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22: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

数实融合: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

2022年08月10日 星期三 新京报
分享:
张占斌
李勇坚
王青
林世伟
魏亮
刘晖

  8月2日,2022新京报贝壳财经夏季峰会举办“数实融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主题论坛,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分别做了主题演讲。

  其中张占斌认为,数字经济是全球要素资源重组、经济结构重塑、竞争格局改变的关键力量。要站在国家长远发展的高度上,从战略上重视数字经济,要下更大的决心抢占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研究室主任李勇坚、小米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林世伟、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刘晖,参与了上述圆桌论坛并分享了各自的观点。

  

  张占斌:提高数字化对服务业的渗透率

  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表示,数字经济是全球要素资源重组、经济结构重塑、竞争格局改变的关键力量,也是国际经济竞争合作的新高地和中美战略博弈的制高点。应当在企业突破数字经济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时,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

  张占斌表示,我国数字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今发展势头正旺,前景喜人。其中,我国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在国际上是走在前列的”。在当前局势下,张占斌表示,我们要站在国家长远发展的高度上,从战略上重视数字经济,要下更大的决心抢占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当前我国数字技术供给后劲不足,面临着产业互联网生态体系不成熟、服务业数字化进展亟待加快、数据要素价值释放不充分等问题。我国还未真正形成市场化的数字确权、定价、交易机制,数据参与收益分配、股权投资的制度还未建立。

  针对上述问题,张占斌指出,我们要大力实施培优扶强的专项行动,推动各省遴选一批创新企业,建立数字经济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在项目安排、政策扶持、跟踪服务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政府扶持,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环境”。

  “要提高数字化对服务业的渗透率。推动商贸、文化、体育、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进程。”张占斌认为,要围绕数字经济的龙头企业,利用优惠政策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带动周边的中小企业发展,形成有特色的数字产业集群。赋能企业出海,融入全球产业链。在服务国内的同时,融入世界,形成国内国际大循环,抢占全球发展的制高点。

  王青:新技术正在重构生产和流通方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表示,“需求是推动‘数实融合’很重要的原动力。”现阶段,我国消费升级呈现出“变”和“革”两方面的特点。变就是一般消费升级的规律,跟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消费升级相同的消费结构的变化;革就是跟当前新的因素密切关联,即新技术革命。新技术革命对整个消费的内容、方式、模式、理念都产生了新的影响因素。

  随着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大众在消费方面的审美和消费理念发生重大变化,最终呈现出对品质、品牌、品位的追求,服务消费日益成为整个消费结构的主体,个性化和时尚化消费三个特点。王青强调:“服务消费占消费者总支出的比例决定了整个社会形态是否处于从制造业形态向服务业形态过渡的重要临界点。”

  王青表示,需求正在引发的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核心是通过技术进步来支撑,以实现新的组织架构的搭建。数字技术催生了一些新的产品服务、行业市场,同时数字化通过它的改造、提升、赋能,让传统行业以新的面貌出现,比如共享出行、互联网出行。王青提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技术可以重构生产和流通的组织方式。

  新技术在重构生产和流通的组织方式的同时,还为大量小微企业,特别是以前以海外订单为主的贴牌企业、初创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品牌和渠道。值得注意的是,新技术会给小微企业发展带来平台型跃升的可能,降低了创业创新的门槛。

  魏亮:数字经济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扩展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表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45.5万亿,名义增长16.2%。从增速来看,2002年-2011年期间GDP增速高于数字经济增速,2012年-2021年GDP增速明显低于数字经济增速。

  “2021年,我国产业加速数字化发展,一二三产业渗透率分别为10%、22%、43%。数字经济由消费领域正在向生产领域扩展,第三产业数字化渗透率相对平稳,近年来有所放缓,但是一二产业,特别是工业方面的数字化渗透率在加速。疫情加快了企业信息化应用步伐。”魏亮表示。

  “数字化转型成为驱动实体经济变革重要的力量,在创新发展、生产经营、资源配置、商业模式、组织机制方面都有很好体现。产业数字化驱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从企业内转向产业链,传统赛道产生新赛道。”魏亮表示,预计“十四五”末期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增长将超过60万亿。

  魏亮建议,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支撑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国的发展优势,抢占数字经济发展机遇,在新基建方面加速5G、大数据等建设,为提升数字化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勇坚:“数实融合”已到了快速发展快速应用阶段

  李勇坚认为,“数实融合”已经到了快速发展、快速应用的阶段。消费互联网与工业互联网逐步融合,从原来一条腿走路,变成两条腿走路,三条腿支撑的趋势。由单个企业行为变成整个行业或供应链、产业链的行为。有利于提升整个产业链效率。中小企业开始拥抱数字化,进一步“数实融合”,为“数实融合”打开了新空间。

  他表示,北京打造数字经济标杆城市,人才和技术优势是最大的优势;要引导资本向“数实融合”标杆性企业、样板企业流入;要打造数字经济标杆企业,有利于企业提高效率,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有利于企业提升竞争力;要实现数字经济“数实融合”业态创新,打造新业态的新商业模式的治理和监管标杆。

  “数实融合”遇到哪些挑战?李勇坚谈到,基础薄弱,体现在企业数字化的基础弱;核心关键技术有短板;企业主对数字化主动意识不强,如何提高主动意识也是挑战;很多行业企业受到疫情冲击,经营出现暂时困难,资源投入方面有短板;“数实融合”治理体系正在完善过程中,制度体系也需要进一步面对挑战。

  针对如何提高中小企业主数字化意愿的问题,李勇坚表示,除了打造标杆企业外,应该轻量化,大平台连接中小微企业,可以提供一些轻量化应用。数字化转型出台一些基础的标准、技术资源,让企业心里有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让标杆性企业收集行业共同特点,共享给中小企业,把“数实融合”变成看得见的过程。

  谈到供应链如何做好“数实融合”,他表示,供应链数字化分两个层面,从供应链管理行业或者更大的社会运转层面来看,是一个大机遇,通过供应链透明化,给企业带来很多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很多企业也面临挑战,原来企业或者供应链管理企业在一个行业或区域活得很好,但数字化以后,拥有超级供应链能力的企业竞争力就更强了,影响一些垂直领域数字化程度不高的企业,所以数字化是行业机遇,但不代表所有企业都可以得到红利。

  林世伟:供应链不仅仅要数字化,还要智能化

  林世伟表示,“数实融合”离不开技术创新发展,离不开产业进步。小米两年前推出“黑灯工厂”,摸索数字化与实体经济智能制造的表现形式,希望通过无人工厂的技术创新突破提升智能制造水平,提升产业的效率,这也是赋能社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林世伟认为,因为企业性质不同、阶段不同,“数实融合”还在初步探索与稳步发展阶段,现阶段有发展不均衡、融合不充分的难点。但随着企业对自身发展、产业的了解,会针对“数实融合”的发展做出不同措施,包括技术创新、业务拓展、产业生态链等方面。相信经过经验总结,很快会形成带头效应。不仅是大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将帮助“数实融合”发展提速。

  针对大企业如何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林世伟介绍称,大企业重视“数实融合”,在技术、数据资源、人才方面投入,从上到下重视。从头部企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转型升级,有责任带动生态链拥抱“数实融合”的趋势,在重点领域做研发,加强对“数实融合”领域投资。也在探索如何把经验、技术赋能给中小企业。

  林世伟认为,中小企业数字化包括上游供应商,下游渠道商,要通过数据赋能,提升效率,让供货、库存关系做得更好,让产品卖得更好,资金流转做得更好。这一两年供应链遇到困难,包括原材料短缺、物流不畅。全球供应链很重要,以前追求供应链效率,现在更关注供应链安全和保障,公司也在研究供应链布局,把效率再提高。

  “供应链不仅仅要数字化,还要智能化。如何利用技术、数据、人才,提升供应链效率,还要有预警功能、智能功能,把效率提升到更高层次,非常重要。把整个闭环打通,把C端需求到B端供应智能化打通。不仅仅提升企业效率,对整个社会也有帮助。”林世伟说道。

  刘晖:重视“数实融合”的榜样力量

  “去年下半年我们观察到学界提出新型实体企业的概念,它本身有实体企业的基因,同时有先进的数字技术能力,把自身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做得很好,成为行业的榜样。”刘晖认为,要让这些技术应用产生外溢价值,提供给上下游的企业,带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榜样的存在不仅指明了方向,而且带来了路径,为整个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扎实可靠的方案、技术、经验、基础设施。

  刘晖认为,目前“数实融合”处在高速发展的红利期,首先表现在大小企业都有数字化升级转型的意识,同时,更多地域和更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接触到数字技术的成功方案之后,迅速地融入到数字升级中。供应链、产业链更多的环节也加入数字升级之中。谈到数实融合的新趋势,刘晖表示,他注意到了“数实融合”的榜样力量,很多企业需要看到自己行业中有成功的企业在数字化进程中取得了明确的成果,并且展示出了明确的数字化升级路径,才会愿意去接触数字化。

  他表示,中小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中小企业往往觉得有转型意愿,但是看不清未来的转型方向,缺乏相关的人才、资金,同时它们希望可以看到成功转型的范例和路径。

  “大企业把自己对于某一个行业的深度理解转换成平台方案、产品技术、基础设施输出给中小企业,迅速可以降低门槛。”刘晖称,新型实体企业输出方案有一个特点就是在自身的实体数字化实践中产生的方案,具备很强的实用性,让大量的中小企业以较低的门槛迅速获取到数字化的红利。

  谈到北京打造数字经济的标杆城市,刘晖称,从消费数据来看,北京市无论是智能手机、智能电器还是电脑数码,消费占比在全国都是领先的,说明这个城市的创新基因很强大,数字技术的创新基因和人才是特别密集的。

  “一方面是技术和人才的积累,另一方面就是场景,北京拥有大量的创新技术应用场景,无论是在智能设备领域,还是在京东所做的零售、物流,只有当数字技术和真实的场景结合,在场景下产生价值之后,才可能被更多的行业所认可”。刘晖认为,北京有很多新型实体企业正在把技术和场景融合起来。

  刘晖还提到,每个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上扮演着不同角色,新型实体企业在助力实体企业数字化升级的过程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链网融合,是京东作为一家新型实体企业‘以实助实’的最佳实践和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京东的链网融合包括‘有责任的供应链’和‘织网计划’,通过货网、仓网、云网的深度融合,实现‘三网通’,保障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助力实体经济平稳高质量发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子姣 陈维城 实习生 林静宜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