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已经结束数月,但它留给人们的美好回忆不会磨灭。作为冬奥历史上最重要的篇章之一,其必将永久地烙刻在人们心中。
这是一届充满中国风特色的冬奥会。从开幕式上的迎客松,到闭幕式上的送别柳,再到“冰丝带”、“冰立方”、“雪如意”这些极具中国式浪漫的冬奥场馆,无一不是对中国精神、中国气质、中国韵味的极致表达。
这也是一届成功带动冰雪运动的冬奥会。在本届冬奥会上,中国军团获得9金4银2铜共15枚奖牌,取得了我国参加冬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而从冬奥筹备到举办期间,民间兴起了一股冰雪运动热潮,支撑我国冰雪运动走向更广阔的境界。
北京冬奥会落下帷幕,但其留下的冬奥遗产却值得长久利用与品味咂摸。这些遗产,不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难以用物质来衡量。在后冬奥时代,如何发掘、利用这些遗产,使其释放充分的价值,关涉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关涉中国冰雪运动的未来前景。
“双奥之城”,延续奥运遗产荣光
遗产利用,是奥运这项赛事的一个永恒主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用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遗产,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因此,如何筹划好奥运遗产传承利用,成为后冬奥时代的一道重要考题。
冬奥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注意力经济,最火热之时,往往也就在赛事举办期间。但奥运的价值,又从来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而在于能否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到民间社会,让更多人领略体育之美、运动之美、和平之美以及生活之美。
北京冬奥会上,世界各国运动员展现了良好的运动风貌与体育精神,同时,“冰丝带”、“冰立方”等冬奥场馆也成了中国冰雪运动的标志性建筑,它们不仅是中国冰雪运动达到新高度的象征,也将对未来中国冰雪运动产生弘扬促进之功。
2008年北京奥运会赛后遗产利用,已成奥林匹克史上的经典案例。鸟巢、“水立方”从北京奥运会结束起,一变而为世界旅游观光的胜地,同时也成了民间赛事与演出的重要举办场所。今年北京冬奥会期间,鸟巢举办了别具一格的开闭幕式,“水立方”变身“冰立方”,这都要追溯到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奥运遗产具有穿透时光的价值,随着民间体育的持续发育,其还将产生更大的效益。14年前的北京奥运会成就了奥运遗产利用的典范,今天,同样取得巨大成功的北京冬奥会,依然有足够的自信延续宝贵的经验与荣光。作为世界上首座“双奥之城”,北京当有这样的使命与自觉。
有形与无形,冬奥遗产弥足珍贵
众所周知,本届冬奥会的一大特点是绿色、科技与人文。譬如全部竞赛场馆实现100%绿色电力供应,低碳场馆、低碳能源、低碳交通等多种设计,体现了独特的冬奥生态美学,拱卫着碳中和的美好愿景。
“最快的冰”助力运动员赛出更高水平;分钟级、百米级的气象预报,确保比赛精准无误进行;防疫机器人周到便利的服务,给了运动员以家的感觉。当科技文明与冬奥相遇,迸发出别样的科技美感。
更不用说,当“天下一家”“世界大同”的传统文化席卷冬奥,当冰墩墩、雪容融成为冬奥村内被竞相热捧的偶像,当黏豆包、韭菜盒子成为各国运动员口中的“香饽饽”……这些别具一格的中国元素,展示了北京冬奥的独特风情与生活美学。在后冬奥时代,这些有形与无形的遗产,还将持续大放异彩。
充分利用冬奥遗产,不是喊口号,而要付诸行动。3月底,首钢园开放,园区里永久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是冬奥历史上第一座与工业遗产再利用直接结合的竞赛场馆,未来这里还将充分挖掘和发挥极限运动场地潜力,努力探索打造特色赛事IP。
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也将成为北京四季运营的大型冰上活动中心,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会有序开放,成为人们的观光游览与冰雪训练基地。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冬奥遗产弥足珍贵。如果说,对冬奥场馆的利用,更多的价值存乎建筑美学与体育产业一层,那冬奥的无形遗产,更是承载着文化传播、美学认知的隐形价值。这种价值是普遍的,也是超越的,有着震荡人心的力量,将带动更多国人参与冰雪运动,理解中国文化。
善用活用,释放冬奥遗产持久价值
当谷爱凌、苏翊鸣们纵身一跃,天空中那道美妙的弧线,想必已经在无数年轻人心中撒下了冰雪的种子。这颗种子,将随着后冬奥时代持续的冰雪热,在他们的身体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可以确信的是,北京冬奥会是冰雪运动的大舞台,也为冰雪文化的绽放提供了一个丰沃的土壤。对每个参与者来说,观赏冬奥会及参与冰雪项目,是领略一种运动精神,感受一种体育之美,并在未来的日子中,建立对生活的美好期待。说到底,这也是一种人生启迪。
从冬奥申报成功到完美落幕,中国经过了七年的时间。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漫长,运动精神一旦发芽,就不会轻易萎靡。未来,无数青少年将接触并爱上这项运动,尽情领略冰雪之炽热,感受运动之魅惑。
以此而言,有形的场馆与无形的精神,犹如车之两辙,鸟之两翼,在发展冰雪运动的过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未来,这双重遗产相互激摩,彼此促进,必将使中国的冰雪运动向着更激荡的画卷迈进。
十四年前,北京奥运会取得了空前成功,留下了宝贵的奥运遗产;十四年后,北京冬奥会同样震惊了世人。前后十四年间,中国人的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更从容、优雅、自信,也更加深刻理解了奥林匹克精神。经历过两次历练与洗礼,继承冬奥遗产,发扬冰雪精神,北京以及中国,已底气十足。
新冠疫情依然在蔓延,奥林匹克精神不会轻易磨灭。我们有完备的冰雪场馆,有蔚然成风的运动习惯,在“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宗旨之下,秉持这份遗产,我们也将通往更美好的未来世界。付之于冰雪,又不止于冰雪。
□新京报评论员 王言虎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