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关键词·房地产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007:关键词·房地产

首提“三保”,房地产业向新模式平稳过渡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房地产

  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据新华社报道,12月15日-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了2022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相比以往,在“房住不炒”的定位下,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涉房内容重点放在防范化解风险上,包括重大经济金融风险以及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并且首次提及了“三保”,即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在这样的工作思路之下,2023年房地产业开始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首提“三保”,贯彻“底线思维”

  在房地产方面,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提及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同时,首次提到“三保”,即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事实上,“保交楼”是稳定市场信心的关键,更是保障社会民生稳定安全的底线。

  “保交楼”最早是在今年7月28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首次提出的工作任务。此后,央行发布“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向商业银行提供2000亿元免息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提供配套资金用于助力“保交楼”,封闭运行、专款专用。

  从此次会议释放的内容来看,2023年“保交楼”专项借款及配套资金仍将继续加快落地,“保交楼”也有望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

  在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看来,2023年将防风险、保民生作为房地产工作的主题和重点,即在房地产领域贯彻“底线思维”。具体来说,确保能交楼,避免大面积烂尾造成民生问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房地产债务风险不会再次蔓延,特别是不会冲击到稳健经营的企业。做到上述这些,就坚持了“底线思维”。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认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后,马上提到“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意味着对房地产行业非常重视。另外,“与去年相比,今年关于涉房内容更多一点,体现着房地产的工作领域也是以问题为导向的重要工作领域。”

  优质头部房企受到前所未有重视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从内容不难看出,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已经得到中央及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在贾康看来,这里包含很有新意的一句:过去确实在中央这种最高层级的文件里从来没有这样提及过“优质头部企业”。那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面对这么多的开发商,这么多的企业,哪些是优质的头部企业,相信有关部门要做更有针对性的工作来鉴别。“优质头部企业”不仅是一个有新意的说法,也是一种鼓励,对于优质房企有望给予一定力度的支持,而且这将起到示范效应。

  众所周知,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部分民营房企风险开始爆发。截至目前,部分爆雷房企的风险处置仍未完成,在推进资产重组、收并购等方面并不及预期。而化解存量已经爆发的风险,无疑将成为2023年房地产工作的重点之一。

  11月,随着“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落地,房地产企业端政策的支持力度就开始明显加大。随后,支持房企融资的信贷、债券、股权“三支箭”相继发出,其落地速度、涉及范围和资金规模均大幅提升。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目前,银行给予房企的授信额度已超4万亿元,多家企业中期票据储架式注册发行额度合计超千亿元,20余家企业发布了股权融资计划。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有助于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提振企业信心。不过,当前更多资金距离实质落位仍需要时间。

  对此,李宇嘉认为,未来,市场留存下来的企业,都是稳健经营、坚守主业的企业,必须要改善其资产负债状况,才能从根本上建立抵挡风险的防火墙,以实现转型和发展。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房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邹琳华也认为,从未来房地产市场供给方面看,主要是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化解企业风险,帮助其度过阶段性困难。

  向房地产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新模式过渡

  除了化解重大经济金融以及优质头部企业的风险之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2022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深度调整后,购房者置业情绪、市场信心均尚未扭转,提振供需两端市场仍是当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邹琳华看来,在目前阶段,刚性需求数量有限,所以重点还是改善性住房需求。因此,从需求方面,会议强调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这也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相一致。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会议提到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之前,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在强调“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因此,租赁市场已经成为住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相关配套政策将进一步完善,同时推动租房居民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解除租房群体的后顾之忧。

  那么,未来如何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邹琳华认为,主要包括解决土地、资金来源以及企业如何盈利的问题。邹琳华进一步解释称,在土地来源上,可以出让专用租赁用地、支持闲置存量土地房屋建设或改建租赁住房等;在资金来源上,需要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住房租赁行业,进一步发展租赁住房资产证券化等;而在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方面,政策可以做的主要是税收优惠支持。除此之外,其他的都可以交给市场去完成。

  另外,此次会议对于新发展模式的提法与此前不同的是,第一次强调平稳过渡。在贾康看来,所谓“新发展模式”,也就是过去中央强调多次的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实现的模式;提到“平稳过渡”,意味着在时间表上有更明显的一种迫切性和部署上面的清晰度。“现在正在向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新模式过渡。”

  对此,李宇嘉表示,所谓新模式,从供给侧来说,就是租购并举,比如发展保租房、长租房等;从群体来说,就是以新市民为主;从模式上看,是告别土地依赖,告别“三高”(即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这些是要在长期实现的,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激进过渡会造成风险爆发,行业大起大落。

  声音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创始院长、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贾康:所谓“新发展模式”,也就是过去中央强调多次的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实现的模式;提到“平稳过渡”,意味着在时间表上有更明显的一种迫切性和部署上面的清晰度。现在正在向房地产业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的新模式过渡。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房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邹琳华:从未来房地产市场供给方面看,主要是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化解企业风险,帮助其度过阶段性困难。

  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2023年将防风险、保民生作为房地产工作的主题和重点,即在房地产领域贯彻“底线思维”。具体来说,确保能交楼,避免大面积烂尾造成民生问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房地产债务风险不会再次蔓延,特别是不会冲击到稳健经营的企业。做到上述这些,就坚持了“底线思维”。

  新京报记者 袁秀丽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