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论
关注二十大系列评论
当此之时,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挑战,也是历史的机遇。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江金权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急不得也等不得。
纵观党的二十大报告,“共同富裕”是一个热词。报告在总结过去10年成就时,强调“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5个特征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其中之一;部署今后任务时,包括“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结合“共同富裕”在报告中使用的语境可知,我们讨论的“共同富裕”,是正在进行时。这也有力印证了,实现共同富裕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和使命的现实需要。实现共同富裕,既不能无所作为,“等着天上掉馅饼”,也不能急躁冒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实现共同富裕“急不得”。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把“小康”作为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到2021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中间经过了40年的攻坚克难、艰苦奋斗。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耐性,一茬接着一茬干,久久为功,我们才取得了彪炳史册的历史性成就。任何急躁的想法都是不成熟的,也是不切实际的。
可以说,目前“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是一个阶段性的成就。必须认识到,我们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城乡、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依然存在。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
实现共同富裕也“等不得”。尽管事物的发展演进是一个过程,但有定力、有耐性,并不意味着袖手旁观,更不意味着美好生活可以“躺赢”。从全面深化改革啃下硬骨头,到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从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从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过去10年,我们创造出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和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些都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而更美好的生活仍有待于全体人民不懈奋斗。
前路漫漫,唯有奋斗。很多人震撼于雄安新区璀璨的夜景,那就是“未来之城”拔节生长的模样,背后是200多个建设项目压茬推进,是10万名建设者不舍昼夜。同样的场景,也出现在长三角、在大湾区、在祖国辽阔的国土上,无数建设者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新时代建功立业的新篇章,他们用努力告诉世人,只有在一点一滴的努力中,才能距离共同富裕越来越近。
在这个过程中,既要注意“做大蛋糕”,也要注意以积极作为“分好蛋糕”。而后者往往更受关注,也是发展的难点所在。这就需要,从现在起,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这也是一种“等不得”。
共同富裕是一场等不得也急不得的“耐力赛”,而发展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经过风雨百年,走过非凡十年,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当此之时,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挑战,也是历史的机遇。
目前,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已应运而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各地都会持续发力,不断探索共富型制度政策新体系,实现越来越均衡的发展。这是“国之大者”,也是人民的期盼,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表征。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