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6:封面报道

三名政协委员做客新京报千龙网两会访谈间,就如何理解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进行对谈

​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离不开医疗科普

2023年01月16日 星期一 新京报
分享:
1月14日晚,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赵宇(左),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沈琳(中),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王殊做客新京报千龙网两会访谈间。
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1月14日,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魏小东向大会作十三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报告指出,要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

  1月14日晚,来自妇联、科协、医药卫生三个界别的三名新老委员走进新京报千龙网两会访谈间,就如何理解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进行对谈。

  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庞大 需全社会共同建设完善

  今年是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沈琳履职的第六个年头。作为医药卫生界别的一名“老委员”,在她看来,“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中每两个字组成的部分都很重要,要想健全体系,实现体系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各个部分就应该协同分工合作。

  沈琳说,以医药卫生界别为例,今年不少委员提到了医防结合。他们讨论时有一个共识: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必须结合在一起,才能让体系更健全。

  对于此次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王殊认为,该体系强调了两点,一个是优质,另一个是高效。

  “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让我想到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如何在有限投入的情况下实现更高的产出,是该体系建设要考虑的。”王殊说。

  王殊来自妇联界别,是第一年履职的新委员。结合临床经验和个人经历,她表示,要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把优质或者高等级的医疗资源留给危急重症患者,注重科学化治理。

  来自科协界别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赵宇也是“新委员”。他认为,目前分级诊疗落实不够彻底,一些大医院或超大医院也会因看一些“小病”导致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此外,他还观察到,近年来,加之疫情原因,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工作压力比较大,冲击部分医养结合的工作,导致养老服务稍微滞后。

  三位委员均表示,医疗卫生服务保障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不仅是公共卫生和医生、医院的职责,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把体系建设好、完善好。

  跨学科合作做好决策预案 合理分配资源保持底线思维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实现医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十分关键。“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的抗击新冠疫情工作来看,不同层级医院如何进行病房分配、设置防疫病房,是需要我们总结经验和教训的。”赵宇说。

  过去三年,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经受了巨大的考验。沈琳认为,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要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建设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打下基础。一些公共卫生事件是突发性的,尤其是对传染病来说,除了做好疾病预防以外,提前形成决策预案也必不可少。

  如何形成决策预案?怎样预计某类流行病的发展趋势?“多学科会诊就是跨学科的合作,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和研判,再得出结论,形成决策。这也是形成体系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体现。”沈琳说。

  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大多数医院各个科室的医生进行了分级分批的培训。这种前期“演练”是为了给后续的“实践”做准备。

  王殊提到,预案、演练非常重要,合理分配资源和底线思维也非常重要。她举例,“医院的床位是有限的,所以床位不可能只供给某一类或两类的病人,保持‘底线思维’很重要,它能保证大范畴内的急性突发事件的救治。”

  王殊说,及时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可写进教科书,起到示范教育的作用。

  三位委员认为,体系要均衡各方面需求,任何一方面的疏忽都有可能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

  医疗科普有助于公众避免“乱投医”“瞎抢药”

  三位委员也发现,一旦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因为恐慌,人们无法辨识相关指导性信息的真伪,会受到不规范、不科学信息的干扰,从而出现“乱吃偏方”“吃错药”等问题。

  沈琳也曾感染过新冠病毒,作为肿瘤科的医生,在感染期间,她在线上听了很多北京市卫健委组织的专家讲座,对疾病有了科学的认知,就能避免“乱投医”“瞎抢药”的现象。

  “大众的医学素养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设。”沈琳认为,通过加强社区服务工作,告诉大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把相关知识点简化为“一二三步”,能更加通俗易懂。

  “医疗科普不需要说得特别深,把关键性的东西拎出来,形成具有科学指导性的内容就可以了。”沈琳说。

  赵宇提到,医疗科普内容一定要在官方引导下进行,“比如锻炼腰椎,现在网上各种自媒体可能有10到20种方法,有的方法甚至是相左的,这会让老百姓无所适从。”他建议,可以官方组织公信力较强的媒体,就某一类问题汇集专家的集体意见,正确引导民众。

  ■ 对谈

  委员“老带新”,该如何更好履职?

  做提案要深入调查、收集数据

  赵宇:作为第一年履职的新委员,我比较“诚惶诚恐”,还在学习。所以特别感谢新京报千龙网这一平台,让我能向履职多年的老委员——沈委员“拜师”。同时,也要像政协报告中提到的一样,系好履职“第一粒扣子”,发挥好政协委员的作用。

  王殊:我也非常紧张,也感觉责任重大,但因为有老委员在身边,会觉得很安心。在市政协的平台上,我会向沈委员学习,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政协委员。

  沈琳:作为一名“老委员”,我确实有一些心得体会想分享给新委员。首先,在做提案时,一定要深入调查、收集数据,这其实跟我们做科研工作有点像。

  其次,在政协履职过程中,要重视沟通和交流,我们很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就是聊着聊着就到自己的专业上来了,我们需要重视跨领域的沟通。王殊和赵宇两位委员,分别在妇联界别和科协界别,这就是一件特别好的事,你们要代表我们医药卫生领域和大家做好沟通,要了解他们对我们关心和调研的问题怎么看。

  最后,如果能呼吁自己组别的委员形成界别提案,那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我曾经耗时一个多月执笔写过界别提案,确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需要一组人去调查、获得数据。所以我觉得当大家遇到一些共性问题时,可以考虑是否要形成界别提案,这能取得非常好的社会效果。

  赵宇:我还有一个问题,特别想向“前辈”沈委员请教,就是“怎么去找社会热点、应该找什么样的热点、如何去评估其社会价值”。

  沈琳:关于这个问题我是这样思考的,如果你发现了某个热点,可以先以社情民意信息的方式写出来,而形成提案的话,则需要深入调研与思考,这个可能需要耗费我们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也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另外,政协平台中会发布各个领域的一些问题,可以提前去查一查,其中不乏有一些老委员提的相关提案,如果有尚未解决的,那么我们可以进一步调研,形成提案。

  其实,找到合适的“点”有很多方法,最重要的是你要了解你的提案涉及的领域,这样才可以提出有深度的、可行的建议。

  王殊:这条经验沈委员“传授”过我,我觉得非常有用。我按照沈老师说的,认真学习了医药卫生界别的提案,很受启发。在界别小组会中,我“大胆”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提出相关建议,效果很好。就像沈委员说的,我们的专业领域与民生、健康、养老、科技和教育等方面,都有形成提案方向的可能,应该大胆尝试,感谢沈委员的经验传授。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徐美慧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