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服贸会·访谈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8:服贸会·访谈
下一篇

北京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勇

高标准、高质量办好服贸会 让大家满载而归

2022年08月30日 星期二 新京报
分享:
丁勇。 图/据国新网

  本届服贸会有哪些特色亮点?今年服贸会仍采用“一会两馆”举办,从提升参展观展体验的角度,提供了哪些保障措施?新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北京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勇。丁勇表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举办好今年的服贸会,有利于进一步释放我国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的信心和决心,有利于进一步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携手各国共促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为展示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提供“服贸视角”,为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出“中国声音”。

  首次启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 展览面积更大

  新京报:本届服贸会总体安排如何?

  丁勇:目前,2022年服贸会各项筹办工作已经准备就绪。8月31日晚将举办全球服务贸易峰会,邀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政要、国际组织负责人等线下或线上出席发言,峰会前请党和国家领导人巡馆。

  展览展示包括综合展和专题展。综合展设在国家会议中心;专题展共9个专题,其中环境服务专题设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其余8个专题设在首钢园区。

  将举办7场高峰论坛、128场专题论坛和5场边会活动;相关国家和地区、省区市及行业机构将举办66场推介洽谈活动。本届服贸会设置了线上线下成果发布厅,举办首发活动、权威发布、服务示范案例等。

  同时还有丰富的配套活动,推出了21条考察线路,其中有5条夜间线路。

  新京报:今年是服贸会以“一会两馆”模式举办的第二年,展会规模及各方参与度情况如何?

  丁勇:2022年服贸会首次启用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作为展览场地,展览面积和线下参展企业数量均超过上届。展区面积较上届增加2.6万平方米,年度主题专区规模扩大1倍,达2万平方米。

  截至8月29日10点,年度主题专区和各专题线下参展企业1434家,较上届(1236家)提高16%;共有线下参展企业2436家,数量超过上届,国际化率20.4%,较上届提高2.4个百分点,覆盖27个服务贸易前30强国家和地区。线上参展企业7651家,数量也超过上届。

  国际化和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今年新增全球服务贸易联盟作为国际合作机构。232位境内外的重要嘉宾已经确定参会。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以国家或总部的名义设展办会,阿联酋、瑞士、意大利、澳大利亚等10个国家首次以国家名义设展。

  阿联酋将担任今年服贸会主宾国,围绕“多元化经济”展示航空服务、金融服务、先进制造、文化服务等。

  突出数字科技新元素 新设元宇宙体验馆

  新京报:服贸会作为企业展示新科技、新技术的一个窗口,今年的展览展示有哪些新亮点?

  丁勇:首先是更加突出绿色创新合作。围绕今年年度主题新设了环境服务专题,各专题展围绕绿色创新展示全球服务贸易新产品、新技术、新应用场景;围绕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举办“全球生态可持续发展高峰论坛”等24场论坛会议及推介洽谈活动。其次,展览展示突出数字科技新元素。在首钢园区展区的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中,用元宇宙打造体验馆和成果发布厅,集中展示元宇宙内容制作、场景应用等新兴领域前沿技术和发展成果。

  专区专馆更加集中盘点十年服贸成就。在国家会议中心综合展厅设置了中国服务贸易成就展专区,回顾了十八大以来中国服务贸易10年发展历程和成就贡献,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在首钢园区设置创新服务特色展示馆,回顾了往届优秀成果,展示最新应用案例。

  今年服贸会综合展国别专区还将集中展示数字经济、文化服务、旅游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等各国的特色服务领域和最新发展成果。

  新京报:本届服贸会仍采用“一会两馆”举办,从提升参展客商参展观展体验的角度,提供了哪些保障措施?普通观众如何购票参与服贸会?

  丁勇:今年我们主要在交通接驳、购票、餐饮等方面做了一些新的设计和布置。

  首先交通更便捷。我们增加了机场、酒店及两个会场之间对开接驳车。增加了会场周边停车场、地铁口到会场的摆渡车,以及园区内电瓶车的数量、提高发车频率。

  其次配套更完善,对行人、车辆、公共设施的指引标识优化升级,根据道路特点,设置更为显著和连贯的导视图和导向标识。卫生设施,比如首钢园区卫生间的设置等这些内容也做了进一步升级。

  三是用餐更便利。今年对两个会场的餐饮点进行全新规划。国家会议中心餐饮区面积翻倍,达到了3000平方米,设置餐饮区、咖啡区等;首钢园区在餐区规划上化整为零,设置集中餐饮区、老字号餐饮区等多样的用餐点位,引入了更多软饮与便利餐车,丰富用餐选择。

  同时,票证更简便。今年服贸会证件采用随审、随制、随发的管理模式,所有证件统一线上申请,关联防疫相关信息,核验效率更加提高。

  对于普通观众购票参与服贸会。观众于入场48小时之前在服贸会数字平台实名预约,通过“预约购票”窗口购票。绑定个人信息并填写健康筛查表之后,系统将进行审核,在预约日前一日会短信通知审核结果。在观展当日,按照购票选择时段和展区,现场测温,完成健康筛查,刷身份证通过验票闸机进入展馆。持票观众可以乘摆渡车参观两个场馆。总之,今年我们将继续以高标准、高质量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让大家乘兴而来、满载而归。

  北京市服务贸易实现规模和质量双提升

  新京报:本届服贸会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方面有哪些考虑?采取了哪些措施?

  丁勇:为了让大家能够安全放心愉快地参加服贸会,按照国家第九版防控方案和首都严格进京联防联控机制的有关要求,制定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开展流行病学史筛查。活动前7天内有出现本土疫情所在县(市、区、旗)、陆路边境口岸所在县、中高风险区所在县、港澳台地区、国外等地区旅居史人员以及其他没有排除风险状态的人员不得参加服贸会。开展健康监测。参会人员活动前7天开始进行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排查,没有排除感染风险者不得参加服贸会。

  在疫苗接种方面,工作人员和服务保障人员、参展商等在服贸会场馆和会场内工作时间较长,应按照无禁忌症者“应接尽接”原则,于会前7天完成全程新冠疫苗接种,全程新冠疫苗接种时间超过6个月的人员应接种加强针。对于会议展览等活动场所,也会严格落实日常清洁消毒、环境监测等场地防疫措施。

  新京报:2020年8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北京等28个省、市(区域)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以来,北京是如何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

  丁勇:全面深化试点以来,北京持续推动试点各项工作高质高效落地。

  聚焦数字贸易,搭建以“数字贸易港”为核心的发展格局,探索跨境数据流动实施路径,强化数字贸易政策保障,推动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围绕金融、互联网信息、文化旅游等重点领域,构建服务业双向开放新格局。优化营商环境,提高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跨境流动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打造高端平台,持续提升服贸会国际影响力。对标国际规则,科学评估北京服务业开放成果,率先提出数字贸易统计测度方法等,积累制度创新新经验。培育服务贸易主体,多措并举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构筑国家服务出口基地引领优势,支持“北京服务”走出去。

  通过试点建设,北京市服务贸易实现规模和质量双提升,服务业扩大开放稳步推进。从规模来看,2021年北京市服务贸易在疫情下企稳回升,实现进出口总额13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7%,保持全国前三。

  今年服贸会将继续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展示空间,为观众呈现独具特色的线上盛宴,荷兰、奥地利、葡萄牙等30余个国家将搭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国家“云展厅”,让观众随时随地可以线上畅游。除了展览展示外,法国、挪威、泰国等20余个国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中心协会等国际组织还将举办30余场论坛会议活动,涉及数字技术方案、绿色循环经济等内容。  ——丁勇

  新京报记者 陈琳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