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对话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6:对话

刘世昭35年间两度骑行京杭大运河,用照片记录运河两岸时代变迁

大运河流淌出新生机

2022年08月09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1982年 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
2016年 江苏省无锡市清名桥。
2016年 河北省吴桥县,杂技学校练习杂技的孩子们。
1981年 河北省吴桥县,一户农家的孩子正在练习杂技。
1981年 山东省德州市菲律宾苏禄国东王墓。
2016年 山东省德州市菲律宾苏禄国东王墓。
8月5日,刘世昭在聊当年骑行大运河的拍摄经历。
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1981年,河北省青县,兴济镇骡马集市。
1982年,江苏省兴化县,秧田里戴花干活的农妇。
1982年,江苏省高邮县,高邮湖中的渔船人家。
1981年,山东省武城县,农村集市上的缝纫机吸引众多目光。
1982年,江苏省扬州市御码头。
1982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栖镇广济长桥(通济桥)旁的竹木家具市场。

  1981年,摄影师刘世昭和同伴从北京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骑行至杭州,历时四百多天,拍摄了几千张照片。2016年,退休后的刘世昭挎上相机再次出发,重走运河之路,拍摄照片1.5万余张。时空跨度35年,这些珍贵的影像,记录着数十年来京杭大运河沿岸的发展、变化。

  近日,新京报记者专访刘世昭,对话镜头中京杭大运河的今昔变化。

  “采访加拍摄,我们骑了一万多里”

  新京报:为什么在1981年开始拍摄京杭大运河?

  刘世昭:当时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的口号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我供职的杂志社那时候主要就是做对外传播的工作。发现鲜有媒体对京杭大运河做过完整详细的报道后,我的搭档就报了选题。之后,我们就一同去了。

  新京报:出发前拍摄采访的方案是怎么策划的?

  刘世昭:有计划,但是没那么具体,比如说古迹,当地有什么风土人情,或者是有什么特色小吃,不过采访对象都是到了一个地方现找。我们以运河沿线的城市为点,一站一站地“跑点”。一千多公里长的运河,走走停停,采访加拍摄,我们骑了一万多里。

  新京报:第一次骑行到终点,有什么感受?

  刘世昭:“终于到了!”当时骑到杭州拱宸桥,我们就说了这句话,然后约定:“10年以后咱们再骑一次!”

  新京报:为什么十年后没有如约再访,而是直到30多年后才进行第二次拍摄?

  刘世昭:第一次骑了一万多里,运河这个情结就在我们两个人心里留下了。后来我还想去看运河,特别是申遗成功了,我想自己去一趟,看看这个变化。2016年开始的这趟行程,是朋友开着车跟我一起,帮我携带电脑和硬盘。直接从北京骑到了杭州,用了68天。

  “变化很大,出乎我的意料”

  新京报:与第一次拍摄京杭大运河相比,你看到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有些什么变化?

  刘世昭:虽然早就想到变化会很大,但是结果还是出乎我的意料。

  比如景观,过去通州的标志是燃灯佛舍利塔,那时候漕船很远就能看见那个塔,看见塔就知道到北京了。现在的燃灯佛舍利塔“置身于”城市高楼间。

  在河北,比如杂技之乡吴桥,那时候,杂技都是在各自的家里练。第二次再去,那里建了国际杂技学校,走向国际了。

  江苏,过去很多渔民在陆地上是没房子的,他家就是船。现在基本上都在陆地上住了。还有排筏站,镇江运河段这些木头,都是从云贵川上游漂下来的。上游扎成排筏,漂到这里编组,之后再运输。后来政策要求保护天然林,排筏站就都取消了。

  这些都是历史的进程。

  新京报:第二次拍摄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一些遗憾的事?

  刘世昭:最想看无锡的米市,我骑着自行车希望能找到这个地方,到那里发现是一片绿化。岸边用石头立了一个石牌——“无锡米市遗址”,变成了遗址,特别遗憾。

  A06-A07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浦峰 实习生 张湘涓

  A06-A07版图片/受访者供图(除署名外)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