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家
AI解析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结构只是研究的开端,并不能包揽所有的研究和工作。
这两天,著名科学家颜宁宣布回国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不少人对她的回国任职动机有了一些推测。
这其中,传播最广泛的观点认为,由于颜宁所从事的结构生物学遭遇AI技术的“横刀夺爱”,人算比不过AI算,工作机会和成果会日渐减少,因此只能回国。
评价科研人员最重要的标尺当然是成果,颜宁是研究蛋白质结构的,因此,这成为目前猜测最多也是传播最广的一个动机论。但是,就目前来看,这些观点也仅仅是猜测而已,事实究竟如何,需要时间和结果来回答和检验。
无论是科研人员还是其他职业,职业的流动和环境选择都是正常的。相比而言,科学家当然愿意流向那些能出成果的环境,而且,最终也只有成果才能说明一个人的选择是否正确,但是,出成果需要时间,所以,现在来评判颜宁的回国任职,其实为时过早。
随着技术的发展,AI介入科研,是一种正常的发展趋势,而且也不仅仅是解析蛋白质结构需要AI帮助,将来很多行业都需要AI。因此,从总体趋势看,AI将要取代不少人的工作。
按此进展,不只是结构生物学家的工作会受到挑战甚至受到威胁,就连其他领域的研究人员,如生物化学、药物研发、基因测序和临床医生、农业和植物学的分子育种等,都可能受到挑战。所以,如果说要受到影响,不只是颜宁一个人,所有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境况。
况且,颜宁身为行业佼佼者,未来的选择空间其实更大,说“颜宁是因为受到AI的挑战才选择回国”,其实有些立不住脚。
就科学层面而言,尽管AI正在挑战人工解析蛋白质结构,但是,在准确性上还需要检验,而且产品更需要动物和临床试验的检验。因为AI只是模拟蛋白质结构和其他分子、化合物的结构,而非真实地测出了物质结构,更何况有些分子和化合物结构在一定条件下会产生变化,需要在实践中结合产品的使用才能获得准确认知。
即便AI能解析一些分子结构,也还需要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才能准确获得不同分子、化合物的反应条件、功能和作用。因此,AI解析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分子结构只是研究的开端,并不能包揽所有的研究和工作。
颜宁的回国也许只是挑选工作环境的一个选择。颜宁回国任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能够获得的资金和资源应该远比在美国做一名教授要丰富得多,而祖国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说到底,颜宁回国工作,是其个人选择,也是对自己能否出更多成果在分析和预判之后的决定。外界不必对颜宁“说三道四”,让其安心工作科研,未来或许她能以更多的成果来回应大家。
□张田勘(专栏作者)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