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葱计划历经7年,从剧本创作、融资到拍摄全方位助力年轻导演,已经“兑现”20多部新作
| ||
| ||
中国电影产业这三年因为疫情影响,受到冲击的同时也迎来巨大挑战,年轻导演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整个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多个国内的新人导演扶持计划也在持续为市场积蓄新生力量。对于青年导演来说,创作的困难不只是影院被按下暂停键,从剧本策划直到拍摄上映,影片生产链条上的每个环节,对于新人导演来说,都是挑战重重。正是得益于中国电影多个新人导演帮扶计划,这些困难逐一得到了解决。无论是正在如火如荼推进活动的中国青年导演扶持计划(简称“青葱计划”)、已经举办多届的First青年电影展,还是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市场项目创投”等计划,都在帮助青年导演进步,也希望他们能给中国电影市场注入活力。
作为扶持青年导演的成功范例,青葱计划从2015年举办至今,已历经7年,这几年在疫情防控期间同样“停工不停产”。2022年5月15日,青葱计划以“成为导演之前”作为主题,邀请著名电影人组成大师班,从导演、剧作、视觉和表演等方面探究电影艺术的创作核心,与新一代学员进行深度交流。新京报记者采访到本届青葱计划特别邀请发起人、导演李少红,青葱计划理事长、电影策划王红卫,电影美术指导霍廷霄和刚在戛纳电影节中获奖的青葱计划学员代表郭容非,他们坚信,只要最上游的创作活跃起来了,能持续推出优质作品,影院的经营困难、观众的消费习惯等暂时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
1 新人导演出作品难 行业“团结”助力新一代
5月20日,第六届青葱计划五强导演郭容非凭借《红姐》在第75届戛纳电影节基石单元驻地写作计划中获奖,获得价值5000欧元的法国国家电影中心发展基金。《红姐》是郭容非执导的第一部长片,讲述的是一个女孩寻找自己从未见过的亲生母亲的故事:“左思右想,第一部长片还是想从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出发,表达自己迫切想要表达的主题,很想去探索自身、自己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个情况下就写了《红姐》的剧本。”郭容非是一名90后导演,此前有多部短片的拍摄经验,面对第一部长片的制作,她也会有困惑和迟疑,她告诉新京报记者,当下的心境与她的创作息息相关,因为疫情、隔离时间增多,多了独处的机会也多了很多关于自身的思考:“我并不想把它(长片)变成一个纯纪录片式的东西,希望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和情感是有一些距离的,虽说和自己的亲身经历有关,但还是想以虚构的方式处理,同时我也尝试在片中加入歌舞元素,以轻盈的方式去呈现比较悲伤的话题。”郭容非也有过多数青年导演面临的困惑和迷茫,早闻青葱计划在业内具有帮助青年导演的巨大影响力,她决定投投看。
王红卫坦言现在要培养青年导演、要帮助他们的处女作真正面世比以往更难:“因为疫情,确实存在大量的投资离开这个行业、影院时开时关、观众的观影意愿及业内生产意愿都处于低位,在这种状况下,青年导演处女作往往面临着融资困难、筹拍困难等情况。且不说新导演的作品,就比如常规的商业项目都有重重困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条件下将工作完成,能不能给创作者找到资源和投资,可能性在降低,这不是一个协会或者导演协会就能够解决的,这是整个行业的运转能力问题。”尽管现实情况存在困难,今年也有疫情反复的影响,但青葱计划还是持续不断地做一些准备工作,王红卫说他看到业内电影人展现出来了“空前团结”的姿态:“我们一直坚持用各种各样能用的办法,比如行业内我们找到有经验的电影人,从复审到评选、到导师帮助、再到大师班经验分享等,线上线下,业内很多同仁都在克服困难用一己之力来帮我们。”
2 为新人提供“试错”机会 众多电影人传授经验补“短板”
在2021年第六届青葱计划上,十强选手当时携各自的创投短片一一阐述,《红姐》也在其中。“我周围很多朋友是从青葱出来的,报名方式很简单,就是弄好剧本,然后在网上报名,于是我把报名的截止日期看作我自己的剧本写作时限,最终就完成了。我们的项目要经过两轮宣讲,除了在现场讲述自己的创作内容,特别重要的是青葱计划会给十强学员提供资金,搭建一个团队去试拍这个项目,这个短片可以看出你讲故事的能力和视觉风格,这个‘试错’的机会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个优厚条件,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创投计划、训练营都是很少见的。”郭容非说,当时发现周围有些朋友得到青葱提供的资金,在导师的帮助下开始尝试短片,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拍的质量如何,起码会让这件事情真正启动,让别人知道你要做的东西是什么。“搭建团队以后你的创作目标就很清晰了,另外这不仅是一个创投性质的项目,还会有很多业内经验丰富的电影人,导演、编剧、美术指导、摄影指导、剪辑指导、声音指导等不同工种的老师来与我们共同分享干货,从他们的建议里你可以学到很多宝贵的导演经验,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才能展示给外界,我觉得这个层面和机会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最终,《红姐》在创投会上成功签约工夫影业,该片由陈国富监制,目前正在积极开发中。回过头来复盘,郭容非说通过青葱计划,是真的可以见到很多有名的导演、编剧等业内人士,他们读完剧本后会跟你沟通问题,给予意见,更清晰理解自己的项目。“因为青葱名气很大,在项目宣讲过程中就会有投资方、制片人和你接触,我会感觉到,在这个过程中创作从来都不是孤独的一件事情。”王红卫介绍:“新导演同资方的对接、后续剧本的修改、创作班底的搭建、和资方一起督促作品完成度……这些环节我们都有一套完整的流程,我们本身就是这个戏里的一部分,这可能是青葱计划和国内传统青年导演扶持计划不太一样的地方。”他表示,在培养新人导演方面,电影人是非常不计回报的,会用最长期、最周到的陪伴帮助一个电影。“我们希望多助推、多帮几把,让青年导演可以出色地完成处女作,挖掘出导演闪光处,帮他们补上短板,让扶持计划更加有效。”
3 给青年导演作品更多平台展示多部影片已经上映获奖
许多从青葱计划走出的项目已经走入公众视野,2018年上映的青春成长题材影片《过春天》入围第69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获第2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费穆荣誉”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兔子暴力》入围“东京首映2020单元”展映,影片已于2021年8月上映,融合亲情、犯罪等元素,在青春片中别具一格;2019年上映的《日光之下》入围鹿特丹国际电影节光明未来首映单元。2021年,参与青葱计划并拍摄完毕的影片已有二十余部(包括已上映影片)。青葱计划培养的学员的优秀作品总能在各大电影节、影展崭露头角。第三届青葱计划涌现出的青年女导演陈剑莹制作的《海边升起一座悬崖》在2022年5月29日,摘得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短片金棕榈”大奖。无论是青葱计划扶持的青年导演逐渐走向国际视野,还是前六届青葱落地项目的数量,青葱计划确确实实地对青年导演做出了有效的帮扶。这对李少红、王红卫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励,如此高效的项目“兑现率”也体现了电影市场对青葱成员的认可,每一年的创投会都会吸引很多业内投资方、制作方,年轻导演也可以根据这些平台让自己的作品有了更多可能的出口。李少红说:“青葱计划的目标一直就是把‘长片带入院线’,我们每年很早就启动选拔并尽快推进,让这些项目有时间游历,不仅在国内也要走向世界,参加各个电影节,一点点加码,选出来的作品几乎都有斩获。”
李少红眼中的青葱计划,更多像是电影行业里非常实用的人才平台,一代代电影人下心血扶持,聚焦于导演个人发展本身,培养出来的导演不会像一些机构那样用签约做限定,也不会将他们作为刻意包装的对象。“我们拿的是国家的钱,会充分尊重导演的艺术创意,培养出来的导演也是属于行业的,而不是青葱计划私有的。”
4 新导演需要适应新的市场变化 大师班面对面“现身说法”
“导演协会有个规矩,培养新导演的事儿责无旁贷,不能推托”,第七届青葱计划的主席黄建新表示,他之所以接过新一届青葱计划的接力棒,也是因为这个计划很“实在”。黄建新曾参加过国内很多创投计划,其中青葱计划已经默默地推进了二十余部作品的落地拍摄,这种巨大的“兑现能力”让他对这个项目也充满了期待。
自疫情暴发以来,由于缺少足够多的好电影上映,国内电影票房不尽如人意,那么新导演复工状况如何?据王红卫观察,在疫情的应对措施越来越完善的情况下,创作者的心态“变好了不少”,从2015年到2021年,王红卫也观察到青葱计划中青年导演群体一直在多元化发展:“希望行业复苏时,大家在保住基本盘的情况下,依旧能保持腾挪出一些资金、资源帮助青年导演,这对行业有长远好处。电影行业一直面临着导演代际更替缓慢,目前主力的导演年龄段虽然已平移到80后,但观众是趋向新潮、年轻化的,观众审美有何变化?导演对新技术适应有多快?观众需要什么样的电影?导演能不能适应这些变化,是需要年轻导演去努力解决的一个课题。青葱计划会继续保持更市场化的操作,对每年入围的作品进行重点扶持,长期地培养一些适应当今市场和观众的导演。”
中国电影美术学会会长霍廷霄是今年青葱计划大师班的一员,从业将近40年的他希望将自己这些年的电影美术经验分享给学员:“这些孩子每个人的特点不一样,都很有创意想法,他们也提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拿到文本后怎么创作,对视觉美学的理解,从胶片到科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都需要一起去摸索。和他们互动,不仅给他们一些帮助建议,也是在更新我自己,我也得到了学习。”
相比起很多电影活动大师班的“泛泛而谈”,青葱计划的分享更注重“面对面”的有效接收,李少红告诉记者,她希望资深的电影人能把他们的经验、见识进行传授,最后十个学员会与导师进行面对面交流,学员提任何问题,导师回答任何问题:“导师们会从不同方面入手,比如电影美术由霍廷霄讲,演员方面由姚晨讲,姚晨以往也和很多青年导演打过交道,她觉得有些新导演对导戏、和演员交流是有少许心理障碍的,这些情况应该学会如何克服,青年导演会表达他们的困惑,提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她说,不止大师班,其实每个阶段都会有内部资深导师给学员提供各种经验,也有很多在一线活跃着的电影人,从剧本辅导到选角拍摄、剪辑发行等方面直接“现身说法”,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
【对话】
李少红:一定要锻炼新导演的实操性
新京报:青葱计划一直稳定输出的生命力在哪里?
李少红:我们对新导演拍摄的项目是有实际帮助的,一是剧本、二是拍摄的短片,在这两个环节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进步和改善。比如有些新导演拿着剧本,都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理不清楚,这就需要有经验的导演来帮他们梳理,告诉他们哪块儿是最有潜质的、怎样才能提高,不断修改三四稿以后,剧本成色就会有进步。然后呢,你只会说、写肯定不行,还要能拍出来,于是我们会给他们两次机会来试拍,你可以不断修改、加强,最终出来短片也是不错的。
新京报:也就是在内容上一定要有强执行力,一个限期内必须要有项目呈现?
李少红:是,一定要锻炼新导演的实操性,我们是真的拿钱出来让他们拍。他要思考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呈现影像、表达想法,有些时候他的剧本你看上去还不错,但是拍出来落差就很大,过程中就需要你辅导到位,他的悟性到位,就有很快的提高。
新京报:导师阵容强大是青葱计划一如既往的亮点,以前的冯小刚、管虎,现在的周迅、姚晨,如何集结到这么多业内精英来帮助这个项目?
李少红:其实,所有来帮忙的电影人都是义务的,没有报酬。大家都在给电影行业做贡献,给电影创作提供平台,资深导演只要有空就会留出来辅导新人。其实,我们这辈电影人就是这样过来的,刚开始打拼的时候也是得到改革开放后一些制度支持,及上一辈老艺术家的帮扶。好似传递接力棒,传给我们后,我们还要往下传,我们有责任去培养新人,让他们继续把中国电影的精神发扬光大。
新京报:你曾说过,青葱计划对新人导演会有一直不间断的帮助?
李少红:是的,不管你最终成绩如何,只要爱电影,想拍戏,你遇到什么困难需要青葱帮忙,我们都会在各方面提供无偿帮助。其实,现在也有前几届没有进五强的青葱学员,他们回头来找我们说想拍片,希望能协助他们制作,我们也陆续计划提供帮助,这也是对整个电影行业的帮助。
采写/新京报记者 周慧晓婉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