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社论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02:社论
上一篇

“纪念刘备托孤”的研讨会为何听着不严肃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新京报
分享:

  学术会议的消息,一般只有学术界的人才会关心。但最近一则学术会议的新闻却破了圈:“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消息引发社会热议。

  有不少网友认为该研讨会的主题略显荒唐,并套用其他历史典故加以调侃。也有网友表示,“刘备托孤”这一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具有一定的史事研究价值。针对网友质疑,承办方之一重庆市三国文化研究会的名誉会长赵贵林回应称,“本次研讨会主要是通过‘刘备托孤’这一历史典故来研究三国文化。类似的研讨会每年都有,这是正常的学术探讨。”

  但是,细看该学术研讨会的征稿启事,却看到这样的选题:“刘备托孤的文化意蕴及现代价值研究”“刘备托孤与蜀汉政治格局研究”“刘备托孤的人才思想研究”……

  说实话,“刘备托孤”作为一个历史事件,本身当然不无研究价值,但是硬要从一个近两千年前的历史典故中,挖掘“文化意蕴”“现代价值”,进而上升到“政治格局”“人才思想”,不免有牵强附会之意。用学术的语言讲,这有“过度阐释”之嫌。

  这些年,有些网友用“饭圈化”方式追捧三国人物,小圈子内自娱自乐,倒也无伤大雅,但“刘备托孤”学术研讨会的主办方和承办者,除了重庆市三国文化研究会这样的学术组织,还包括一些地方的博物馆、甚至包括一些地方的文旅主管部门。

  学术研究包括历史学研究,当然可以服务于地方经济,促进旅游及经济建设发展、咨询服务。当下文化旅游市场竞争激烈,各地都竞相出招、各显神通,支持当地举办各种学术会议,也是促进当地文旅事业的重要手段。

  不过,各地方文旅部门,在这个过程中,眼光应该放长远一些,避免急功近利,更不能剑走偏锋,制造噱头吸引眼球,进而将其与学术捆绑。若把学术变成营销的化妆品,就消解了学术应有的严肃性,对当地文旅事业反而会造成不良影响。

  □王天定(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