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在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上发表了题为“能源的故事和双碳目标”的演讲。杜祥琬在演讲中从人类社会对薪柴、木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数次发现谈起,介绍了人类社会随着各类能源使用而发生的剧变。他表示,要正确认识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目前我国已开发的可再生能源还不到技术可开发资源量的十分之一,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保持战略定力
杜祥琬表示,碳达峰、碳中和是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是顺应绿色发展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驱动我国实现技术创新和发展转型,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的必然要求,是缩小与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水平差距的历史机遇。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面临着减排幅度大、转型任务重、时间窗口紧等诸多挑战。”杜祥琬介绍道,2020年,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13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7%。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116亿吨,其中,能源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约101亿吨,占全球能源活动排放量的30%左右。我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达10吨,是全球人均水平的约1.4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大于7吨,是全球人均平均水平的1.4倍,已超过英、法等发达国家。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还将驱动能源消费不断增长,温室气体还会有一定的增量。
至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所面临的另两重挑战,杜祥琬在演讲中提出,我国产业结构偏重,第二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0%,却消费了68%的能源;能源结构偏煤,2021年煤炭消费量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6%,有待进一步降低,能源强度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1.5倍。
与此同时,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只预留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仅为发达国家一半。经济社会发展和能源系统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挑战艰巨。
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须防止一刀切
杜祥琬在演讲中特别强调,碳达峰不是要限制发展,而是指向高质量发展,是产业调整的机遇。中国应借此机会逐步调整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占比较大的现状,同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
杜祥琬分析了我国以及美、加、欧、日等国人均GDP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指出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能效提高,可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脱钩”,也即通过持续降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实现碳达峰后,经济仍会持续增长,但人均碳排放不再随之增长。
“通过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加快推动技术进步和发展转型,可以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杜祥琬表示,为此,坚持行业和地区梯次有序达峰原则,鼓励已达峰的地区碳排放量不再增长,鼓励可再生能源丰富的地区尽早达峰,实现经济发展和碳排放增加“脱钩”。
在碳达峰的基础上继续采取降碳、脱碳、碳移除等措施,加快结构转型和技术进步,推动发展模式增长转变。杜祥琬提出,根据中国工程院预计,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届时,温室气体排放有望降到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可控制在20亿吨,碳移除总量可以达到26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基本相当。
杜祥琬另外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长达几十年的科学转型过程。要把握好节奏,积极又稳妥地实现目标,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他表示,要先立后破把好事办好,深刻推动经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为了实现双碳目标,杜祥琬提出了八大战略,分别是节约提效优先战略、能源安全战略、非化石能源替代战略、再电气化战略、资源循环利用战略、固碳战略、数字化战略和国际合作战略。
最后,杜祥琬表示,2030年的碳达峰是一个里程碑,2060年的碳中和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但也只是里程碑,它不是终点,人类社会还要前进发展,未来社会要靠未来的能源支撑,从未来能源的角度将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现今“双碳”目标的意义和历史地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朱玥怡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