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90.6亿,实现同口径正增长;支出聚焦助企纾困、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
7月28日,北京市财政局局长吴素芳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作《关于北京市2022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执行情况报告)。2022年上半年,财政部门努力克服疫情、经济下行和大规模减税退税的叠加冲击,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同口径正增长,财政支出更加聚焦重点,全力稳住首都经济基本盘。
会议还听取审议了《关于北京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上半年执行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北京市GDP增长0.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增长0.5%,成绩来之不易。报告提到,北京今年全年将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同时,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完成全年千亿以上投资任务,推动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开工。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同口径正增长
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指出,上半年,面对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和疫情叠加影响下的复杂形势,全市“四本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收入运行均处于合理区间。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990.6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48.5%;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0.5%,实现同口径正增长。其中,税收收入占比达84.6%,收入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置。
其他三本预算收入基本符合预期。其中: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893.6亿元,下降41.0%,主要是根据“双集中”供地政策要求,今年本市第二批土地收入将于7月入库,较上年延后1个月。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完成65.0亿元,增长490.7%,主要是去年受疫情影响,市属国企利润核定上缴时间推迟到7月份,今年核定工作已于二季度完成。全市社保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776.2亿元,增长9.6%,主要是去年同期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保费政策,今年上半年基本恢复正常收缴。
同时,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市财政部门在持续优化支出结构的基础上,“四本预算”支出保持较高强度,聚焦保障疫情防控、助企纾困、基本民生等全市重点领域。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规模、进度“双提升”,累计支出3960.6亿元,增长6.6%;支出进度超时间进度5.3个百分点,疫情防控、助企纾困、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实现较快增长。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648.5亿元,增长94.1%,主要是加快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同时加快化解隐性债务所致。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完成17.7亿元,增长7.1%,主要用于支持市属国企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全市社保基金预算支出2158.3亿元,剔除按财政部要求减少北京市上解中央调剂金规模的政策性因素,同口径增长6.9%,及时足额落实好各项社保待遇,稳定基本民生。
上半年为5万余家中小微企业及个体户减免房租超80亿
预算执行情况报告显示,面对上半年减收增支压力,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聚焦“助企纾困、稳经济大盘、增民生福祉、稳基层运行、促财税改革”,为推动北京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等重点工作,提供有力的财税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
全力确保留抵退税政策“直达快享”,4月-6月,为6.6万户企业办理留抵退税630.4亿元,相当于前两年的1.4倍。其中小微企业是受益主体,户数占比超过九成。实施减免“六税两费”等各项减税费政策和中关村各项税收优惠先行先试政策,为企业让利近90亿元;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费“应缓尽缓”实施行业范围,自6月起,对汽车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等17个行业所属困难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阶段性实施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预计惠及115万人。
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也显示,上半年北京不折不扣落实国家新出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惠及30余万家企业,为5.55万家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免房租约80.8亿元,缓缴单位住房公积金3.2亿元,建立“融资纾困直通车”工作机制,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长22.3%。
上半年,北京出台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工作方案,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36%、创有统计以来最低。
下半年推动“烟火气”消费加快恢复、提振汽车等大宗消费
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对下半年工作做了安排。报告提出,提升数字经济关键技术创新和供给能力,积极构建数据驱动未来产业发展的数字经济新体系。推动出台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推进新一代数字集群专网、高可靠低时延车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和边缘算力体系建设。
建成智慧城市标准规范体系框架,加快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建设。持续实施“新智造100”工程,全年支持50家以上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培育20家以上数字化赋能标杆企业、10家以上数字基础技术标杆企业,营造一流数字产业生态。支持平台企业科技转型,落地一批智慧交通、智慧商圈和智慧家庭应用场景项目。
报告还提到,要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落实助企纾困促进消费加快恢复“27条”,办好购车节、国潮京品节、数字消费节、惠民文化消费季、体育消费节等活动,推动“烟火气”消费加快恢复,提振汽车等大宗消费,遴选一批高端直播电商基地试点项目,组织开展京郊休闲游活动。
今年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
下半年,北京还将纵深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计划执行情况报告提出,坚定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完成海淀、丰台等基本无违法建设区创建任务,持续开展各类围挡、临时建筑、桥下空间精细治理。
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完成全年千亿以上投资任务,推动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厂通路潮白河大桥开工。统筹通勤圈、功能圈和产业圈建设,支持雄安新区“三校一院”交钥匙中学项目竣工交付,京唐城际铁路具备通车条件。扎实做好后冬奥文章,落实场馆赛后利用计划,大力发展冰雪产业。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做好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协作。
下半年要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及分领域分行业实施方案,全年完成20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智能化供热改造,深化“一微克”行动,核心区率先实现燃油锅炉“清零”。
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年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15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房8万套。推进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慢行系统、道路网等多网融合发展,开通运营昌平线南延一期和16号线南段。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健全接诉即办工作条例配套制度,解决好“每月一题”17个问题,深化“回天有我”创新实践,坚持不懈抓好两个“关键小事”,确保城市安全稳定运行。
新京报记者 吴为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