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一家人来到‘冰丝带’,儿子练习冰球,女儿练习花滑,父母在场馆内的商店为孩子挑选冰刀……”这是武晓南一直设想的场景。作为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主任以及北京国家速滑馆经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关于“冰丝带”的赛后利用,他和团队早有规划蓝图。
从2018年1月23日打下第一根桩,到2021年1月22日完成首次制冰,再到北京冬奥会期间诞生10项奥运纪录、1项世界纪录,高亭宇以打破奥运纪录的成绩站上最高领奖台,“冰丝带”这座唯一新建的冰上竞赛场馆经历了多个里程碑,如今站上新的起点。后冬奥时代,国家速滑馆将努力打造成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冰雪运动中心,成为人民群众体验冬季美好生活的新地标,也将是展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亮丽名片。
“丝带”飞舞
“中国方案”树立新标杆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位于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内、国家网球中心南侧,这片区域曾坐落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临时建设的曲棍球场和射箭场。2015年7月31日,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国家速滑馆从夏奥场地手中接过接力棒。
每次回顾“冰丝带”的建设过程,武晓南总会提到6个关键词,精耕细作、拔地而起、编织天幕、丝带飞舞、最快的冰和智慧的馆,言语中透露着自豪和美好的回忆,背后自然也有鲜为人知的艰辛。
“冰丝带”的地下结构呈椭圆弧形,工程复杂且工期紧张。从2018年1月23日打下第一根桩起,建设团队克服了多种挑战,最多时2000余名作业人员一同奋战。654根基础桩打桩、27万立方米土方开挖、2万吨钢筋绑扎、9.1万立方米混凝土浇筑,用时155天,“冰丝带”于2018年6月26日如期完成地下结构工程,实现“精耕细作”的目标。
主体结构的“拔地而起”同样体现了“中国速度”。得益于自主技术创新,钢结构环桁架实现高效、高精度施工。看台板有1191块构件,尺寸多样且弧度多变,通过弧形预制技术对每块构件进行编码,实现了精准安装,严丝合缝地拼装成宏大的看台。
“编织天幕”则是场馆建设中“中国方案”的完美体现。据国家速滑馆总工程师李久林介绍,“冰丝带”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跨度的正交双向马鞍形索网屋顶。索网材质为国产高钒封闭索,通过49对承重索和30对稳定索编织成长跨198米、短跨124米的索网状屋面,再铺设1080块4×4米单元屋面板组装而成。
22条“丝带”的飞舞是国家速滑馆给人的第一印象,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独具创意的曲面玻璃幕墙。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的尺寸曲面弧度各不相同,通过机械配合人工操作,完美地嵌入160根S形钢龙骨打造的框架中,盘旋的“丝带”象征着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行时冰刀留下的轨迹。
李久林说,“鸟巢”的钢结构是北京奥运会留下的重要遗产,“冰丝带”则在大跨度索网结构屋顶、材料国产化、绿色场馆、智慧场馆等方面形成新的亮点。武晓南感叹,由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组成的“中国方案”,在绿色、环保、可持续方面为奥林匹克树立了新标杆。
环保制冰
“最快的冰”碳排放趋零
地下结构、主体结构完工,屋顶“编织”完成,曲面玻璃幕墙搭建完毕,转眼到了2021年1月22日,国家速滑馆完成首次制冰,仅用了3年时间,“冰丝带”从概念效果图变为现实。
与工程建设一样,制冰工作也面临着“理论上可行,现实中无先例”的难题。为了制出“最快的冰”,建设团队拜访专家,四处取经,反复探讨论证,最终决定采用世界上最先进、最环保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
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专家曾说,国家速滑馆使用国际惯用的环保制冰技术就能达到冬奥比赛标准,创新的背后更多是出于环保考量。
经过18个月摸索,建设团队把历届冬奥会速滑馆制冷系统资料翻了个遍,对所有制冷剂的优劣特点逐一分析,最终拿出了更先进的制冰技术。使用相同数量的传统制冷剂,碳排放量是二氧化碳制冷剂的3985倍,二氧化碳制冷剂ODP(破坏臭氧层潜能值)为0,GWP(全球变暖潜能值)仅为1,碳排放趋近于零。
国家速滑馆的全冰面设计达1.2万平方米,为“亚洲之最”。混凝土冰板层的水平高差控制在4毫米左右,而在冰板层下有近130公里的冰盘管,里面流动的液态二氧化碳让场地的冰面温差控制在0.5摄氏度以内。
加拿大资深制冰师马克·麦瑟是这个“中国方案”中至关重要的“国际元素”,他深得国际滑冰联合会的信赖,自1987年从事速度滑冰制冰工作以来,已是第六次参与冬奥会的制冰工作。经验丰富的马克与中方团队不断沟通交流,让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成功应用于冬奥赛场。
为了适应新的制冰技术,让制冰用水达到最优的电导率,马克凭借自身的经验调整提纯水和自来水的配比,不断与制冷系统、除湿系统的负责人沟通细节,这才有了软硬度均匀、温差可以忽略不计、非常平整的冰面。
创新的技术不仅提高了制冰效率、冰面质量,而且节能环保。二氧化碳制冷产生的余热回收后,可用于运动员生活热水、融冰池融冰、冰面维护浇冰、除湿再生等,可为场馆管理用房供暖,节电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减排。
赛后利用
打造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冰雪运动中心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和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同属于一个业主单位——北京国资公司,后者通过承接体育赛事、文化创意、高端会展、奥运旅游等活动,使得“鸟巢”“水立方”十几年来从未离开公众视线。借助运营夏奥场馆积累的宝贵经验,对于冬奥场馆的赛后利用,“冰丝带”有着高起点,也有着长远规划。
“冰丝带”将努力打造成集体育赛事、群众健身、文化休闲、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冰雪运动中心,成为展示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亮丽名片。
凭借1.2万平方米的全冰面设计优势,通过分区制冷、控制的技术,“冰丝带”的赛后利用确实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除了标准的400米速度滑冰赛道,场地中央还有两块标准冰场,可根据需要对每块冰面单独控温,开展短道速滑、冰球、花样滑冰、冰壶等冰上运动,同时容纳2000人左右上冰,满足大家参与不同冰上运动的需求,也可以助力专业运动员训练,举办各级别冰上赛事。
对公众开放时,国家速滑馆的很多区域可以从赛时状态迅速转换,变成全民健身、体育培训和娱乐休闲的配套设施。场馆内会保留一定的冬奥元素,同时融入更多的中国元素,精心设计的拍照点位可供大家“打卡”,展示区域方便所有人了解、参与冰雪运动。
此外,园区内将打造“一湖一场一赛道”的冬奥文化集群。“一湖”指的是“冰丝带”一侧的湖,到了冬天,可以像什刹海一样变成户外冰场。“一场”的足球场是对夏奥的致敬,那片区域曾是2008年残奥会的盲人足球比赛场地。“一赛道”是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赛道,未来可以举办一些冬季运动赛事。
“期待更多冰雪爱好者来体验‘最快的冰’,他们当中也许会涌现出更多优秀运动员,冰雪文化也将在群众中生根发芽。”武晓南心中有着诸多美好愿景,只待未来一步步实现,也期待着“冰丝带”成为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窗口。
北京冬奥会期间“冰丝带”诞生了1项世界纪录10项奥运纪录
世界纪录
●2月11日男子10000米决赛
瑞典选手范德普尔12分30秒74
奥运纪录
●2月5日女子3000米决赛荷兰选手斯豪腾3分56秒93
●2月6日男子5000米决赛
荷兰选手鲁斯特6分09秒31
●2月6日男子5000米决赛
瑞典选手范德普尔6分08秒84(同一项目)
●2月7日女子1500米决赛
荷兰选手维斯特1分53秒28
●2月8日男子1500米决赛
荷兰选手克罗尔1分43秒55
●2月8日男子1500米决赛
荷兰选手内斯1分43秒21(同一项目)
●2月10日女子5000米决赛
荷兰选手斯豪腾6分43秒51
●2月11日男子10000米决赛
瑞典选手范德普尔12分30秒74
●2月12日女子团体追逐1/4决赛
日本队2分53秒61
●2月15日女子团体追逐决赛
加拿大队2分53秒44(同一项目)
●2月12日男子500米决赛
中国选手高亭宇34秒32
●2月15日男子团体追逐半决赛
俄罗斯奥委会队3分36秒62
●2月17日女子1000米决赛
日本选手高木美帆1分13秒19
B08-B09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徐邦印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