  交通运输部已明确表示,对于“一刀切”劝返、违规设置防疫检查点、擅自阻断公路运输通道等情况,要通过严肃通报、约谈等形式,督促立即整改;对保通保畅工作不力、严重影响货运物流畅通、造成物资供应短缺中断、引发社会负面舆情的,要依法依规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这为各地保物流通畅提供了基本的方针要求。

  为此,各地除了要尽快建立落实统一格式、全国互认、办理便捷的通行证制度之外,还有赖于在防疫治理末端能够兼顾科学、合理与人性化关怀,让货车司机感受到防疫政策暖意。

  必须认识到,如果货车司机连基本生活都不能得到保证,那物流保通保畅的基础必将不复存在。因此,各地区、各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着力为货车司机群体纾困解难。国务院此次印发的通知也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为货车司机、船员提供免费核酸检测服务。切实做好因疫情滞留的货车司乘人员、船员的餐饮、如厕等基本生活服务。

  疫情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协调联动,做好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卡友”们才能“义无反顾”,各地才能“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在抗疫的大局之下,各地全力以赴为保供保链打开绿色通道,这事关千家万户冷暖,更关乎千行百业的生计。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