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演出如何延长社会效益?
十六年前,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先试单位,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十六年间,在董事长赵永庄的带领下,以木偶演艺为核心,着力打造文化精品演出项目,同时以图书、玩具、餐饮和培训打造综合产业链条,促进木偶剧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实现双丰收,将木偶剧院带入良性发展运营轨道。十六年间,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主体运营究竟发生了哪些改变?新京报专访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永庄。
两个“惊讶” 促使改变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由1955年的中国木偶剧团与建成于1996年的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进行重组,由北京市属大型国有企业北京演艺集团与民营企业永庄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由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转企改制为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2006年9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加强对文化事业单位剥离企业的监管,合理确定产权归属,明确出资人权利,建立资产经营责任制,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先行先试单位。十六年前,为了考察改制前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的经营状态,赵永庄与普通观众一样,购票观看了木偶戏《胡桃夹子》的演出,当时便让她内心里产生了两个“惊讶”,一个惊讶是让从没看过木偶戏的赵永庄有感于木偶竟能如此造型精美,从表演到人物塑造均栩栩如生。另一个惊讶则有感于这么好看的木偶剧,全场观众竟只有不到60人。带着第二个“惊讶”赵永庄前去询问票务中心,本以为剧院当天遇到了什么特殊情况,而她得到的答复则是“我们天天都这样,事业单位靠国家拿钱养活。”
听到此话赵永庄如梦方醒,深深感到木偶剧院的转企改制已经迫在眉睫。在赵永庄看来,只要有市场意识,能够把观众放在首位,木偶戏也有同样广阔的市场。从硬件上,建成于1996年的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十年间因缺少维护,到处呈现出破败的景象,作为物业管理出身的赵永庄,先是将废弃的工作机房中孳生的很多苍蝇、蚊子、跳蚤,进行了杀虫消毒,以免“四害”对小观众造成伤害;对于剧院的整体结构,还特别找来专业的测试公司,对剧场及公共区域的梁、柱等基础结构进行安全监测,并进行定期维护。在赵永庄看来,环境问题都能慢慢改善,而当时面对的最大问题是人们的观念。
从“三多三少”到“四出”
改制前,木偶剧院缺品牌、缺剧目,一年真正能够上演的剧目也不过只有六部,从1955年到1996年这四十多年间,虽然剧院也创排过一些作品,但是都没有复排。当年面对木偶剧院的诸多问题,赵永庄总结为“三多三少”:蚊子臭虫多,演职员牢骚多,观众意见多;剧目少,演职人员信心少,观众少。赵永庄回忆,当时606个座位的剧场,一场演出也就不到100个观众来看,票房收入都卖不到一万元,但在她这位女强人看来,越是有问题就越有机会:在着力解决“三多三少”的难题下,赵永庄又提出“四出”的经营理念。
首先,赵永庄觉得文艺院团的核心是“出精品”,要创作反映中国形象,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品。先后推出了《猴王·花果山》《猴王·闯东海》《少年孔子》等多部木偶大戏,其中,《猴王·花果山》荣获2009年第十一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之后的大型多媒体木偶剧《猴王·闯东海》一举摘得首届“全国戏剧文化奖”六项大奖。从那时定下的每年必须出一部精品剧目的目标开始,2021年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更是推出了《三封书信》《那年那兔那些事儿》以及大型纪实性史诗木偶剧《大象来了》三大精品剧目。
第二“出队伍”,赵永庄告诉记者,木偶剧院现有128人,但演员与舞台技术就占了78人,他们每个人就像战士一样,保障了疫情前一年最多要演一千多场的演出任务的完成。第三“出品牌”,与如今中国木偶艺术剧院走到哪里都深受欢迎不同,十六年前,演员们觉得自己不过是“耍木偶”的演员,而赵永庄则告诉他们,你们个个都是木偶表演艺术家,要懂得尊重自己的岗位,尊重木偶剧这门艺术。第四“出效益”,赵永庄一直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为原则。转企改制前,国家每年要出1500多万元的事业费用到木偶剧院,如今这项专款国家已不再拨付了,而且如今剧院每年还要向国家交税分红达1000万元左右。疫情前,票房年收入曾达到4000余万,而今年虽然第二季度受到疫情影响,但预计票房年收入也将超过1500万左右。
打造“木偶IP”打通文化消费产业链
赵永庄决定,接下来在进一步坚持创作精品的同时,她还计划将《大象来了》《九色鹿》这样优秀的现实题材木偶作品拍成木偶大电影,走上院线。与此同时,还要复排如《大闹天宫》等,主题与立意都非常好的优秀传统木偶作品。在新媒体领域,赵永庄希望将木偶剧院所有作品通过8K高清影像拍摄出来,让整体线上演出质量得到提升。另外,艺术更需要走出去,赵永庄也在思考如何让木偶艺术走到全球各地。
除了演出之外,赵永庄有效地利用木偶IP形成一套完善的综合产业链,据她透露,今年年末,木偶剧院将建成一座以亲子为主题的“偶滋味餐厅”,孩子们来到这里不仅可以看木偶、玩木偶,用木偶IP做成的美食也会进一步拉近他们与经典IP的距离,未来在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还将建成以木偶IP为主的木偶产业文化园,形成以木偶演出为中心的主题公园。对于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未来的发展战略,如今的赵永庄已经定下“高端、外向和综合”三大发展方针。首先,木偶本体要达到国际化标准,设计高端符合时代性;外向则走向全世界去巡演,展示中国木偶剧的独特魅力;综合则是以木偶演出为中心,形成图书、玩具、餐饮、培训等一条龙的发展策略,沉浸式陪伴和参与到下一代成长。
案例点评
民营主导和国家参与的改革模式,使得以中国木偶艺术剧院为代表的这类企业在体制结构、市场环境、主营业务及社会效益责任等方面依旧存在着不断优化提升的空间。我们从中国木偶艺术剧院的改革中看到,在进一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也在不断遇见在改革中所遇到的新问题,那么企业就必须在主营业务(儿童剧)和主要责任(木偶剧)方面进一步明晰地位和分类管理,以适应市场和社会的双重检验。
中国木偶剧院在充分挖掘剧目的内容资源同时,将触角延伸到IP产品的拓展,深化开发衍生产品,丰富品牌内涵,将“短线”变为“长线”,使自身市场化元素被有机地联系起来。这不仅令剧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实现了最大化,而且营造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儿童剧成长的经济生态环境。如果能用适合自身的方式插上数字的翅膀,不仅能吸引年轻一代的“粉丝”,也有利于培育新的产业动能和消费增长点。
1800场
改制前每年只有200多场演出,改制后每年国内演出1800余场。
50万人
观众数量由改制前一年5万人,已增长到每年至少50余万人观看演出。
5倍
演员的福利与工资,相较于转企改制前,平均每个人增加了5倍左右。
新京报记者 刘臻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