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封控日记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封控日记
上一篇  下一篇

应对疫情,居民间的互助精神可以“人传人”

2022年04月29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 封控日记

  

  有了这种相濡以沫的精神,我相信我们很快就会战胜疫情。

  4月22日晚十点半,我收到一条流调短信:经流调显示,您近期曾到访朝阳区松榆东里及周边地区,存在疫情风险。我心里一紧,一时间难以接受疫情竟然离自己如此之近。毫无防备,自己就这样来到了疫情中心。

  本轮疫情中,北京汇文中学垂杨柳分校陆续检测出多例核酸阳性感染者,而这所中学,离我家不过数米之遥。以前,我在家的时候总能听到学校上下课的铃声和学生们在操场时的喧闹声。

  我所在的朝阳区松榆里社区松五小区,进出小区的两个门被限制进出,居民需要到社区门口接收快递和外卖。除此之外,封控中的日常和平时并无太大区别,经常可见居民们戴着口罩在楼下遛狗、散步,年轻人夜跑、跳绳。封控之初的恐慌情绪,已经看不见了。

  这几天,我在楼下和一位60岁左右的老人聊天,她告诉我,自己需要购买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家里的药已经快要用完了,而这种日常用药,医院只能提前开具一个月的用量。

  确实,生活物资可以网购,但老年人的日常用药成为一件亟待解决的事情。所以最近这段时间,为了解决小区里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患者的日常用药需求,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里设置了统一的点位,收集居民们的购药需求。

  经了解后得知,社区的“外围组”会在就近的医院购买药物,先行垫付药费,居民收到药后,再把药费返给社区的工作人员。这些点位前,经常见到有中老年人在排队等着取药。

  那位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就是用之前就诊医院开具的底方,在社区医院排队取到了日常所用的降压药。

  社区内还有一位患有气管炎的老人,因为需要常年服药,所以他找到社区的工作人员申请了一张出入证,可以在周边的北京中海中医医院购买中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尽管我们小区临时封控了,但对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关怀,并没有因此减少半分。

  4月27日,北京突然转冷,淅淅沥沥下着小雨,但骤然下降的温度并没有影响大家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在小区的小广场里,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依然在细心解答着老人们的问题。

  志愿者们闲暇的时候,我和他们聊了聊封控生活。聊天之余,我得知现场的两名志愿者是跟我住在同一楼栋的邻居。他们在社区群聊里看到有一个“志愿者小群”的二维码,扫码进群后报名做了社区的志愿者。

  社区志愿者的日常是帮助解决一些老人的生活需要,包括腿脚不便下楼的住户,他们负责把外卖和快递从小区门口送到住户家门口,“也不用敲门,就悄悄放在门口,拍个照发在群里说一声‘送到了’就可以了。”

  其中一名志愿者跟我说,他们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小区里老人多,年轻人多做一点总是好的。”是啊,病毒可以传染,但人们愿意奉献的精神同样可以发挥“人传人”的带动作用。

  到了4月28日,距离社区发现疫情已经过去了6天,当时我凌晨仓促下单的物资还没有吃完。尽管社区依然处在封控中,但北京的各项防控保障举措,让我相信这轮疫情很快就会过去。

  □新京报记者 刘瑞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