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
上一篇  下一篇

邵阳学院批量引进海外博士,师资提升还是“歪门邪道”?

2022年07月20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 观察家

  

  所谓的“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不是学历注水的理由,更不是弄虚作假的借口。

  筑巢引凤,重金引才,对一所大学而言,本是好事情。但这两天,恰恰是一份校内人事公示名单,把原本寂寂无名的邵阳学院送上了热搜。

  这份公示名单显示,邵阳学院今年一次性引进23名博士,全部毕业于菲律宾亚当森大学哲学(教育学)专业,就读时间均是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并且,这23人中,除1人为校外引进外,其他22名后面都备注为“毕业返校”。这就意味着他们攻读博士学位前,都是该校的员工。此外,邵阳学院给这23人均落实包括科研启动经费在内合计84.4万的引进待遇。

  在当下国内高校,普通博士生进高校能享受如此待遇,其实并不多见。根据这则公示,兑付上述23名博士的待遇,该校总计需花费近2000万元,学校力度也不可谓不大。

  邵阳学院的这个公示名单引爆舆情,网民一是质疑菲律宾这所亚当森大学“哲学(教育学)”博士的培养质量,二是邵阳学院把自己各个不同学院专业的老师一股脑送到这个学校,用两年多时间就拿到一个“哲学(教育学)博士”。

  目前,据新京报记者核查,这所亚当森大学,已被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纳入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名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也表示,此前留学服务中心陆续收到多起举报,反映部分国外院校在疫情期间针对中国市场大肆开设低质在线课程,其中就包括亚当森大学。

  其实,邵阳学院这种做法,在类似院校中有相当大的普遍性。

  邵阳学院是2002年经几所专科院校合并后升格为本科,属于所谓“新建本科院校”。在当下激烈的高校竞争中,这些院校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发展焦虑。但它们显然更热衷于提高师资中的博士学位比例,似乎并不真正在意师资水平。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尽管一直强调形成多层次的高等教育格局,强调特色化办学。但是,在办学实践中,一些高校把发展目标和模式,都紧盯着一些金字塔尖上的研究型大学。无论是按部就班还是跨越式发展,都是要把专科升为本科,把学院变成大学,要申请硕士点、申请博士点。

  在这种发展通道上万一受阻,发展焦虑就可能演变成生存危机。这需要目前的各类评估机制与评估标准真正符合办学实际,另一方面,也需要大学坚守底线和立场,切实提高自己的办学水平,而不是靠走歪门邪道。

  对于邵阳学院的事情,有关方面需要切实介入调查,看看其中是否存在涉嫌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所谓的“无奈之举”和“权宜之计”不是学历注水的理由,更不是弄虚作假的借口。

  □王天定(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