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2:乡村振兴特刊·声音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B12:乡村振兴特刊·声音

对乡村振兴他们有这些直观感受

2022年06月13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老田农业”田从和
南三间房村书记赵来春
中国农大教授朱启臻
“科技小院”负责人王冲

  樱桃、桃子缀满枝头,金黄的麦浪掀起层层涟漪,6月的北京乡村,生机勃勃。北京以大城市带动大京郊、大京郊服务大城市为发展方略,稳步有序地推进乡村振兴,正为京郊大地绘下充满活力的“三农”风光。五年来,农业、农村、农民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于未来的乡村又有哪些期许?新京报记者采访了田间地头的好把式、忙碌于一线的村党支部书记、学农研农的农业专家,听他们聊一聊自己所经历与期许的乡村振兴。

  

  “老田农业”田从和

  农业是苦但有“魔力”

  房山区良乡镇东石羊村南的“老田农业家庭农场”,59岁的田从和每天早上6点至晚上7点一直都会泡在自己的200亩地里,365天一天不落空,草莓、鲜食番茄、西甜瓜、黄瓜、芹菜、菜豆……都是他的“挚爱”。这几年,在北京找老田学种地的人越来越多,他时常奉劝大家,如果不特别热爱土地、热爱农业,就别“掺和”农业。可真遇到追着他学农的年轻人,老田就只把农业的光环讲给他们听,“等他们真一头扎进农业,自然就知道苦,但那时也舍不得离开农业了。”老田说,这就是农业的“魔力”,也是自己为乡村振兴招揽人才、留住人才的一点小心思。

  田从和30多岁就开始干农业,转眼就从“小田”变成了“老田”,与土地打了几十年交道,这两年却琢磨起了无土栽培。老田说,2019年,房山区政府为了试验无土栽培,帮他在六个大棚里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施,过去需要人工挨个施肥浇水的大棚,现在通过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观察棚里植物的长势、温湿度、光照情况、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遥控机器工作。他手里还有一张政府发的“补贴卡”,买农资可以优惠不少。老田说,他反正是尝到了乡村振兴、科技兴农的甜头。

  现在的老田又升级成了“田老师”,100多个微信群,每个群里都有来自全国各地几百名成员跟着老田在线学种地。让他最高兴的是,近几年村里学种地的年轻人开始多了。近来就有俩小伙子辞掉工作,要拜老田为师。老田知道种地的乐趣,也知道种地的辛苦,最清楚爱农业的人一旦入了“坑”,就很难舍得抽身。老田清楚,乡村振兴要想发展,人才尤为重要。他想尽自己的努力,为农村、农业留住人才,尤其是年轻的人才。

  南三间房村书记赵来春

  “村里的活儿越干越有奔头”

  6月初的通州区于家务乡南三间房村,街道两旁夏花正艳。南三间房村党支部书记赵来春打小儿在村里长大,他说,乡村振兴给村里带来的直观变化是环境更好了,但更深远的影响是村民精神面貌、生活习惯的改变,“村里的活儿,越干越有奔头。”

  南三间房建于清代,历史悠久,但村子并不大。2016年,赵来春成了村书记。那会儿村民的土地都流转出去了,租金却远低于当时的市场价格。赵来春摸底了村里的情况后,找“租户”沟通了多次,让村集体、村民拿到了该有的合理收入。当时,村里几乎家家房前屋后都自己建的车棚、旱厕、柴房。他带领村“两委”班子一起清脏、治乱、增绿,建立村庄长效管理,设立村规民约。“就和咱自己家过日子一样,起码得先把家收拾得干净利索,才能好好过日子。”

  现在的南三间房村,早摘掉了“软弱涣散村”帽子,收获了“首都绿化村庄”“首都文明村”“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村”以及“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诸多荣誉。赵来春称,这几年村里的发展之所以能够“加速”,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是首要因素,尤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带来更多机遇。对于想干点实事儿的基层干部来说,开展日常工作时比以前自信许多,有了目标,道路清晰,工作干起来就更有奔头了。“看到村里环境变好了,听到村民说‘你们干了实事儿’的时候,感觉我们基层干部的所有忙碌都有了价值,自己也有存在感、获得感。”

  中国农大教授朱启臻

  城乡有互动振兴更加有希望

  房子破旧、低矮潮湿,道路泥泞,是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记忆中大峪沟村的样子。但现在,他只要有时间就会回到村里住,既是调研,也是在记录家乡的变化。

  每次回到房山区张坊镇大峪沟村,朱启臻都会和村民聊起村里的不同。村庄整洁了,环境变好了,村里的基础设施提升了,过去限时供应的自来水现在一天24小时供应,水质还变好了。村民盖起新房,日子富足起来。朱启臻甚至专门做过比对,发现现在村子的“物业”管理比一般城市居民小区的管理还到位,村子有固定的保洁员,有专人进行垃圾分类。村民的环保意识也明显有变化,没人再随手乱扔垃圾,习惯性地把自家庭院收拾得干净整齐,经常要栽种一些花花草草进行点缀装扮,村民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追求。“现在的大峪沟村,更像是一个大花园。”

  村里人感受到了变化,村外人也都知道现在的农村住着比以前舒服。朱启臻称,过去的乡村之所以衰败就是因为没有人,特别是没有年轻人。农村环境转变了,年轻人愿意回来居住、回来创业,农村产业就发展了,乡村就更兴旺了,这是一个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大峪沟村就有好多年轻人准备回村发展民宿,搞融合产业。城乡有了互动,乡村振兴就多一条路子,才更有希望。”

  不过朱启臻谈到,北京农村变化之所以大,离不开党委的领导、政府的支持。但未来北京地区乡村振兴发展,还有两个方面需要认真研究、下功夫。“一方面是产业发展,要有意识地去发展适合北京地区的产业,乡村发展才可持续,不能全靠党委政府。另一方面,北京的传统村落已经很少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挖掘、恢复尤为重要。如果我们传统的东西丢得太多,老百姓的幸福感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留住乡愁、留住乡村文化,把乡村的根留住,在未来的乡村振兴中至关重要。”

  “科技小院”负责人王冲

  技术有了还需懂产业运营

  在北京提起科技兴农,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起“科技小院”。这种去农民身边搞科研、零时差直接指导的模式,让太多农民受益,而“科技小院”在全国有480家,仅在北京就有60多家。“将来,科技小院不应仅限于农林院校的研究生参与,还应该吸纳一批有志从事农业、想创业的青年人,一起参与科技小院建设,大家一起助推乡村振兴。”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西樊各庄村科技小院负责人王冲表示。

  多年来,王冲奔波于北京的各个乡村,和学生们一起,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科学种植,探索更多的科技小院模式。2019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科技小院落地平谷区西樊各庄村,住在山脚下的村民第一次知道种了大半辈子的庄稼还有更高产高效的种植方式;2021年,通州西槐庄科技小院成立仅一年,靠着村里流转的20亩几乎要撂荒的土地,通过种植新品种给村里带来了约30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大兴区首家“科技小院”落地长子营镇小黑垡村,通过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一年就为村集体创收47万余元。

  目前科技小院发展甚至已经上升为国家行动,更多的科技小院正在全国各地兴起。王冲表示,科技小院致力于打通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当前,“科技小院”储备了大量的专业农业技术,但由于主要依托于农学老师、研究生驻扎在一线指导农民种植,在运营、发展农业产业方面依旧急需青年人才。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有想法、有干劲、想创业的青年人加入“科技小院”建设,深入到农村,通过“技术+产业”模式,加速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全国科技小院总部即将挂牌,之后计划开展全国科技小院的导师培训、科技小院云课堂等,为科技小院、乡村振兴发展培养更多人才。

  新京报记者 曹晶瑞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