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8:新京智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8:新京智库

以中国智慧实践奥林匹克价值观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王义桅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张颐武
赵可金
易剑东
孙维佳 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奥林匹克精神代表着卓越、友谊、尊重、和平和团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主张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奥林匹克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都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集中体现。不仅如此,中国的“中”与“和”的智慧也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让奥林匹克精神继续发扬光大。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对于奥运的贡献也是中国对于全球发展的贡献。

  王义桅 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

  奥运精神照亮人类命运共同体前程

  中国改革开放发端于“东南”,收获于“西北”——正如“一带一路”所喻示的:首先主要向西方开放,尤其向东南方向开放,但随着美国新式“孤立主义”盛行,传统开放模式考验重重,于是开放重点从东南继续转至西北,这就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站——欧洲。

  三大原因,使中国改革开放将收获于“西北”——“一带一路”,与西方关系关键在于欧洲,中欧合作从未肩负着如此使命,这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上可见一斑。

  一是开创东西互鉴的新文明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丝绸之路的东学西渐、近代的西学东渐,到“一带一路”的东西互鉴,中欧作为两大文明,成为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两大伙伴。“北京奥林匹克宣言广场”记载了体育文明的中西交流、古老融合以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已成为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互动的中心性标志。

  二是推动新型全球化和新型全球治理,共商共建共享。年轻人参与,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价值,对全球化、全球治理具有巨大启示。穷国、富国,国内政治周期、时差不同,但在奥林匹克赛道上同一时间、同一规则比赛与快乐,是引领人类合作精神的先行者。

  三是推动世界开放,建立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非歧视性规则、公平竞技是奥林匹克的精髓。脱钩断供、另起炉灶让世界深受其害,必须回到既古老又年轻的奥林匹克精神上,重拾全球化规则信心。

  欧洲自古与中国通过丝绸之路联系在一起,今天与中国也是欧亚大陆一条绳上的两个兄弟:命运共同体。现代奥林匹克纽带连接东西方,启迪大南北。

  中欧是各种古老文明中连续性最强、又成功实现世俗化、现代化、全球化的文明,是东西方文明的代表;新冠疫情为全球带来危机,但也为中欧提供了进一步合作和对话的契机,让世界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召唤:人类为体,世界为用;我将无我,不负人类。

  欧洲文艺复兴曾从中华文明汲取营养,开创人类现代文明。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激励世界文明的共同复兴,再次启迪欧洲、启迪世界。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载体,中欧合作或将开启一场全人类的文艺复兴。

  《奥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传播:向奥林匹克精神致敬是奥林匹克大家庭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实践。奥林匹克发源于古希腊,得到法国人顾拜旦《奥林匹克宣言》的创造性转化和欧洲携手创新性发展,来到北京让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丰富和发展了奥林匹克文化,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完美丰富与阐释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法国巴黎是下一届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点,将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火种传到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故乡巴黎,继续照亮人类命运共同体前程。

  张颐武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奥林匹克全球价值与中国贡献

  在疫情被有效控制的基础上,人类可以通过奥运的精神更好地向上提升。奥运精神所展现的人类不断超越和突破局限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努力通过竞技来展现自身本身就是奥运会的价值和精神的体现。

  在当下全球奥林匹克运动由于这些年的诸多困扰处于某种低潮的时刻,对于奥运精神的弘扬,也是对于人类共同合作和团结向前努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下全球化受到了阻碍的现实状况下,奥运精神能够凸显全球合作的重大价值和意义,凸显全球连接的不可阻挡,也凸显全球的问题也只能依赖全球的共同努力来加以解决的主题。

  人类更高的价值和更高的追求,其实正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展现。奥林匹克精神其实也是超越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其超越性在于它凸显了更好的价值,其现实性是展现了在现实世界中的巨大作用。

  中国对于奥运的贡献,也是中国对于全球发展的贡献。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对于全球的贡献人们是有目共睹的,这也赢得了全球各方的高度认可。当然这也造成了一些势力对中国防范和忌惮,这也成为国际上一些人的重要选择。

  他们扭曲地看待中国的发展,认为中国对于全球的贡献就是对他们的威胁,因此就更多地选择经济的竞争、政治的打压、社会、文化和科技的“脱钩”等。这些基于“零和博弈”的狭隘世界观,对于一些人造成了影响。如何让中国的真实状况为世界所了解,冲破国际上一些势力所营造的负面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的真实状况得到世界客观理解,传播和传扬奥运正是一个重要的契机。通过这个契机,让世界更好地了解真实的中国,突破一些国际媒体刻意的屏蔽和扭曲,让中国的现实和中国对于全球的贡献为世界所了解,奥运精神是人类合作和团结超越狭隘和局限的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和谐万邦”的理念,其实是奥运精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奥运精神其实和中国的文化精神息息相通,它在很多方面正是中华文化和精神的展现,也是中国对于人类共同精神价值的贡献。

  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无论是其形象体系、场馆建设还是文化理念,都体现了中华文明和世界的连接,也是中国本土精神和全球价值结合的体现。

  中国精神丰富全球价值,全球价值彰显中国精神。这些都既传播中华文化,又体现全球性。奥运精神是一种全球价值,而中国的贡献则让这一价值更具有意义。

  赵可金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将“中和思想”注入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精神被作为地中海文明的重要文化基因,承载着人与自然二分基础上对个人价值的尊崇和对个性创造性的释放,千百年来一直推动着国际体育运动向前发展,越来越向着人类文化多元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向转型。这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人类共同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涵养意义,对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奥林匹克精神从地中海走向世界,源于地中海文明的人与自然二分基础上的文化基因开始遭遇新的挑战。在奥林匹克赛场上,一些运动员过分追求体育成绩,而导致竞技体育走向兴奋剂的误区。在筹办奥运会过程中,一些主办方过于追求奥运会的市场收益,而陷入过分商业化的泥淖。在当代奥林匹克运动中,也不时出现政治化倾向。所有这一切都不同程度地给奥林匹克运动造成干扰,也不利于奥林匹克精神在世界范围内的发扬光大。

  世界是多样的,也是统一的,这是唯物辩证的基本观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和思想是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困境的重要锁钥。“中”强调不偏不倚,过犹不及,持中守正;“和”强调和而不同,彼此呼应,美美与共。

  在应对内外挑战上,中和理念强调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天下归心,不像西方文明更多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的“二分论”对立思维。

  因此,以中和理念为引领,不是要推翻源自地中海文明的奥林匹克精神,而是推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实现奥林匹克精神是世界其他文明融合创新的新飞跃。

  中和思想也并非追求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而是恪守基本原则,做到化外在规范为内在自觉,将奥林匹克精神内化为生机勃勃的慎独操守,提升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文化境界。

  中和精神则坚持以和为贵,讲究天人和谐、阴阳互济,实现以中和、和谐、协调为美的最高境界。中和精神还推崇艺不压身,追求以身体技艺来完善人格,倡导相互欣赏来提升彼此境界。

  这于奥林匹克精神面临的当代挑战是一种积极的回应,比如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中出现的过分强调比赛成绩而忽视内在心灵提升;过分突出西方文明的主流价值而忽视甚至漠视多元文明的求同存异和聚同化异;过分凸显商业化政治化导致体育腐败甚至强权政治等问题,中和精神都是一种必要的纠正。

  《中庸》言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从近代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而且在2008年和2022年举办北京夏季和冬季奥运会,无论是中国运动员的积极参与,还是中国政府和民众精心筹办,承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中和精神正在日益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滋润和涵养着当代奥林匹克精神走向人类文明更加美好的明天。

  易剑东 奥林匹克研究学者、温州大学奥林匹克与全球体育善治研究院院长

  拥抱奥林匹克运动,追求人类共同价值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国际社会蔚为大观的盛大文化活动。她以体育为载体,以文化为统摄,以教育为核心,昭示着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现。

  体育比政治经济更超脱,比文学艺术更直观,因此奥运会魅力无限,可以在短短17天凝聚全球30多亿人的关切;与足球、篮球等国际体育组织相比,国际奥委会具有更加鲜明的人文情怀,这也是其拥有206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团体会员的原因。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也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130年历程中努力追求的价值。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就是通过开展与奥林匹克主义及其价值观相一致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Olympic Truce”寄托着人类的和平理想。

  “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国际奥委会致力于通过体育促进人身体、精神、意志和谐发展和“积极社会”的建设。“Sport for development”则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追求。

  国际奥委会强调:“人人有资格享有《奥林匹克宪章》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性取向、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Sport for hope”不再是奢望。

  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在其著名的《体育颂》中激情表述:“啊,体育,你就是正义!你体现了社会生活中最难得的公平合理。任何人不可超过时限一分一秒,逾越规则一分一厘。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与精神融为一体。”“Play true”的体认感带来了正义情怀。

  “奥林匹克运动中的体育组织应拥有自主的权利和义务,包括自主制定并管控体育运动规则,决定其机构的组织架构和治理结构,拥有不受外界影响的选举权及确保良好治理原则得到应用。”尊重自治权力和倡导善治目标,是国际奥委会的理念,使民主价值得以彰显,“Better governance”成为体育组织的追求目标。

  “从事体育运动是人的权利,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体现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的精神相互理解。”这是奥林匹克运动对个体体育参与权利的尊重和身心全面发展的倡导。“Sport for all”一步步成为现实!

  让我们拥抱奥林匹克运动,追求人类共同价值的实现。

  孙维佳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学院特聘院长

  弘扬奥运精神,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

  1892年,法国人皮埃尔·德·顾拜旦在巴黎索邦大学发表《奥林匹克宣言》,提出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以推动实现欧洲永久的和平。时间过去了130年,《奥林匹克宣言》所表达的体育对和平的终极追求依旧给世人以启迪。

  国际奥林匹克运动自诞生至今历经百年,始终秉持“卓越、友谊、尊重、和平、团结”的价值观。面对疫情,国际奥委会对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在改善人类健康和完善全球治理方面所应发挥的特殊作用做了深入的反思。

  去年7月,国际奥委会做出决议,将“更团结”加入奥林匹克格言中。奥林匹克格言从此变为“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这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诞生百年以来,国际奥委会对奥林匹克理念和价值观所做的最为深刻的调整、丰富和发展。

  如果说,“更快、更高、更强”着重表达的是对人类体育价值的追求,那么“更团结”则表达对人类社会精神价值的追求,折射出国际奥委会希望以奥林匹克价值观推动完善全球治理的强烈愿望和主张。

  中国一贯认同奥林匹克价值观,并将其视为人类共同价值的重要内涵而加以弘扬和践行。在全球治理领域,中国一贯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的主张。这些主张同前述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和价值十分契合。

  正是基于此,中国始终致力于支持国际奥委会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习近平主席指出,奥林匹克运动承载着人类对和平、团结、进步的美好追求。我们应该牢记奥林匹克运动初心,共同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应该弘扬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团结应对国际社会共同挑战。我们应该践行奥林匹克运动宗旨,持续推动人类进步事业。

  事实上,中国不仅在理念层面坚持奥林匹克价值观,更在实践中积极践行这一理念。为推动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愿景确定为“通过践行奥林匹克精神和宗旨,坚守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国际社会在奥林匹克的旗帜下超越分歧,和衷共济,团结应对共同挑战,共筑美好明天。

  北京冬奥会正是对奥林匹克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完美实践。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口号,既是对“和平、团结、尊重与合作”的奥林匹克价值观的传承和弘扬,又是对“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的践行与坚持。

  北京冬奥会凸显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希望”的愿景,极大地凝聚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内在团结和外在的影响力,同时出色践行了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更团结”的价值理念,并将这一理念推向了新的高度。去年,在中国提议和推动下,联大通过了《北京冬奥会奥林匹克休战决议》,使奥林匹克价值观凝聚成国际社会最广泛的理念共识。

  北京冬奥会为世界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就是把奥林匹克价值观提升到了全球治理的范畴,将推动国际奥委会在应对当前全球性危机和挑战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受访者供图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