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北京新闻

北京自2018年以来出台两轮回天行动计划;到2025年,回天地区将初步建成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170余项目落地回天地区焕发新生机

2022年06月22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天通科技园入驻企业达81家,入驻企业的主播正在进行直播带货。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摄
林萃路道路工程南起北五环路林萃桥,北至昌平区回南北路。北京市发改委供图
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张凯 摄

  超大型社区如何治理,对于任何一座城市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北京的回天地区也不例外。

  回天地区包括回龙观和天通苑两个“超大型社区”,常住人口超80万。曾几何时,学校少、看病难、交通堵、环境差等突出问题,是回天地区区域发展的难题。然而,伴随着两轮回天行动计划的发布和实施,回天地区早已焕发出新生机。

  2018年7月,北京市出台《优化提升回龙观天通苑地区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标志着回天地区这一超大型社区治理工作正式开始。

  2021年7月,北京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即《深入推进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提升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发布。其中提出,到2025年,回天地区将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两轮回天行动计划紧紧围绕回天地区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以需定项,按照接续储备、滚动实施机制,市区联动推动多领域重大项目落地,累计实施170余个项目,堵点变通、环境变美、心气变顺,曾经的“睡城”焕发出新生机。

  近9成被访居民感觉到回天地区生活环境和配套设施提升效果显著,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意愿从40.6%提升到87.3%,“回天有我”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成为基层治理样板。

  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等5项增床位1000张

  “回天有医”方面,近年来,回天地区统筹推进医疗设施标准化建设与均衡化布局,区域医疗卫生、养老服务能力持续提高。

  记者从北京市发改委了解到,两轮行动计划共实施医疗养老类项目20个,截至目前,建成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霍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项,增加床位1000张,增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处,医疗设施便利度提升12%;投用8处养老设施,增加养老床位近400张,养老驿站21个,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通过这些努力,回天地区的市属医院及其他医院的建设,为回天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的提升,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北京市医管中心二级巡视员、改革发展处处长樊世民说。

  其中,北京积水潭医院新龙泽院区是回天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北京市促进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民生项目,也是优化医疗资源布局、方便患者就医、保护老城风貌的多重样板。

  北京积水潭医院副院长赵兴山介绍,新龙泽院区总占地5.43公顷,设置床位800张。新龙泽院区主要承担为周边及回天地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门急诊、医技、住院等功能齐全。

  “2021年6月开诊以来,有效弥补了回天地区西部医疗资源短缺问题。”赵兴山称,目前,该院区日均门急诊量已达2500人次左右,总体运行平稳有序。

  在“回天有教”方面,回天地区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扩大基础教育供给,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努力实现区域内各学段入学需求基本满足,教育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据了解,两轮行动计划共实施教育类项目40个,截至目前,共建成23所幼儿园及学校,新增学位近万个。

  同时,通过新建及改扩建、民办转普惠等措施增加普惠制幼儿园42家,普惠率提高到90%;新建学校坚持集团化办学理念,先后引入清华附小、人大附中等名校名师,提供中小学学位2000余个;在确保“有学上”的基础上,持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集团化办学,与周边区域教育资源联动共享,开展与西城、海淀等市属优质学校“手拉手”结对共建,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回天有乐”方面则是文体并进、丰富多彩。近年来,回天地区完善区域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服务供给水平不断提升。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两轮回天行动计划共实施文体类项目7个,截至目前,增加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天通苑体育馆等2处区域级文体设施,均引入社会化运维专业团队,改造投用48处村级文化室、4个街镇级文化中心完成改造、精准织补100余套健身路径及运动场地,建成东小口森林公园5公里健走步道,回天春晚、回超联赛成为居民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市政道路高峰拥堵指数同比下降8.6%

  五年来,回天地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也在不断提升中。

  “回天有路”方面,经过近些年的建设,回天地区“一纵一横”“五通五畅”的主干路网骨骼脉络初步搭建,次支干路毛细血管不断畅通,“回天有路”高效通达。

  其中,林萃路便是一个典型代表。林萃路道路工程南起北五环路林萃桥,北至昌平区回南北路,设计为城市主干路,全长7.6公里,“断点”南北两侧共6.6公里已于2008年建成通车,后受征拆等因素影响项目停滞。

  北京市交通委发展计划处副处长李松介绍,自2018年底该工程具备进场施工条件以来,继续实施下穿铁路框架桥及两侧道路和附属设施工程,下穿铁路框架桥总长141米,采用四孔结构形式,机动车道双向6车道,并设置独立非机动车道,最终该项目工程于2020年6月30日完工通车。

  “林萃路是回龙观地区连接中心城区的一条重要城市主干路,可有效分流京藏高速通勤车流,提升回龙观区域的交通通达性,为海淀、昌平两地居民的出行带来便利,同时对于完善回天地区路网架构、缓解回天地区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李松说。

  两轮回天行动计划共实施交通类项目51个,截至目前,林萃路、北苑路北延等17个项目已建成投用,北清路快速化改造、黄平西侧路等项目加快建设……内捷外畅、互联互通的路网体系逐渐完善,市政道路高峰时段拥堵指数同比下降8.6%。

  在公共交通体系方面,则是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完善。回天地区以轨道交通建设引领区域发展,统筹推进既有轨道线路扩能提升和新建线路工程建设,同时加快17号线等大容量快速化轨道建设,改造提升3处站点,5处站点退出北京市十大拥堵站点名单。

  天通苑北交通枢纽全面运行,公交线路接近百条,基本实现有路就通公交车,天通中苑10个地下停车场已完工,同时通过施划路侧停车位、利用人防工程等方式增加停车位8000余个。

  李松介绍,回天地区还在编制实施慢行系统规划,拓展慢行系统出行范围,已开通北京市首条自行车专用路,建成投用42公里绿道,区域绿色出行比例提高20%。

  此外,两轮回天行动计划共实施基础设施类项目24个,截至目前,投用中滩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回龙观地区配网设施增容工程等12项,地区电网接入负荷能力增强25%;64个小区及单位完成自备井置换及供水管网改造,12万居民喝上了市政水。

  双创空间引入智能硬件等项目团队1700余个

  “回天有业”近年来成效初显。

  通过建设双创社区和双创孵化器,努力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区,回天地区创新创业氛围日渐浓厚。据统计,截至目前,回天地区累计建成投用腾讯众创、龙域中心、科教中心等双创载体24家,增加双创空间近60万平方米,引入智能硬件等领域项目团队1700余个、从业人员2.8万人,就近就业比例超过60%。

  同时,配套双创发展政策,设立“三大母基金”,精准投资回天成长型项目团队50余家,培育出智行者、小鸟科技等一批潜力企业,“回+”双创社区获评全国首个双创社区,129个社区(村)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村)。

  天通科技园便是回天地区代表性产业园区之一。天通科技园项目位于天通苑中部核心区,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由G区和I区两个核心区域构成,主要包含1栋青年创业公寓(回家理想乡精品公寓)和10栋产业空间构成。项目聚焦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新消费、新文娱产业,打造职住一体型创业生态社区。

  北京昌发展产业运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茁介绍,截至目前,天通科技园入驻企业达81家,其中八成为新消费、新文娱相关产业,园区入驻率达95%。

  园区还助力于促进回天地区的居民就业,“目前,天通科技园项目带动区域就业人口1000余人,入驻企业员工约80%居住在周边区域,基本实现职住平衡。”

  回天地区还紧抓“两区”建设契机,回天地区与未来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联动发展日益紧密。对照回天地区街区控规成果,充分发挥人才和劳动力蓄水池作用,联合未来科学城编制实施“双城联动”工作方案,基本完成“北四村”拆迁腾退,为生命科学园三期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与此同时,还协同推进小米智慧工厂、华辉安健生产基地等10余个重大产业化项目,落地投产小牛电动、交大思诺等高精尖企业,有偿收回天通中苑2300余套未售房产,改为人才公租房,精准对接“两谷一园”企业员工住房需求,保障人才北向回流、就近就业。

  “回天有购”方面,回天地区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持续引领新型消费升级,滚动实施龙域、龙德和龙泽三大商圈改造提升,构建“一轴三圈多点”的商圈格局,积极探索“+文化”,先后引入108家实体书店,万人拥有书店数量超过北京市平均水平。

  回天地区突出连锁化、品牌化,动态织补便民网点140余家,连锁化率达到53%、与中心城区相当,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实现全覆盖,整合商业街等夜间消费资源,形成龙德广场辣街、深夜食堂、美食夜市等品牌活动,构建回天地区夜经济体验与文化,营造“夜京城”生活圈。

  已投用9处公园 公园绿地增加到625公顷

  在人居环境方面,近年来,回天地区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生活空间,公园化城市街区初见雏形,两轮回天行动计划共有园林绿化类项目15个。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回天地区已投用天通艺园、贺新公园、回龙观街区公园等9项,公园绿地增加到625公顷,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远超北京市平均水平。

  此外,32.73公顷的奥北森林公园一期工程开工,将打造首都中轴线北延长线生态枢纽,建设回天地区的“中央公园”,服务周边十余万居民,届时,将有效缓解区域休闲健身公共空间稀缺问题。

  在疏整促专项行动方面,回天地区累计拆除违法建设360万平米,清理腾退回龙观建材城、肯特家具城、白坊市场等区域性市场及物流中心25个,实施“五微”提升工程340余项,区域环境压力逐渐减轻。

  同时,还成功推动龙华园锅炉房改造项目试点投用,建成乒乓球室、瑜伽室等居民综合文体生活空间,通过闲置资源再利用填补了便民设施短板。服务保障东小口镇4个村5000余名农民回迁安置,为推进城市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回天地区市民热线诉求满意率解决率显著提升,秩序类诉求同比减少九成,刑事、治安和秩序类警情同比分别下降66%、56%和76%,市民安全感全市调查始终保持在99%以上,稳居北京市前列。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称,推进回天地区提升发展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系统性工作,将紧紧围绕回天地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坚持政策集成和力量统筹,坚定不移、全力以赴,把回天地区努力建设成为与首都发展相匹配、充满活力的美好幸福新家园。

  到2025年,北京将努力实现回天地区城市治理和优化提升取得显著成果,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服务品质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城市组织运行更加高效,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多方参与共建美好家园意识不断增强,初步建成与首都城市发展相匹配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

  A06-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徐美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