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封面报道
 
前一天  后一天

数字版首页 > 第A12:封面报道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全国发热门诊、急诊、在院重症患者人数已过高峰

我国尚未监测到德尔塔克戎变异株

2023年01月20日 星期五 新京报
分享:

  目前全国新冠救治和日常诊疗情况如何?春节将至,有关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群众健康过节?对群众有什么健康提示?1月1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健委相关司局负责人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就此进行了回应。

  新京报讯 1月19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春节期间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农村地区是当前疫情防控重中之重

  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2023年春节临近,这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春节,很多群众都踏上了返乡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各部门正多措并举,做好节日疫情防控,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丰富物质文化供应,做好春运出行保障。

  米锋表示,农村地区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要抓好防疫体系运转,统筹各种医疗资源,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需求,做好老人儿童等重点人群管理,补齐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短板。此外,人员密集场所要做好场所和活动的常态化疫情防控,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在此,也倡导大家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带病出行,保护个人、家人和他人的健康。”

  我国尚未监测到德尔塔克戎变异株

  中国疾控中心传防处研究员常昭瑞介绍,近期,泰国检出“德尔塔克戎”毒株,该毒株是奥密克戎变异株BA.4、BA.5和德尔塔变异株AY.45的重组体,国际分类命名为XAY.2。该毒株于2022年8月31日首次在南非发现,目前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监测到。2022年12月以来,以丹麦为主的极少数国家呈升高趋势,目前还没有关于该病毒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等方面的足够数据。

  常昭瑞表示,目前我国尚没有监测到XAY.2的变异株,中国疾控中心将继续跟踪国际动态,进一步加强我国输入病例和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变异株的监测,及时开展分析研判。

  常昭瑞提醒,现阶段仍需加强个人防护,注意保持戴口罩、手卫生、勤通风等良好卫生习惯。入境人员入境后,如果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相关症状时要做好健康监测,必要时及时就诊。

  ■ 关注

  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较峰值下降94%

  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已有10余天,目前全国医疗救治和医疗机构日常诊疗情况如何?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介绍,总的来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医疗救治平稳有序,日常诊疗服务在逐步恢复。

  首先,各省份已度过三个高峰:发热门诊高峰、急诊高峰和在院重症患者人数高峰都已度过。全国发热门诊就诊人数在去年12月23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到今年1月17日较峰值下降94%,已经回落到去年12月7日前的水平。全国急诊就诊人数在今年1月2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下降44%。全国在院阳性重症患者人数在1月5日达到峰值,之后持续下降,1月17日较峰值下降44.3%。

  其次,医疗机构的正常医疗服务正在恢复。一是全国普通门诊在逐步恢复,新冠患者比例逐步降低,至1月17日,非新冠患者就诊率达到99.5%,提示门诊正常诊疗在逐步恢复。二是住院患者数量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其中,非新冠患者占比至1月17日已达到85%,提示住院正常诊疗在逐步恢复。三是住院患者手术量自去年12月9日—31日呈现下降趋势,今年1月1日后稳步提升,1月17日住院手术量较去年12月7日上升超过20%。

  近60万个村卫生室已免费配备指氧仪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毛德智介绍,前段时间农村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此,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派出32个组赴各地开展调研督导,推动解决农村地区缺医少药问题。同时,工作专班建立“隔天调度机制”,及时了解掌握各地对卫生资源、医疗物资的需求,及时予以解决。

  针对农村地区指氧仪和制氧机紧缺的突出问题,农业农村部会同卫健委、工信部、全国工商联等积极推动实现“两个全覆盖”,即农村地区所有村卫生室指氧仪全覆盖、农村地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制氧机全覆盖。近期,已为全国近60万个村卫生室免费配备117万多个指氧仪。首批为832个脱贫县乡镇卫生院配备的制氧机,已到位77%,第二批为其他乡镇卫生院配备的制氧机从1月17日已开始陆续发货。近期农业农村部还会同工信部、卫健委,为一些药品紧缺农村地区配备免费的镇痛小分子药物。

  此外,截至目前,各地已摸排5.9亿人,摸清了农村地区老幼病残孕等五类人群的基本信息;各地面向重点人群免费发放健康包5717万份。针对一些农村地区120救护车不足的情况,指导各地依托包保机制,建立重症转运转诊志愿服务队伍,提前预备人员、车辆,帮助做好重点人群的就医转诊工作。

  回应

  如何降低返乡途中疫情风险?

  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周旻介绍,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交通运输部要求各地加强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消毒通风。对乘客和从业人员日常接触的重点区域、设施设备进行每日消毒通风,交通工具在行驶途中和每趟运输结束后,有条件的要开窗通风换气。

  强化从业人员疫情防护管理。一线从业人员上岗期间需要严格戴口罩,做好手卫生,做到疫苗加强针“应接尽接”,每日开展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烧等症状,第一时间停止作业,待康复后再上岗工作。

  全方位优化运输组织服务。通过增加运力投放、加密运输班次、强化城乡衔接等方式,畅通返乡抵乡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根据需要开通定制客运、夜班公交、摆渡公交等便民线路。推广无接触式购票、检票服务,引导旅客有序排队、分散候乘,减少聚集。

  如何做好春节出游防疫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副司长李晓勇介绍,今年春节假期是实施“乙类乙管”后的第一个长假,深圳、郑州、上海、长沙、三亚等城市旅游热度较高,文化和旅游部已向这些城市和地区发布了预报,推动做好各项准备保障工作。同时,指导各地提前分析春节期间疫情防控形势和主要风险,研究制定疫情严重时的防控措施。发布假期出游提示,重点就常态化出游防护,合理安排出游等内容对游客加强引导,指导各地通过多形式多渠道面向游客,特别是自由行、自驾游游客普及科学防疫方法。

  周旻介绍,考虑到今年疫情形势,加上回乡过年、探亲访友、旅游观光等出行需求的集中释放,根据预测,今年自驾出行将占主流,约占各种出行方式的六成以上。从1月7日春运启动以来,截至1月18日,全国高速公路小客车累计流量3.2亿辆,比2022年同期增长12.7%,比2019年同期增长11.8%。小客车流量达到历年春运以来最高峰。

  对此,交通运输部门做好公路服务区日常公共卫生管理、环境清洁消毒和通风换气,春运期间原则上每天消毒不少于1次,通风不少于2次,春节期间还将适当增加消毒通风频次。在具备条件的服务区开辟专区,为感染新冠病毒或身体不适的司乘人员提供服务。同时,加强与周边医疗机构的对接协调,完善应急预案,安排有紧急需求的司乘人员及时得到医疗救助。

  周旻呼吁广大司机朋友们,出行前要做好行程规划和健康监测,尽量错峰出行,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场所,不要带病出行。

  至今未感染人群能返乡吗?

  常昭瑞表示,人群对新冠病毒普遍易感。部分尚未感染的人,不排除在春节期间,受旅途疲劳、接触人员频繁等因素影响,感染风险增加。建议相关人员继续坚持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外出时应落实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已感染过新冠病毒的公众,也应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防范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感染。

  返乡看望老人如何做好防护?

  常昭瑞介绍,随着大量人员陆续返乡,流动性加大,偏远地区、感染率比较低的地区疫情传播风险加大。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没有感染过、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要重点加强保护。一是在返乡初期即刚回到家的时候,返乡人员与家中老年人接触时要戴好口罩,注意一些咳嗽礼仪。二是加强健康监测,在关注自身健康监测的同时,尤其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果出现新冠感染相关症状或抗原核酸检测阳性时,要及时就医治疗。三是在家中就餐时,建议使用公筷公勺。四是建议老年人尽量不要参加大规模的家庭聚集活动,如果聚会聚餐要减少人数、缩短聚餐时间,聚餐时合理保持就餐距离。五是要尽量减少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尽量避免长途旅行。如需外出,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把口鼻遮住,贴合面部,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感染风险高的场所时要戴医用外科或者以上级别的口罩。

  据央视新闻、国家卫健委官网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 www.bjnews.com.cn