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经济6方面33项措施;专家解读相关措施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部署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包括6方面33项措施,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确保运行在合理区间。具体来看,主要包括财政及相关政策,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金融政策;稳产业链供应链;促消费和有效投资;保能源安全以及保障基本民生等。
财政及相关政策加力方向十分明确: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
在金融政策方面,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暂时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
在稳产业链供应链方面,保障货运通畅,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客货运司机等在异地核酸检测,同等享受免费政策。增加1500亿元民航应急贷款,支持航空业发行2000亿元债券。有序增加国内国际客运航班,制定便利外企人员往来措施。
在促消费和有效投资方面,放宽汽车限购,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优化审批,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引导银行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
在保能源安全方面,落实地方煤炭产量责任,调整煤矿核增产能政策,加快办理保供煤矿手续。再开工一批水电煤电等能源项目。
在保障基本民生方面,做好失业保障、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视情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
留抵退税或扩围至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享受今年留抵退税政策的,包括小微企业和六个重点行业,具体为制造业以及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认为,此次增量政策中,二季度受疫情等影响严重的行业或将被纳入退税范围,比如餐饮、零售、文化娱乐和体育、旅游以及制造业和能源相关的行业。
餐饮业、零售业中有大量小微企业,本就在原有政策范围内,且已经在4月及5月进行了退税。但是,施正文认为,上述行业中也有许多中大型企业,或将在此次增量政策中受益。
施正文认为,此次增量政策的考量与年初时有所不同。年初确定的小微企业和六个重点行业既考虑当前纾困也兼顾长远发展,除了小微企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属于疫情下的困难行业企业外,其他几个重点行业都是从长远出发,为长远发展蓄力。此次增量政策则聚焦“救急”,是从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角度去设计和出台的,是阶段性的当期政策。“一些地方停工停市、停产停业,有些行业的发展脱离了正轨,这次的政策主要是为这些行业企业纾困。”
施正文认为,留抵退税政策加力既是为缓解当前遇到的困难,也是对已经实施部分的效果的肯定。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规模是合适的,释放了强烈的“稳”的信号:只要我们面临的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行业困境加大,政府就会出手支持,对稳定市场主体的预期和信心很重要。
措施
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
救助小微企业是保就业保民生的基础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近期国内疫情反弹对小微企业形成了较大冲击,当前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十分紧迫和必要。国务院常务会议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有助于进一步调动银行积极性,撬动更多资金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投放,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扩面,尽快渡过难关。
截至今年4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3.54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总额20.5万亿元,同比增速21.6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0.6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3577.25万户,同比增加781.24万户。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告诉记者,我国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5亿户,绝大部分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承载居民就业的主要领域,是创业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来源,是社会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董希淼表示,今年以来,面对疫情蔓延和经济下行双重冲击,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存在困难,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迫在眉睫。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比例,量价并举,将进一步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更好地引导银行持续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并提高信用贷款比例,促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增量、降价、扩面。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帮它们走出困境、恢复生机,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基础和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措施
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
货车车贷、房贷延期针对性普惠性强
在当前疫情复杂多变的形势下,货运行业持续低迷。5月16日,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发布了《中小微物流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中小微物流企业亏损面过半,生存压力较大。调查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被调查企业利润出现亏损,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利润基本持平,有18.4%的企业实现盈利。
温彬指出,由于近期疫情反弹导致上述群体就业和收入压力较大,延期还款有助于缓解这部分群体的资金压力,体现了金融持续向实体经济让利,加大对困难群体的纾困力度。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告诉记者,消费贷、车贷、经营贷等延期还本付息,是切实解决小微企业、个体户和个人短期资金困难的重要举措,具有普惠性。他认为,“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配套的政策来进一步细化支持小微企业,应该也会考虑适当通过减息来降低小微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
中行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宗良指出,整体上来看,这种措施的针对性比较强,是针对当前经济发展中相关的企业或个人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提出的。他认为,优秀的金融措施是针对金融环节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相应的举措,国常会上提出的这一举措注重解决相关的企业或个人,尤其是小微企业或个人的难点,应该会取得较好的结果。
措施
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暂时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汽车央企发放的900亿元商用货车贷款,要银企联动延期半年还本付息。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
政府意在平衡防疫与稳产业链供应链
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认为,国常会上强调的这些内容足以看出国家层面对“保交通”的重视程度。
“物流不畅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复苏与发展,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认识,由省级政府、市县政府、乡镇政府去牵头来落实,能够整合多方面的力量。”顾大松表示,从国务院角度不断提出要求,其实是把看似是交通部门一家的事情变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直接责任要求,也体现政府对“疫情防控”与“稳产业链供应链”两者间的平衡。
顾大松表示,不仅仅是要给客货运司机、物流从业者提供“异地免费核酸”的政策保障,还应该持续加大在其他方面对他们的支持和保障力度。“货车司机作为保物流保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与一线的防控人员一样在抗击疫情工作中做贡献,要免除这些从业者的后顾之忧。”
对于“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顾大松认为,该要求的提出主要着眼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国家的目光并不是只局限于现阶段的防疫工作。
顾大松表示,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起到重要引领作用,可实现物流要素的全国统一流通,从国常会的最新要求可以看出,物流要素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已经提上了日程。
温彬指出,疫情反弹对经济的负面冲击已经显现,4月我国生产、消费负增长,必须要尽快控制住疫情,加快推动复工复产,畅通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让产业链供应链有序运转。
措施
保障货运通畅,取消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通行限制,一律取消不合理限高等规定和收费。客货运司机等在异地核酸检测,同等享受免费政策。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
基建领域投资对稳经济将立竿见影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产业室主任、研究员魏琪嘉表示,“十三五”以来,我国非常重视有效投资。此次提出的一揽子稳增长措施进一步明确了扩大有效投资的方向。
他解释说:“以前我们的投资主要在做大总量,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如果再用之前的投资方式则可能无法实现可持续,所以现在更加强调精准投资,提升投资效率,精准投资我们也称为有效投资。”他表示,有效投资建设的产物应对生产、生活有利,对国民经济运行也要有持续带动作用。
此次的一揽子措施中涵盖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这些都属于补短板、强弱项的方面,“也就是说钱投下去了,设施建起来了,那么还要确保投资的项目顺畅地服务经济社会运行。”魏琪嘉分析,除了出台一揽子措施,预计还将有配套措施的出台,“我们投资的模式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投资对经济的推动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魏琪嘉认为,投资正成为实现多重政策目的的重要工具和抓手,它既能保障民生、带动就业、带动工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也能起到稳经济的作用。
此外,进一步加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投资对稳增长也至关重要,比如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企业节能技术改造等,都是大有可为的领域。同时,还有新基建领域的投资,“比如5G、大数据等。”魏琪嘉表示,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新基建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宽,投资潜力是巨大的。
魏琪嘉表示,还有一类稳增长投资的方向是“双碳”领域,工业企业减排关键是要依靠节能技术的优化,其中涉及的投资也是“稳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措施
优化审批,新开工一批水利特别是大型引水灌溉、交通、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等项目,引导银行提供规模性长期贷款。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教授关信平
随物价调整救助措施可最大程度抵消影响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教授关信平指出,经济发生波动时,对就业困难、低收入、低保、特困等群体影响最大。他们存款少、收入低、就业不稳定,相较于普通家庭情况抗风险能力更弱,因此需要“特殊保护”。
关信平指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使用“失业保障”一词而非“失业保险”。我国有完整失业保险制度,但只能保障涵盖参与并缴纳失业保险金者,未参与失业保险的主要为非正规就业,无法享受相关保障。关信平认为,“失业保障”的提出则是扩大了社会救助范围的体现。
关信平指出,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针对失业者的社会救助制度。此次地方可根据相关措施做些探索。例如,失业保险保障之外的,失业家庭主要劳动力失业而导致家庭经济陷入困难,是否可以考虑纳入政府临时救助范围。
对于“视情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关信平表示,物价上涨会严重影响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水准,及时随物价波动来调整救助措施,可以抵消物价快速上涨带来的影响。“过去我们对低保特困标准每年调一次,有些地方可能更长,但特殊时期就应作出及时反应,基于低保特困人员以临时补贴。”关信平说。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1月14日关于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的通知中,国家发改委要求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结合实际适当向困难群众发放节日补助或临时生活补助。
措施
做好失业保障、低保和困难群众救助等工作。视情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王雨晨 王琳琳 裴剑飞 吴婷婷 马瑾倩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