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8月6日,在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数字公益 凝聚向善力量”主题论坛上,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葛颀、山东世博动漫集团董事长王振华以及携程集团副总裁孙天旭围绕“数字公益的有效探索”这一话题,从各自所在领域,通过不同角度分享了对数字公益的理解,探讨了现阶段数字公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王振耀:
数字公益或引领善经济
8月6日,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数字公益:凝聚向善力量”主题论坛上,民政部原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围绕中国数字公益的前景发表了主旨演讲。
王振耀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全面进入数字公益时代,从全球公益发展来看,中国具有一定的引领性。一方面,数字公益正全面与生活服务业对接,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领者。另一方面,数字公益将使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完全可能引领“善”经济的发展。
王振耀表示,数字公益论坛的举办在公益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如果数字公益论坛能通过各种各样的成功案例,搭建起数字公益和数字经济的重要桥梁,将来很多数字经济都会和公益活动融合,这将会对整个数字经济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杨春艳:
做数字中国建设的善行者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艳称,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作为互联网领域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应该引领“科技向善”,通过数字技术融入公益,做数字中国建设的善行者。在杨春艳看来,公益与数字化深度结合,数字技术为公益注入了强大的驱动力。借助数字技术,公益事业朝场景化、创意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公益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公益慈善事业最重要的形式和最鲜明的特色。首要是凝聚公益慈善力量,解决不善于用网、接触不到网络和沉迷于网的问题。消弭数字鸿沟,不让一个人在数字时代成为“局外人”,既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应有之义,也是公益慈善事业的必解之题。
杨春艳认为,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推动数字公益在网络空间释放最大正能量。数字公益应该与时代发展、国家战略、人民需求高度契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公益慈善必然要在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中谋划新方位、明确新目标。
郭利群:
期望“二舅”是“二娃”时得到帮扶
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利群表示,数字时代,为不让残疾人掉队,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等各方面积极利用数字化为残疾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并已经形成了新的业态,中国残联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残疾人工作领域数字化改革和智能化服务应用。
郭利群表示,数字化给残疾人带来了不少便利。但同时,当前互联网和数字化发展还不能满足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仍然存在数字鸿沟。跨越数字鸿沟,数字公益应该凝聚向善力量,向着共享、包容、融合、普惠与特惠并存的方向发展。数字公益是真善美的结合,是美好的新时代最动人的场景,数字公益赋能所有攸关方。“我希望数字公益是及时雨,我欲养而亲不待这样的场景不会再出现了,好事要快干。我们也期望在‘二舅’还是‘二娃’的时候能得到及时的帮扶,陪伴其成长,襄助其事业,让爱的阳光芬芳大地,润泽人心。”郭利群说。
孙莉莉:
技术创新是最强驱动力
阿拉善SEE生态协会会长孙莉莉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数字化一方面让公益项目、社会捐赠更加精准,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公益的边界,有效连接起了各方,汇聚了更多社会资源。在她看来,公益组织拥抱互联网,利用数字化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提升行业透明度,是数字公益的题中之“益”。
孙莉莉表示,数字技术逐步提升了公益行业透明度,尤其是互联网公益平台引入区块链技术,使得项目的每一步执行都被及时记录,有助于提升公众对公益机构的信任度。
“毋庸置疑,技术创新是数字公益的最强驱动力。当前,公益机构对其项目的知晓度、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扩展参与对象、加强精准推送、传播公益理念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公益机构在数字化的各个环节,充分借助技术手段,进一步做好大数据文章,在公益领域探索创新。”孙莉莉表示。
数字转型为公益带来机遇与挑战
葛颀表示,随着5G等技术应用,现在社会经济已经由实体经济、原子经济在向比特经济、数字经济转型,这种变化为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方式、组织方式、运营方式带来很大机遇的同时,也带来巨大挑战。在公益数字化过程中,数据和人工智能是两个重要要素,如何把人工智能融入公益事业,把公益融入社会发展,是每个公益人、每个社会参与者要面临的挑战。
葛颀表示,互联网的加入一方面让公益的对象被扩大,不再只是局限于残疾人等群体,青少年、老人都可能成为弱势群体、需要被帮助的对象。另一方面,也让公益的参与者扩大,更多具有平台级能力的企业参与到公益事业中为公益赋能。
在数字公益领域,文化企业发挥力量也并非难事。山东世博动漫打造了“荔枝花开”公益助残品牌,在山东省范围内建立了30个残疾人“荔枝花开”工作室,通过辐射带动解决了200多名残疾人在文创领域就业。王振华说,之所以取名“荔枝”,因为其外表虽不完美,但是果肉甘甜清香,寓意着残疾人朋友通过不断奋斗,结出累累硕果。
王振华表示,品牌创意就是打造一种基于互联网+背景的新型残疾人文化、教育、培训模式。“我们在整个品牌打造过程中,完全是数字化的,创作是数字化,销售是数字化,就业工作岗位也是在电脑前。所以如果没有数字化的支撑,就没有‘荔枝花开’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生动实践,我觉得数字公益对残疾人就业提供了底层基础设施和支撑。”
互联网企业在数字经济中的作用更是至关重要,孙天旭从平台角度讲述了数字公益在助农扶贫领域的应用。“一般大家认为互联网公司主要赋能数字公益线上领域,我们开发了很多程序,有很多数据和算法,让用户可以简单动动手指就能参与到公益中来,但是携程作为一个旅游行业公司,更清楚线下旅游体验永远不能被线上的AR、VR技术所替代。尤其在乡村振兴和乡村公益旅游的领域,只有更多人走进乡村,发现它的美好,才能真正贡献比他们在线上点点手指买一份乡村农产品更大的价值。”
数字公益不只停留在线上,企业可起穿珍珠作用
葛颀表示,公益的数字化仍然是部分企业的选修课,而在未来的数字时代,这应该成为企业的一门必修课。
“当我们在做算法、平台、规则的时候,它就应该镶嵌在我们的制度体系里,镶嵌在我们给数据打的最底层的标签里。”在葛颀看来,数字公益的发展需要更多头部企业参与进来,智能终端头部企业更踊跃、更积极、更有战略性地把自己在社会公益方面的算法、工具、应用开源,变成社会通用的生产力工具,这样就可以实现社会总体价值快速增长。
“如果有一天数字公益不再是企业专门拿出来讲的一件事,不再是每年要专门做的事,而是日常运营,那才算真正的实现数实融合。完成从线上到线下,线下又回到线上的正向轮回,一个正向轮回最重要的标志就是社会经济值增加了。”葛颀说。
孙天旭也表示,互联网公司的数字公益不只是停留在线上,而是从线上走到线下,再串联起整个产业链和消费者,回归到线上,把它形成一个闭环。
孙天旭将企业比喻成一根线,作用是把所有珍珠穿成一条项链。同时,她表示,要真正做到这点对所有互联网公司还是一个挑战,“互联网企业做数字公益看起来很简单,随便做点什么都可以在表面上称为数字公益,但是到底做什么才能不是做一个架子,不是做一个概念。数字公益和数字慈善的闭环是不是形成了,通过非常有效力的线上线下联动和运营,是否达到了社会价值的提升,有没有给社会经济带来新的增量。”
她举例称,做乡村振兴时,一些乡村民宿不敢上线,害怕自己的服务达不到线上标准。他们虽然知道自己上线后生意更好,但还是宁愿开着门等待客人过来,其对产品的惧怕、不接受,对它不熟悉的程度远超预期。
不过,一旦穿起珍珠,发挥的能量也是巨大的。孙天旭介绍,过去一年,携程在全国100多个项目中,甄选出了9个山美水美,目的地所有业态都有非常强烈意愿和能力投入到乡村旅游振兴的携程度假农庄。农庄往往只有10间、20间房,住不了几个客人,但却起到了杠杆和标杆作用,来的客人不一定住在携程度假农庄,却住在了这个乡村。线上消费者除了住一两晚乡村民宿外,70%的客人到旁边餐厅消费,买了当地的农产品,去周边景点旅游。我们第一家落在安徽红色旅游目的地的金寨农庄,在去年疫情下,整个目的地旅游收入逆势增长了40%,尤其是整个民宿业态的订单增长了130%。
王振华也表示,公益和商业并非互斥,公司十几年以来一直坚持助残工作,残疾人朋友得到帮助的同时,公司同样受益,其中既有品牌的打造,也有团队的建设,甚至还有市场业务的拓展。
“大多数人做公益的前提一是情怀,二是有能力,三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在做公益的过程中,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同样打造了自己的品牌。从企业来讲,我们不存在平衡不平衡的概念,我觉得很多公益组织做公益的出发点和初心不是为了挣钱,而是有能力和情怀,通过不同的方式践行自己的修为。”他说。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宋美璐 罗亦丹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