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8: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8: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上一篇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汪子钧

冬奥志愿经历为学生时代画上圆满句号

2022年04月22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当天,城市志愿者汪子钧在大巴车边等待参加开幕式观众的归来。受访者供图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

  汪子钧 中国农业大学学生

  尽管每次都要在户外站上十几个小时,汪子钧还是觉得自己作为“城市志愿者”的工作相对简单,他说他及团队最主要的任务,是在奥森南园附近为开闭幕式的观众引导方向。4月19日,汪子钧被授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个人”称号。

  谈起为什么会被评为先进个人,他很谦逊地回答——我和我所在的团队都只是冬奥会、冬残奥会庞大体系中的“螺丝钉”,我们每一颗都拧得严丝合缝、付出了100%的努力来保障这个体系的顺利运转。而我,只是这些付出100%努力的人中,比较幸运的一个。

  寒风中等待 “冷了就跺跺脚”

  这是一支由北京九所高校在校学生组成的1200名城市志愿者队伍,比起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其他保障人员连续性的工作,他们的工作是阶段性的。汪子钧回忆,他们一共执行了六次任务,“前两次是演练,后四次是在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开闭幕式的时候。”

  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当天,这些城市志愿者们在远端集结、近端落客、沿途引导、入场票清点、“志愿者之家”等15个点位上岗服务。汪子钧服务的点位位于奥森南园的最北端,那里是近端集结疏散点。

  “我的工作很好理解,简单说就是接送观众。从奥森南园的点位接到他们,然后引导观众到达近端落客区,在结束的时候,再引导他们上车离开。”

  为了方便观众在散场时更快地找到车辆,志愿者们把各自的车号贴在身上,或是举得很高。在观众看来,这群年轻人好像无论何时都又蹦又跳充满活力。汪子钧说这是事实,另一方面,这样做也是希望借此吸引观众的目光,“帮助他们迅速找到车辆,因为对于我们工作本身而言,观众越快回到车上,越快清点人数,那么我们也就保证了高效快速地完成任务。”

  汪子钧说,除此以外,城市志愿者大多数时间,最主要的任务是在停车场等候,等来参加开闭幕式的观众到达,也等这批观众在开闭幕式结束后乘车离开。

  看似简单的工作,但不得不提的,是当时的温度。2月4日开幕式当天,北京最高气温为1摄氏度,还伴有3-4级西北风,汪子钧说,那是几次志愿经历中最冷的一天。为城市志愿者统一发放的羽绒服很厚实,也仍然无法在长时间的户外活动中完美抵御强风与低温。“冷了就跺跺脚,活动活动。”

  农大135名城市志愿者圆满完成任务

  在担任城市志愿者的同时,汪子钧也是中国农业大学城市志愿者的领队。这由中国农业大学135人组成的师生队伍,是任务点位距离最远、服务时间最长的队伍之一。

  汪子钧记得,从奥森南园最北端的点位到奥森南园南门是2.5公里,但他不记得自己和小伙伴走过多少次了。他看到过团队伙伴折返5公里送回观众忘在大巴车上的证件,而他也需要在送完自己负责的观众后,以及等观众上车离开后,逐步到达其他点位,收拢在各个点位的同校同学,与老师一起,将志愿者引导回志愿者之家。

  3月13日,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也是城市志愿者们最后一次执行服务保障工作。当晚,中国农业大学的城市志愿者是最后一个离开志愿者之家的。汪子钧叮嘱大家不必着急,可以再好好看一看奋斗了这么长时间的地方,再合影留念。

  即将告别志愿者之家,他缓缓说道:“2022年3月13日,23时13分,中国农业大学135名城市志愿者圆满完成任务。”

  参与重大活动服务保障 青春没有遗憾

  成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城市志愿者的时候,汪子钧已经是研究生二年级了。他记得农大招募赛会志愿者的时间更早些,但那时候自己有过犹豫,“当时面临工作和毕业论文的压力,还有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因素,稍一迟疑,错过了赛会志愿者的报名,其实很遗憾。所以到了能报名城市志愿者的时候,就更不想错失这个机会。”

  从本科到研究生,汪子钧三次参加在京举办的重大活动,其中包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他第三次作为学生领队参与到服务保障工作当中。他告诉记者,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结束,像是给自己的学生时代画上了句号。

  能够作为学生领队参与到这三次重大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中,汪子钧觉得自己的学生时代非常幸运。“这让我一次又一次见证了祖国强大的国力,我感觉非常幸福也非常圆满。”他说以这样的方式做出贡献,自己的青春没有遗憾。

  汪子钧在接受采访时,多次提及自己工作很平凡,获得这个奖项,在他看来,又似乎是在告诉他,平凡的工作仍然拥有意义。“我只是一个代表,这是对我们所有城市志愿者的奖励,也是对我的激励和鞭策。”

  我和我所在的团队都只是冬奥会、冬残奥会庞大体系中的“螺丝钉”,我们每一颗都拧得严丝合缝、付出了100%的努力来保障这个体系的顺利运转。而我,只是这些付出100%努力的人中,比较幸运的一个。——汪子钧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