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点
5月3日,北京市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疫情防控最新情况。会上介绍,在疫情分析中发现有1例感染者因三次上公厕引发3例续发病例,继而引发了近40例感染者。公厕成此轮病毒传播扩散新渠道,无疑应引起足够重视,也对目前北京的防疫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遍布大街小巷的公厕,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对一座城市来讲,位置合理、功能完善的公厕设施,清洁卫生的公厕环境,为这座城市的市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在防疫背景下,公厕的密闭空间,以及其“公共”属性,较大的人流,也让病毒传播有了“可乘之机”。
针对公厕成为病毒传播新渠道的情况,北京市城管委表示,北京将增加公厕消毒频次,火车站、市场等人流密集场所公厕再增加1次消毒;封控区范围内厕所应一人一消毒杀菌,不能两人(含)以上同时如厕。
不仅如此,北京还从加强公厕保洁通风、加强保洁员个人防护等方面,对原有《北京市公厕消毒管理工作指引》进行了完善,指导各区、各作业单位做好公厕防疫消杀和公厕保洁人员防护工作。这些措施无疑都颇具针对性,是“以快制快”及时堵住防疫风险口的必要之举。
要看到,对于一座超大型城市,任何公共区域存在的病毒传播风险点,都可能导致病毒快速扩散和传播链一再拉长。“以快制快”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堵住风险口,以精准有效举措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无论是此前的餐厅成为病毒传播关键点,还是此次公厕成病毒传播风险点,都说明公共场所的防疫工作丝毫不能放松。
这不只是对防疫人员的要求,也是对广大市民的提醒。此次公厕防控措施升级,或许会让一些人感到“麻烦”,也带来了一些不便。这需要市民朋友们的理解与配合。说到底,疫情形势严峻,升级各项防疫措施的最终落脚点,都是为了最大程度保障每位市民的身体健康,也因此需要社会各方都以更大的耐心携手合作,方能尽快阻断疫情扩散链条,有效减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
□新京报评论员 迟道华
评论投稿信箱:shepingbj@vip.sina.com xjbpl2009@sina.com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