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0:新京智库春季峰会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C10:新京智库春季峰会

振兴中的乡村用现代化重塑田园

2022年05月30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林红玉
中共山东省济宁市委书记林红玉
党国英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

温铁军
著名三农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
梅旭荣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

  5月26日,在新京报社、千龙网主办的“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乡村论坛”上,多位地方主政官员、乡村振兴的实践者、专家学者,共同描绘振兴时代的乡村发展之道,探讨破解乡村振兴难题的途径。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要置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要从高质量发展的视角下看待,攻克难关,啃下硬骨头。

  “济宁路径”破解乡村振兴

  2022年是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的关键之年,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宝贵的乡村振兴经验,其中作为农业大市的山东省济宁市,围绕乡村振兴的关键点破题,蹚出了一条独特的“济宁路径”,正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在“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乡村论坛”上,中共山东省济宁市委书记林红玉进行了题为《破解当前乡村振兴难题的“济宁路径”》的主旨演讲,谈模式,举实例,摆数据,聊创新,分享了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破解人才、土地、经营主体、粮食安全、种业振兴等核心问题的济宁方案。

  为破解“乡村引才”难题,济宁市创新“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林红玉指出,为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济宁近年来闯出了一条“引人才、兴产业、促就业”的乡村振兴之路,其中就包括“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目前,济宁市县两级已招募510名乡村振兴合伙人,这些合伙人正在通过创办企业、集体组团、知识技术入股三种方式进行合伙,已落地实施460个项目,吸纳3.2万余人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超过6亿元。

  2021年,济宁市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并且粮食年产量常年稳定在97亿斤以上。在连年丰产的基础上,如何破解粮食稳产增产的难题,济宁市的办法是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举措。“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林红玉表示,到今年底,济宁市将建成高标准农田734万亩,占全市耕地的96%,可以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

  为进一步支持家庭农场发展,济宁市开辟了家庭农场注册登记的“绿色通道”。林红玉介绍,目前,济宁市家庭农场达到3.4万家,经营土地190余万亩,国家、省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280家。在“一花向阳”的同时,济宁兖州区还成立了家庭农场联盟,以形成规模优势,提升抗风险能力。

  目前,济宁市供销系统每年托管270万亩土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700万亩次以上。林红玉表示,“我们整合了供销、农业、农机等资源,搭建为农服务平台,在涉农乡镇建设了83处为农服务中心,推广大型农机和新型种植模式,提供耕、种、管、收、加、销一条龙托管服务,并且各项环节服务费用均低于市场价。”例如在为农服务平台上,耕种、机收每亩优惠30元以上;实施测土配方、智能配肥,每亩减少化肥使用量近20%。通过专业化托管服务,每亩可减少农资、电力、用水等投入100元左右。

  济宁还创造了“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新模式,引导农民在自愿前提下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分红。目前,济宁市已经成立11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盈余分红”分配机制,相当于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益的基础上,每亩还能获得100元以上的分红,村集体每年也能获得2万-10万元的稳定收益。

  这几年,济宁市种子企业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等近70家国家级、省级科研院所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还与全国唯一的大豆院士盖钧镒院士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功创建国家大豆育种重点实验室。目前,济宁市发展规模以上种子企业56家,带动近900家农业合作社开展标准化育种繁育,年繁育小麦良种2.5亿斤、大豆1.8亿斤,大豆育种面积更是占整个山东省的70%多,圣丰、祥丰、华亚等企业成为大豆、花生种业的“国家队”。

  好种子也要有好舞台、好口碑。济宁不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摸索出了一条“济宁路径”,同时也为自家的好种子探索出了一条全国推广之路。据悉,通过建立现代种业试验示范园区,承办全国首届大豆种业高峰论坛,认真组织开展种子技术推广工作,济宁市在全国首创“互联网+种业”营销新模式,目的就是集合各界的努力与智慧,搭建好展示舞台,让济宁这些好种子更多地走出去,“撒”向全国,为更多地区的丰产增产贡献济宁的种业力量。新京报记者 耿子叶

  济宁市创新实行土地托管服务模式,闯出了一条农民进城打工,供销社给农民打工的路子。 ——林红玉

  共同富裕为什么不能是平均主义

  5月26日举行的“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乡村论坛”上,著名三农学者、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党国英表示,共同富裕必须重视实际生活上的福利,是将效率、平等和社会稳定统一起来的社会福利分配状况,要注意平等和效率的结合,尤其是效率,同时还要注意,共同富裕并不是平均主义。

  怎样的富裕才是共同富裕?党国英认为,“共同富裕是一个能够把效率、平等和社会稳定统一起来的社会福利分配状况。这三者为何要统一?因为没有效率,只瞄准分配问题,分配其实是做不好的。”

  当效率和平等的适配关系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和满意,一个稳定的社会关系即可成立,党国英说,“如果大家对平等状态不满意,且效率也很低,社会的稳定就难以实现。所以一定要明白,共同富裕不只是分配问题,它包含了三个方面,平等、效率、大家对平等和效率的关系有一定的认同。”

  平等和效率怎样体现?党国英认为,在不同的领域,应有不同的考量标准。“公共服务领域一定要平等,不能有差异。”党国英说,“这个社会不能一部分人享有某种特权,享受到公共服务的很多好处,另一部分人享受的水平却很低,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平等的,我们的政策中,一直强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今后还应进一步扩大推进这个目标更好实现。”

  发达的沿海地区和发展较为滞后的西部,是否能实现收入的均等?党国英说,“比如广东、江苏,假设人均年收入是十万;甘肃、青海,假设人均年收入是两三万,这是不行的。因为真正在市场经济起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劳动力的转移等现象,会压低发达地区的劳动成本,而提升收入低的地区中劳动力的竞争力,最终形成较为平均的收入状况。”

  如何有效提升劳动者的收入,使得共同富裕得以实现?党国英认为,国民收入的三次分配的改善都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其中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技术的进步,对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意义。

  “首先要强调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公共领域,享受的公共服务应该是均等的。其次,通过技术的进步,让生活成本降低,生活资料的保障水平提升。比如通过农业技术的进步,让农产品的产量提高,保障稳产丰产,降低吃饭穿衣的成本。”

  技术的进步同时也会降低其他生活成本,比如住房。党国英说,“农业用地的需求会减少,住宅建设用地会增加,从而会让住房变得廉价。现在中国农业用地单位面积产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十倍左右,相对价格的变动使低收入者也能获得基本的居住条件。”

  如何才能实现兼具效率、平等与社会稳定的社会福利分配方式?共同富裕的政策路径如何设计?党国英认为,应该注意国家、社会、家庭及思想观念层面的完善和改变。

  在国家层面,党国英认为,应该形成多层次的保障和激励体系,“第一次分配的时候,还是要有差异,激励多劳多得,多投入多得。第二次分配的时候,要保障平等,通过财政、税收,形成公共领域的支出,给低收入人群更多的帮助,同时也使所有人享受到平等的社会福利和保障。”

  在社会层面,党国英认为应鼓励和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对低收入人群的帮助,全部依靠政府,可能没有那么周全,也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或者存在监管成本等问题,社会慈善组织则具有查漏补缺的功能,一些工作由他们去做效果会更好。”

  在家庭层面,党国英认为需巩固家庭伦理,“收入的高低,和人力资本的水平、受教育水平等关系密切。对一个人来说,学校教育是一方面,创新意识的培育则主要在家庭中完成,一个好的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太重要了。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也需要一个更好的家庭伦理和家庭环境。”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共同富裕是社会福利分配状况,它应该兼顾效率、平均和社会稳定三大因素,尤其不可偏废效率。 ——党国英

  让乡村振兴成为中国第三资产池

  “中国的经济发展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向,转向乡村振兴。由此,乡村的物业、乡村的资源型资产的开发,将会构成吸纳投资的第三资产池,有力地支撑国家经济向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做战略转型。”在“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乡村论坛”上,著名三农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说道。

  “很多人认为中国经济低增长主要是受到了短期政策的影响,但我认为,还是要尊重客观事实,以比较平和的心态去看待2022年初的经济下行现象,其实际原因,更主要的,可能还是要考虑发展战略的调整成本。”温铁军表示,“除了国际因素之外,战略调整本身应该是在预期的成本之中。”

  但调整并不容易,温铁军解释,“其实早在2003年就提出科学发展观,放弃单纯追求GDP的增长目标,转为可持续、包容性的发展,企业也要转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但在2003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成为世界第一,大量的外国制造业进入中国。客观上导致了中国进一步深度融入全球化,而且主要为跨国公司做大量的中间品的生产。这一过程中,形成各种不同的内外利益交错连接的关系,这也是多年后仍没有完成调整的原因之一。”

  2018年后,国际国内从生产过剩向资本过剩的变化加剧,温铁军认为,这也是战略调整得以加快因素之一。“所以我们判断经济下滑是长期问题演变而成,尤其不能简单归结于近期政策调整本身的问题,而是要看到战略调整的难度,已经显露出的调整矛盾,以及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是否得以进行的体制原因。”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大约十年投入了九万亿左右的投资。”温铁军介绍,“这些投资在客观上不仅拉动了国内经济增长,而且留下了巨大的水电路气、机场码头、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这些基建资产相当于形成了第一资产池。”由于这些基础设施资产遍及沿海地区和各大城市,温铁军说,“这一现象,客观上奠定了第二资产池的条件,也就是房地产发展的基础。与之同期的跨周期调节是在2005年,国家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国家八大战略之首,提出国债投资要适当转向,针对城乡发展的不平衡现象,增强乡村投资。”

  然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了这一战略的实现。“中国尽管想要改变城乡不平衡发展的格局,但在全球危机影响下,不得不紧急追加四万亿投资去救沿海的外向型经济,客观上使得沿海和大城市,有了进一步发展房地产的条件,于是在2010年之后,中国进入了以房地产作为第二资金池吸纳大规模投资的客观结构。”

  温铁军说,“当房产从生活必需的消费品转为投资品之后,派生出了另外一个作用,即吸纳了大量的流动性,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是否也会因此转向?温铁军认为,这个转向是生态文明大战略下的乡村振兴。“乡村的物业和资源型资产的开发,将会构成第三资产池,有力地支撑国家经济向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做战略转型。”温铁军说,“乡村振兴要更加关注生态产业化,这跟以前想象的,把农村土地集中起来搞一个连片的、规模化的大农业完全不一样。今后中国将会把乡村振兴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基础领域,带动城乡融合,推动各个方面的社会投资进入县域经济,同时推动农村的‘三变’改革,让农民得到长期财产性收入。”

  和已经开发多年的城市不同,温铁军认为,乡村在“生态资本深化”方面拥有相当大的潜力。“当然,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让农民在空间生态资源价值化的一次分配领域中,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利益,只有更完善地保障农民的权益,让他们有长期分享财产性收入的能力,他们才能为下一个一百年中共同富裕的大目标,主动推进乡村的生态化发展。”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生态化的乡村振兴,是中国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向。 ——温铁军

  用手机种地享城市生活

  在5月26日举行的“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乡村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梅旭荣表示,“农业产业的发展,并非完全以市场标准来衡量,中国的农业产业,是保障14亿人粮食安全的基石。在未来,用手机种地,享城市生活并不是梦想。”

  梅旭荣介绍,在2017年,包括农林牧渔等各方面的农业GDP,在我国总的GDP中,占比为7.9%左右,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不重要了。“在2017年,农业以7.9%的GDP贡献率,占了27%的就业比重。同样在2017年,农业食物系统的GDP占比达到了23%左右。农业食物系统就业的比重超过1/3,达到36.7%。”

  中国是农产品进口大国。相比进口,出口方面则相对弱势,甚至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的农产品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竞争力是如何失去的?梅旭荣解释,“主要是生产成本的快速扩张,其中,人工和土地成本是推高生产成本的主要原因。”

  为何会失去竞争力?梅旭荣认为,应从包容性增长的角度去看,“我们的农业政策,为何要让人工和土地成本上升,这是因为,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使上升的成本转化为农民收入,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手段。所以,牺牲部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换取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是我们的农业政策中的重要选项。”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技术的进步是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为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在国内,农业科技投入的不足,也是技术贡献率下降的因素之一,梅旭荣说,“2016年,中国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只有0.76%。如果我们把全社会所有的投入,全部算到一起,这个比例乐观的估计大概是0.9%。”

  2021年,联合国粮食系统峰会,聚焦食物系统转型话题,在今天,人类食物系统的转型已成共识。梅旭荣介绍,全球范围内的食物系统,正在向健康、高效、可持续、包容性和可抗力几个方向转型。

  在中国,食物转型的现象同样明显,梅旭荣介绍,2020年,中国平均每人每天的食物能量供给为3950千卡。其中,2950千卡来自国内生产的粮食,1000千卡来自进口粮食。在食物消费中,人均每天摄入的能量为2248千卡,而国内生产供给的能量为2900千卡,这意味着,国内生产的食物能量,足以供给国内人均所需。

  食物转型、技术变革正在成为乡村振兴中不可忽视的因素,尤其是产业振兴中,一二三产的关系、城市和乡村的关系等,在产业振兴中越来越重要。

  梅旭荣表示,“产业振兴中,要注意三个融合,第一是产城融合,当前中国城市化率已经达到65%左右,农业生产主要满足城市需求,产业布局、市场等主要在城市,农业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同样息息相关。第二是产村融合,产业空虚的乡村,是很难得到发展的,所以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五个部分之一。第三是三产融合,要重视整个产业链条的融合。”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科技的力量仍旧值得期待,“科技带来了无限想象的空间,在未来,用手机种地,享城市生活,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可能的情景。”梅旭荣说。

  绿色碳科学,也是未来农业科技的方向之一,梅旭荣说,“在绿色碳科技发展中,一是要把地方的产品,做好品牌、规模和效应的统筹。二是要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让农业为固碳减排作出贡献。第三是发展低碳绿色循环农业,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绿色成为农业的本色,为经济增长作出贡献。”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用手机种地,享城市生活,这是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可能实现的情景。 ——梅旭荣

  C10-C11版图片/受访者供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