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北京新闻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5:北京新闻

北京迎来连续高温闷热天气;北京西站工作人员在高温下守护着旅客安全舒适的出行

铁路人用汗水为旅客送清凉

2022年08月05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8月4日,北京西站站台上,客运员贺中原在工作中。
8月4日,北京西站,上水工李晨在给车辆加注清水。本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8月4日,北京西站,空调机工王红国在空调机房内巡视检修,室内体感温度超过40℃。

  近日,北京迎来连续高温闷热天气。8月3日,北京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达到35℃至37℃,最高气温出现在房山区千河口,达到38.7℃。4日夜间的雷阵雨并不能带来清爽,反而增添了湿度,今天最高气温36℃。

  高温下,记者探访北京西站看到,在旅客安全舒适的出行背后,是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高温环境下的坚守与付出。

  上水工

  给列车手动加清水 每个操作都要争分夺秒

  在列车上,乘客打开水龙头,清凉的自来水流淌而出。很多乘客不知道,这是上水工人在列车发车前,给列车手动加入的清水。

  上水工李晨就是北京西站上水车间的一位“老师傅”。由于需要进入有列车穿行的轨道区域,因此,安全问题十分重要,每穿越一条铁路都需要反复确认两侧是否有车辆通行,一切安全后,才可以通过。

  穿越多条轨道,记者跟随着李晨来到了作业区域,几位上水工人即将给一趟高铁列车加水。为了确保列车准点发车,他们需要在二十分钟内完成全车的加水作业,尽管人员分成三组,但每一个操作步骤都要“争分夺秒”。

  为了节约时间,李晨需要将不同车型的注水口位置牢记于心。打开水井后,李晨拽出十几斤重的水管,虽然时间紧迫,但必要的操作一步也不能少,必须要先冲洗胶管、注水口,才能插入胶管加水,这样加入的水才是清洁卫生的。紧接着他还要快速走到相邻车厢,重复这些动作,再回来等待加满水,拔出胶管放回管架上。

  虽然只是10点,但已经能感觉到阵阵热浪在铁轨间翻滚。李晨的后背几乎湿透,口罩上也都是汗水的痕迹。

  ■ 解读

  本轮高温天气周末将会结束

  8月以来,北京闷热感十足。8月3日,北京地区监测到的最高气温达到38.7℃。

  北京本轮高温天气的成因是什么?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首席李琛介绍,8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发展比较强盛,并且北抬到了华北地区,“北京受到副热带高压外围偏西、偏西南风的影响,空中增暖明显,而且湿度较大。并且,这个天气形势在8月2日至6日这段时间很稳定,因此导致了此轮高温闷热天气。”

  这轮高温天气何时结束?李琛表示,受到东移高空槽影响,预计双休日北京有一次明显的降水天气过程,气温将较前期有所下降,本轮高温闷热天气将会结束。据北京市气象台预报,8月6日、7日开始,北京最高气温下降到33℃,8月8日最高气温降到29℃。

  客运员

  上岗30分钟 衣服全湿透

  8点40分,北京西站客运值班员贺中原刚刚接班,作为班组长,他需要尽快布置好同事们的工作内容。为了让大家能清楚当天的作业内容,每个人都会领到一张计划表,上面标明了每趟车次的运行情况。

  “辛苦了,刚刚班上有什么问题吗?”来到站台上,贺中原快步走到交接班的同事面前,和他沟通工作情况,并交接设备。此外,站台上有无异常情况,过会儿有没有需要保障的重点旅客,这些情况他也需要及时掌握。进入暑期,带小孩儿出行的旅客明显增多,“有的小朋友走到黄线旁边,我们会赶快跑过去提醒家长,一定要牵好小朋友。”贺中原说。

  为了确保旅客上车后能有一个舒适的乘车环境,始发高铁列车在乘客上车前会提前开启空调,高铁列车的散热口距离站台很近,贺中原和同事们的工作环境也变得更加闷热。

  记者看到,为了做好防疫工作,现场的每名铁路工作人员都必须戴好防疫三件套,包括N95口罩、护目镜和手套。虽然是早上,但室外温度已有三十四摄氏度,接班半个小时,贺中原的额头上已经冒出大片汗滴。为了避免制服上出现汗渍,保证上岗的形象,贺中原的蓝色制服里特意穿上背心,里面的衣服早已全部湿透。

  9点02分,站台上响起列车即将关门的铃声,贺中原拿起对讲机与站台东西两侧的客运员确认旅客是否已全部登车,并跟车长确认车上乘客的情况,以及列车是否已经完成上水等作业流程。直到全部确认完毕,列车才能收到出站信息,贺中原还要目视列车平安驶出站台才算完成这一趟车的任务。

  空调机工

  守最热岗位 送乘客清凉

  尽管室外天气炎热,但车站候车大厅内却清凉舒适。在车站地下的一些隐蔽角落内,一批空调检修人员正时刻守在设备旁,空调机工王红国就是其中一员。

  在北京西站的地下二层,一处保障候车区域的空调机房正运转着,这里必须24小时有人在岗。他们每两个小时都要巡检一次,进行抄表记录。

  与家用空调不同,车站制冷设备的动力来源是高压蒸汽,因此,王红国工作的车间里始终处于闷热状态,体感温度超40℃。设备上随处贴着“小心烫伤”的标识,有一处温度表上显示,此时管道内的温度已经达到了160℃。

  守着最闷热的岗位,给乘客送去清凉。对于工作中的辛苦,王红国一笑而过,日复一日的巡视检修早已让他练就出听声判断设备运转状况的本领。走进另一间制冷水泵的房间,通过声音王红国就能听出设备是否存在问题,“现在运行良好,没有任何杂音。”王红国说。

  设备检修车间业务指导站霄告诉记者,北京西站的空调机房每年有三个月的时间需要进行制冷作业,冬季还有三个月的时间要进行供暖,其余的时间需要对轮换下来的制冷、供暖设备进行检修。

  “就拿制冷设备来说,所有的设备,都要开盖检修。”站霄指着一台溴冷机告诉记者,这样的设备中密布着许多铜管,大的设备中有两千多根铜管,小的也有一千多根,每一个都要逐一清洗。

  新京报记者 裴剑飞 王景曦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